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柳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阿柳,我在冈比亚出生, 我虽然从小就被遗弃,对双亲一无所知,但我很想念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寻找我的爸爸,找到爸爸后,就能找到妈妈,我相信只有他能告诉我,我的妈妈是谁。” 有着一副黑色面孔和东方人面部特征的阿柳,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液,他甚至有“阿柳”这样一个很有台湾乡土味的名字,但是,他却始终与台湾这块土地无缘。 据台湾记者推算,阿柳今年应该是29岁,但实际上,连阿柳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何时出生的;他本该有台湾的“中华民国国籍”,但现在拿的是冈比亚护照;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相似文献   

2.
2010年3月6日,北京贵宾楼饭店,我见到了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长女张闾蘅。张闾蘅介绍说:"我是在美国出生的。6岁到了台湾,在台湾长大。小时候,我知道我有一个很出名的爷爷叫张作霖,还有一个出名的伯父,可是这个伯父在当时国民党政权统治下是一个叛徒,他是对国民党叛逆的人。所以我们从小就没能看见他,他在哪我们当时都不知道,知道他在台湾,可是在哪没有人告诉我们。我念书时,每当老师讲到历史,讲到西安事变这一段,因为我坐在教室里头,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九五八年应华裔美人李国钦先生的聘请,由台湾来巴西工作的。李先生是有名的钨矿大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排名在美国百名首富之内。他有个钨矿在巴西北大河省。我在台湾金铜矿务局矿厂厂长任内,编过一本金属矿採矿工程手册寄给他,他认为很实在,而且我曾在国内江西干过钨矿七年,所以他聘我来巴西主持钨矿的开採业务。巴西原为葡萄牙属地,所以用的是葡文。  相似文献   

4.
李达章 《台声》2011,(4):66-68
陈舜臣是我的舅舅,按说应该比较了解。但每当被问及他的祖籍时,我始终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很是纠结。他出生在日本,生活在日本,而我的阿公阿嬷是从台湾去的日本。说台湾籍,也对。但用他的话说,“如果继续追溯的话,应该说是福建的福州”,  相似文献   

5.
《中国保安》2014,(19):49-50
我叫徐西波,老家在山东省泰安新泰。1997年来到济南市振邦保安服务总公司天桥分公司,到现在已经17年了。17年的保安生涯,将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变成了一个敢作敢当的保安员。我在家排行老四,上面有三个姐姐。我出生在一个不大的村庄,也就几百人。老家人的思想比较传统,文化程度低,觉得家里就一个男孩就应该呆在家里,守着父母。因此,中学毕业后,由于没考上学校,我就留在家里,帮着父母务农。从小没出过泰安,很想到外面去看看。不图赚什么钱,但想丰富一下阅历,也想在年轻的时候闯闯。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6.
金秋时节,建国50周年前夕,我受北京市台联选派,来到中央党校合籍干部培训班学习。在培训班里,我和来自福州的妹妹、来自厦门的堂妹以及来自江苏的堂姐,相聚在美丽的昆明湖畔。回想起自己的成长道路和生活历程,不由我思绪万千。我是一个出生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从小生长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厦门,在那里度过了我的少年时光,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文革”前我家的籍贯填为“厦门”。但记得还在读小学的时候,父亲就在饭桌上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和弟弟妹妹:“我们家实际上是台湾人,你们的祖父在台湾被…  相似文献   

7.
《台声》2020,(7)
正林思平,原名卢道龙,台湾嘉义县大林镇人,1917年7月出生,祖籍福建。他自幼聪明好学,富有正义感。受父祖辈的影响,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祖根在福建,是日本人霸占了台湾,不能忘了自己的祖宗。台湾公学校毕业后他考入台湾嘉义中学,是该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部,这件事当时在台湾曾引起过轰动,因为那时,  相似文献   

8.
我今年上大四,家境不错,从小我都是在别人的注目中长大,自信自己天生丽质、聪慧过人,我时常感觉在同龄人中找不到能与我志趣相投的朋友,因此空闲的时候,就在网上找年龄大点儿的朋友聊天。半年前的一天,我在网上聊了一个大我好几岁的男人,他睿智而又风趣,是我在网上遇到的最有深度的人,一连几天我们都是聊到深夜,于是我们在一家酒吧见了面。他真的很不错,个头、长相、气质完全符合我对他的想像,我们都忘记了时间。在这种氛围中,不知不觉我醉得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自己一丝不挂地裸在被窝里,下面感觉…  相似文献   

9.
凌之 《台声》2003,(9):40-43
“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我常说,婚姻是一对一的自由,一对一的民主。”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语言风趣而幽默,以“余氏方式”告诉笔者他对婚姻的理解。在他功成名就、享誉海内外文坛的同时,他还拥有成功的婚姻和家庭,这更令人羡慕。我有幸采访余光中先生与夫人范我存女士,探寻他们幸福生活的奥秘……一余光中说自己是“南京大萝卜”。除了抗战期间逃难的7年,他在南京读了小学和中学,还上了1年半的金陵大学。一直读到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才跟家人去了台湾。他家住过鼓楼、将军庙、龙昌巷,他记忆中的南京是很鲜活的,玄武湖、中山陵、雨…  相似文献   

10.
我叫他司司     
我必须承认,在拉开门的一瞬间我还是有点惊讶,他本人要比照片上更漂亮。对于漂亮男孩我向来就很有好感,于是微笑戏剧性的在我的嘴角上迅速划出一道弧线。他比我更惊讶,瞪大着眼睛,嘴巴呈“O”字型,足足打量了我四十五秒之久,然后才结结巴巴地问了一句:你是谁? 他的全名是司马云峰,他的爸爸妈妈叫他峰峰或小峰,他的女朋友们叫他云峰或亲爱的,他的同事们叫他司马云峰或司马。我从认识  相似文献   

