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今官场中流行着一股“实”风,这股“实”风既流行、又吃香,广大党员、群众既痛恨、又无奈。绞尽脑汁,谋的是“实职”现实政治生活中,有的人把官位高低、权力大小作为自身价值高低的标准,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目的的惟一取向。为了谋得实职重权而使出浑身解数,削尖脑袋往上爬。表现有四:第一,对上级,一吹二拍三溜四捧。有的人在领导面前表现得温良恭顺,花言巧语,专说悦耳话,吹得领导心里美滋滋;有的人拍马技术炉火纯青,善挠痒处,拍得领导四肢通畅、浑身舒坦;有的人整天围着领导转,鞍前马后地服侍,陪吃、陪喝、陪玩,溜得领导心满意足乐开怀,捧得…  相似文献   

2.
李柃 《创造》2015,(Z1):34-35
<正>混迹于党内的"山头主义",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利"字才是熔接其亲疏链条的核心。官场风气中有些东西,让人感觉颇不是滋味。诸如,有的同志在干部任用选拔中落了马,思前想后,竟然把原因归结为"我假如和某领导靠得更近些成为某某圈子中的人可能结局会不一样"。参加干部任用竞争失败本很正常,一个萝卜坑里毕竟只能栽一只萝卜,你才学不济,能力不如人,自然就得居下游,怎么会把思路往"是不是某圈子中人"上面扯呢?有人借自己掌握的权力钻空子捞了点不法外水,事发之后,终于受到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什么是软肋?说白了,嗜好就是软肋,谁都有爱好、官员也不例外。但对于官员来说嗜酒、好色、贪玩,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只要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就非吃败仗不可。赖昌星不就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吗":不怕官场上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他正是把某些领导的爱好当作软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政绩秀"、"亲民秀"、"廉政秀"等各种官场秀层出不穷,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干部作秀,往往是讲得好做不好,说得到做不到,喊得多做得少。善于作秀的干部,也大都是有花招没实招,有"唱功"没做工,有"演技"没实绩。会场、基层、  相似文献   

5.
“权力舞弊”这话似乎很刺眼,其实它和考场舞弊一样,是古今中外司空见惯的。贪官弄权徇私,昏官蓄意玩忽职守,不够当官的当上了官,不用好官而擢升劣官,拉官、卖官、权倾亲系——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选官,都属权力舞弊之列。江泽民同志对权力舞弊做了注脚。他的话令人警醒:“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任免干部不按规定程序办事,搞临时动议的;不讲原则,封官许愿的;党委讨论人事问题跑风漏气的;利用管理干部的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授意送礼甚至公开勒索的,仍然时有发生。跑官要官的人还不少,买官卖官的也有。甚至还有骗官当的。这反映出有的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丧失了政治警惕性,还有的同志明知有问题也采取事不关己、高  相似文献   

6.
《台声》2020,(12)
正5月22日,凌晨5点。闹铃还没响,我已经醒了,顺手关掉了睡前设定的三个闹铃。这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的日子,作为摄影记者,早一点出发去人民大会堂排队是多年来"上会"形成的习惯和经验。前些年,大家对机位的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凌晨3点去排队已经不算新鲜事,有的同行还曾在大会堂外等过一个通宵。  相似文献   

7.
参政一得     
我是1983年从学校调到县政府任副县长的。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没几年,传统观念还很深,对非党人士到政府当领导众说纷纭,有的说我是橡皮图章,有的说这是赶时髦。到任不久,主要领导同我谈了一次话,鼓励我大胆工作,争口气。我琢磨也是,没有什么好怕的,有党的支持,完全可以大胆工作。自己努力去干,最后实在干不了就回学校重操旧业,轻车熟路。官当不好还可以当一个好教师,这并不丢面子。这样一想,腰板就硬了,也敢于大胆工作,勇于负责了,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在我权力范围之内的,该拍板就拍板,该承担责任就承担责任。如果事事都去请示,都不做主,那还要我这个助手干什么?我不就真正成了“摆设”了吗?  相似文献   

8.
或者视财如命,或者好色贪杯,或者枕边耳弱,或者摆阔好赌。所谓官员软肋者,总是呈现出高度的趋同性。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官员也是人,既是人,就难全,就难免会有软肋。赖昌星的名言"不怕官场上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官员和所有人一样,都不可能完全不食人间烟火,如精钢铁骨一般在糖衣炮弹面前始终坚不可摧。在制约机制缺失的情况下,所谓"清官",永远  相似文献   

9.
当前,官场"大忽悠"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治风气问题,无论是领导干部的上级、同级或下级,还是干部身边的亲友、商人和专家学者,都或多或少存有逢迎的态度,最终导致官场"忽悠"成为一种传染病。治理官场"大忽悠"需要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需要坦然面对各种批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讨好权力的心理背景和官场潜规则下,公务接待变成了某些领导和公务员炫耀权力的一种攀比,变成了一些公务员培养私人感情和实现利益交换的游戏台  相似文献   

11.
畸话     
凡人百姓闲聊对话;重在沟通交流;领导干部讲话上课,为予凝聚激励……就像笔直的树干孪生出旁权斜枝,有些领导的讲话派生出扭曲畸叉;大师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开讲前坦然相告:“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已过去讲主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相似文献   

