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李仁武 《岭南学刊》2006,3(1):17-21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伦理建设思想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实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伦理建设的首要前提;苏维埃开拓了以社会主义民主为核心的制度伦理建设的崭新实践;捍卫和恪守苏维埃政权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制度伦理建设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2.
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思想。列宁强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领袖的权威;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严格执行党中央的决策;维护党中央权威要坚决反对党内派别活动;维护党中央权威,最重要的是遵守"铁一般的纪律"。重温列宁关于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有着大量的关于监督的论述。但由于列宁没有为我们留下一本关于监督的完整论著,我们对列宁监督思想内核的分析和概括,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引经据典的论证上,只有通过综合分析,科学抽象才能找到列宁监督思想的内核。我认为列宁监督思想的内核是:社会主义监督是国家和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协助调整国家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广泛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4.
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上,由直接过渡到迂回、间接过渡的转变;在对待商品货币关系上,从排斥商品货币到利用商品货币的转变;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上,从消灭资本主义到不完全排斥资本丰义、利用资本主义的转变;在中心工作上,从强调革命、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是工作中心的转变。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有重要启示。我们今天研究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对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戈尔巴乔夫给社会主义下了一个定义:“社会主义是一个服务于人和使人更加高尚的人道主义制度。”现代社会主义的第一条特征就是人道主义,他指出:“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制度”,并强调说:“社会的整个发展,从社会的经济到精神思想领域,目的都是在于满足人的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雅科甫列夫明确地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概念的实质概括为民主,人道主义,人。哲学博士布尔拉茨基认为现代社会主义有三个原则:有效率的,民主的和人道的,这种社会主义模式有六个基本特征。1,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社会所有制的多种形式,国家所有制上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继承和坚持了马列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特别是坚持贯彻了列宁关于文化革命的理论和纲领,进一步发挥和丰富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列宁曾经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经历政治、经济方面的变革,还必须实现文化变革、文化革命。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时才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斯大林跟列宁的思想和主张是一致的,他明确地指出: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从苏联开始的。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党和人民继承了列宁开创的事业,进行了巩固和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造性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诞生在发达的西欧,而是出现在相对落后的俄国。根据马克思的设想,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最终要消灭私有制,没有商品货币,实行按需分配,  相似文献   

8.
列宁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也是进行宣传思想工作实践的过程。在筹备建党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在革命夺权时期,加强对工农民众的全面宣传思想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转到为经济建设服务上。列宁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策略包括:广泛散发传单和小册子,强调统一的中央机关报的重要性,利用揭露沙皇政府的反动行径和杜马选举进行宣传鼓动,注重在工人中培养职业宣传员和鼓动员,将无线电广播等新技术应用于宣传思想工作。列宁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启示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强调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要研究、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促进宣传载体与时俱进,巩固和拓展舆论宣传主阵地;要在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培养覆盖全面、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同时,重视民间舆论力量的培养和保护,形成官方与民间舆论宣传的强大合力;要在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敢于揭露、敢于发声,发掘和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制造的负面舆论事件,以之作为反面教材开展针锋相对的舆论斗争。  相似文献   

9.
列宁晚年口授的五篇文章中 ,对文化建设问题展开了集中的阐述。本文结合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对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划时代的任务、和平的文化组织方式、文化建设与制度转变的关系等思想进行了再认识 ,并结合历史经验探讨了列宁晚年文化建设思想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燕红 《前沿》2014,(5):28-30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列宁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以及对外开放的理论,指出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思路的重来源,并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容必须依据国情不断创新与丰富,由此提出二者思想对现代社会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列宁晚年的权力制约思想及其启示蒋逸民列宁在生命的晚年依然关心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的建设。被称为“政治遗嘱”的最后五篇论文和书信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权力制约问题进行了探讨。列宁分析了权力制约的必要性,具体内容及其实现的途径,并把权力制约看成是完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列宁十月革命后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思想、培育社会主义治理能力思想等主要内容,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启示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姚春林 《人民论坛》2013,(12):176-178
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及相关理论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两者都是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都强调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都认为社会主义建设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都看到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结合本国实际的长期探索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采取灵活的经济形式等.  相似文献   

14.
列宁在领导苏俄革命和法制建设的实践中,为了监督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阐发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检察权思想,并将其理论应用于苏维埃检察制度的法制实践。列宁的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思想理论不仅影响前苏联检察制度的建构,而且对新中国和我国当下的检察制度的建设和实践起到理论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在列宁著作中占有突出位置。弄清它们的涵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完整地领会列宁的理论,并运用它去分析现实、指导实践。这种工作,并非咬文嚼字,概念游戏,而是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推敲和考证。 (一)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义词,有时指学说(思想),有时指运动,有时指制度(社会形态)。他们把那个即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而出现的、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的新社会,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6.
杨奎 《学习与实践》2006,(12):78-8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和总结列宁、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摸索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将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强调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但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概念,是与一定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相联系的,因此,推进社会公平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既不能急于求成,又要积极推进。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要厘清以下四种认识:1·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并不等于要否定经济效率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是一个长期存在着严重分歧又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8.
从2004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来分析,列宁理论研究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对列宁的党建思想、经济建设思想和文化建设思想的研究非常深入且理论联系实际,得出对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有益的启示;二是将列宁理论的研究和联共(布)领袖对列宁理论阐述的研究相结合来认识列宁理论,以突出列宁主义的精华;三是将列宁理论和我党领袖人物邓小平、毛泽东的思想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后者对前者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藏统一战线》2008,(4):36-37
20世纪初,列宁写下了《社会丰义与宗教》的名篇,提出了一个复杂、敏感,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国家安定团结,关系到即将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兴衰存亡的政治课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究竟如何对待宗教,如何处理无神论与有神的关系,如何处理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宗教又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广大信教群众,如何使有神论的宗教适应无神论的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团结,一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共同服务社会,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事业,这是摆在执政党和政府以及宗教团体、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回应三大挑战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国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主要回应了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针对建国以来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积极改善党的领导和组织制度、探索党政关系新模式,凸显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二是服务于现代化建设这个大局,强调稳定的价值、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政府改革和重视保障人权,不断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提出的变革要求;三是应对世界性民主化浪潮的冲击,探索党的执政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