11.
我与电影     
清朝末年,我的祖父从晋江石狮塘边村迁到台湾新竹。我父亲出生于此,我们兄弟姐妹的籍贯也来源于此。小时候,我对于自己的籍贯不甚了了。读初中时,有一回与同学吵架,我的这位对手,姑且称之为“坏小子”,指着我骂:“你们家是台湾人,我打一支牌让你到!”(到,就是麻将中的和HU,闽南话,那意思大致相当于北京人所说的“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我不理解身为台湾人竟会成为被人恫吓的理由,于是告诉大人。大人默然。不久对我说,以后如果填什么,你就填你的籍贯是泉州。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家的孩子们在籍贯上既有写台湾的,也有…  相似文献   

12.
刘铭传不仅是清朝任命的首任台湾巡抚,也是抗法护台的英雄和建设合湾的“现代化之父”。他修建了台湾的第一条铁路和第一座煤矿。在电视连续剧《台湾首任巡抚刘明传》中饰演刘铭传的台湾著名演员刘德传这样评价他的这位“当家子”:“他为台湾老百姓所做的一切,至今在台湾老百姓心目中仍占有很重的地位,我很佩服他,他是我的偶像!”  相似文献   

13.
生平第一次站在祖国的土地上,心里感到非常的好奇,在北京,什么都想摸摸看看,一点也不像是个已经当了祖母的人,连自己都觉得好笑。饭店里有《中国建设》杂志,我还发现里面登了征文启事。于是我的兴致又来了。海外异域生活,有苦有甜,各人的遭遇不同,快乐或悲伤的感受当然也就不一样。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先生是江苏人,我是台湾人,在台北结婚之后,大儿子都上初中了,竟然心血来潮想要去巴西。二十年前从台湾去巴西的人很多,路途可不顺利,我们一家五口,拖拖拉拉,从基隆乘轮船去香港,又从香港换船,飘洋过海,绕行非洲南端,好几十天才到巴西  相似文献   

14.
李立 《两岸关系》2004,(4):42-46
采访林丽韫前,记者就知道她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她是地地道道的“台湾的女儿”。1999年,林丽韫首次返回台中县清水镇老家时,家乡父老均以林家出了这么优秀的女性为荣,当地镇长特别做了一块“清水之光”的纪念牌送给她,表达了地方百姓的敬佩之意。一天上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室里,记者专访了林丽韫。 “我从小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1933年3月22曰,林丽韫出生在台中的清水镇。“听父亲说,  相似文献   

15.
正我教过一个学生,他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对他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刻。直到收到他从北京一所知名高校寄来的信,我才知道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个学生家在农村,从小没了母亲,当年一直寄宿在亲戚家,与同龄人相比,条件相当艰苦。在信中,他说在初中时很幸运遇到了我教他语文,这期间,有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记得在我校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当年在班里很有名的“坏学生”。他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去网吧玩游戏,上课睡觉,不交作业,欺负同学,打架。我与他也是在“战斗”中不断增进友谊的,并使他从“坏学生”变成了我的助手。一次课外活动,我发现他篮球打得较好,跑得也很快,还有领导才能,于是在班里对他赞美一番,并大胆地让他进班委去做了体育委员。他本人也觉得受宠若惊,体育工作干得很出色,还当上了体育特长生,顺利升入了高中。当他毕业后不久来到学校看望老师时说:“我永远忘不了老师对我的评价,从那时侯起,我才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优点。”从他那一…  相似文献   

17.
我是农工党北京市丰台区工委第二支部的一名党员。从我懂事起,我的父亲就教导我:“要热爱自己的国家,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所以从小我就常做助人为乐的事情,同志们知道我做过一些好事,督促我报道出来,我就写一点在这里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卑微的理想在巴西一个叫贝鲁的贫困区里,有一个又黑又瘦的小男孩。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失业了。他钻到母亲怀里说“:妈妈,你不要担心,以后我靠踢足球养活你们。”在足球的王国巴西,足球简直是一种信仰,很多人都在做着足球明星的梦。然而,靠踢足球能养活家人的却寥寥无几。可是,小男孩14岁的时候,就被一家足球俱乐部相中,仅仅两年后,  相似文献   

19.
2012年7月,我的长子小彦,带着他在美国出生的两个儿子博远(23岁,大学毕业已工作)和凯文(18岁,即将上大学)回国探亲寻根。前后20天,既到了我的出生地成都,也去了台湾,因为他出生在河南光山的妈妈,家人现已移居台北。事情虽小,时间也不长。但是,从长远看,很有意义,值得一记。  相似文献   

20.
王丰 《台声》2005,(5):74-75
王镇江,听到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江苏省镇江市,难道这两者有什么必然联系吗?记者带着疑问在清华大学武舜德楼内见到了我们的这位清华学子。王镇江透着一脸的儒雅,他自我介绍说:“我爸爸家在镇江,后来去了台湾,他为了让我记住自己的家乡,所以取名‘镇江’。”目前王镇江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台湾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第一次回家1992年王镇江跟随旅行团第一次来到祖国大陆,一路从广州、桂林、西安、北京、南京,来到了镇江。当他双脚踏上祖辈的土地,亲眼看到明媚的江南,亲身感受到家乡父老的深情厚意,王镇江心中最初的好奇、紧张,渐渐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