12.
古代官场虽然有规矩和准则,但仍有不少官员不守规矩。他们或者本来就是混迹于官场的品行不端之人;或者进入官场后受到不良影响被"染黑"了,投机、钻营,无所不为。混迹于官场的投机分子随机应变,不择手段,不讲道德,不讲人格,不讲底线,追求利益最大化。有谄媚奉承型、投机钻营型、"小忠小惠"型、卖身投靠型等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13.
李柃 《创造》2015,(1):34-35
官场风气中有些东西,让人感觉颇不是滋味. 诸如,有的同志在干部任用选拔中落了马,思前想后,竟然把原因归结为“我假如和某领导靠得更近些成为某某圈子中的人可能结局会不一样”.参加干部任用竞争失败本很正常,一个萝卜坑里毕竟只能栽一只萝卜,你才学不济,能力不如人,自然就得居下游,怎么会把思路往“是不是某圈子中人”上面扯呢?有人借自己掌握的权力钻空子捞了点不法外水,事发之后,终于受到了惩处,大家便议论议论,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以此为戒.本来是好事,却有人议论来议论去分析出一种很无聊的结论——要是此人是某某圈子中的人,那上面大概就可以罩得住吧?  相似文献   

14.
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各地在开好常委会会议方面,已摸索出许多好的经验。但是,一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会议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列席人员对人大常委会会议认识低、重视差。有些"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把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视为负担,采取消极的应付态度。主要表现在:①开会精力不集中,人在会场心在外;②不按时参加会议,迟到早退现象突出;③该政府领导列席会议的,让部门领导代为列席;该正职列席的,让副职代替。——工作报告不规范。表现在:①称谓不规范。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称谓是"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设区的市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称谓是"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可一些地方有的称"各位主任、各位委员",有的称"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各位代表"等。  相似文献   

15.
今年教师节前后,《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登载了几十年前的学生写的关于我的文章,什么"永远的师表"啦,"师恩难忘"啦,等等。读后脸上火辣辣的,便自责歉疚起来,想不到几十年后学生如此赞扬我,恨不能将记忆的时光车轮退回到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之前……几十年以后学生写他们的老师,应当说,感情是真挚诚笃的,不会有逢迎拍马之嫌,也没有什么功利可言了。这份真诚,使我真的感动,我深深地体悟到为人师者责任之  相似文献   

16.
<正>如今官员最怕"工作上出事儿",最郁闷"工资收入较低",最大的顾虑是"触动利益,易得罪人"人民论坛记者走访发现,新一轮从严治吏与强力反腐赢得上下交口称赞,官场风气为之一新。但隐性福利少了、权力空间小了、监督问责严了,也使相当一部分官员不适应,心态有些不稳定。这种摇摆,按照程度由轻到重,表现为"郁闷"、"顾虑"和"害怕",从中可大略一窥如今官员的"心情"。(一)64.4%的受访者认为当下官员最怕"工作上出事儿";当下官员更加"爱惜羽毛",但"求稳怕  相似文献   

17.
县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走出直接处理政府经济行政职能事务的误区。现在一些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讲参与经济工作,就认为是抓某项具体的经济工作事务,就认为必须是人大常委会领导亲自挂帅,抓具体的经济目标管理,唯此才算摆正了参与的位置。有的地方的人大常委会领导分管具体工程、跑具体经济项目,包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年底交帐,甚至为此签订责任状。有的地方在对外事务工作中,由人大常委会领导以政府领导名义出现,搞具体的协调工作,签订项目协议。还有一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领导兼管政府部门的工作。这些现象的存在,既不符合法律的有关现定,又分散了人大常委会领导从事本职工作的精力和注意力,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有效地行使各项职权。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祖言 《今日浙江》2010,(22):36-36
领导干部经常面对一些难事、棘手的事,是退避三舍,还是担起责任,这是对一名领导干部官德政德的最好检验。现在,有的干部信奉所谓的“官场哲学”、“官场文化”,热衷于搞“你好我好大家好”,谁也不得罪;有的一味求稳怕乱,遇到问题绕道走,该说的话不说,该干的事不干,该负的责不负;有的担心坚持原则得罪人,影响群众基础,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时会丢选票。  相似文献   

19.
正"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古往今来,对权力的迷恋、享用和陶醉,使很多人一旦掌握权力,灵魂就不由自主地扭曲且难以矫正。正如西谚所说,权柄是魔杖,权力是迷药。在不少老百姓看来,很多应该办的事,跑断了腿,只要领导不签字,就是办不成。而有些看似不可能办成之事,找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三讲“教育,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学习,越来越认识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但是,有些领导同志仍跳不出事务主义的圈子,有的借口“啃不动“,远水解不了近渴,对学习读书抱敷衍态度。事实上,我们的某些基层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政治素质还不够高,有些人成天讲党的基本路线,却不能完整地说出基本路线的内容,讲不清“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成天讲经济,却不研究交换方式和优化资源配置,满足于一知半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些领导干部满足于读文件、念报告,照本宣科,代替学理论,不认真研究,浅尝辄止的学风仍然存在。一个领导干部不认真看书学习,用什么正确的理论去武装人民呢?不认真学习,用什么正确的舆论去引导人呢?不认真学习,用什么正确的思想去教育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