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近年来,我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烧材管理,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大,近一段时间,全市煤价上涨幅度较大,增大了烧煤农民的支出费用,部分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民为节约开支,改烧煤为烧材,增大了依法保护森林资源、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难度。为切实巩固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的成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烧材管理、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要积极完善农村能源建设规划,加快农村能源建设进程,调整农村生产生活燃料结构。要加大对能源建设的投入力度,统筹使用各种农村能源建设的扶持和补助资金。要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步伐,保证在2010  相似文献   

2.
可圈可点     
农村成了天然的垃圾场 据人民日报报道,有些城市,为了“节省”垃圾处理费用,不负责任地将城市垃圾拉到周边农村。随意倾倒,给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造成很大破坏,对农民的身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农民兄弟意见很大。点评:不要人为地拉大了“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3.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其关键难点和突出短板在农村、农业和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已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大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持续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深化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合理增长。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动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4.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农民创业带头人是农村最具潜力的创业资源,是带领广大农民创业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也是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继续和发展。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全民创业行动"的决  相似文献   

5.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素质的系统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推进“两个率先”的基础工程,是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实事工程,是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相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以及科学文化教育未能适应新的形势;农民群众致富观念明显增强,搞经济、干实业的劲头很足,而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往往不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机制、投入机制、鼓励机制都…  相似文献   

6.
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围绕提高农民群众素质这一目标,在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抓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要摆正经济建设中心地位与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的关系当前,农村的中心工作是致富奔小康。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说服力和实效性的物质基础。农村党组织一定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主题不放,立足于发挥本地优势,选准致富门路,组织和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搞好经营,带领农民闯市场、奔小康…  相似文献   

7.
兴办小水电——中国贫困山区致富之路我国许多偏僻贫穷的山区,长期以来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很低。特别是电力供应不上,甚至许多地方没有电,这给山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困难。山区发展靠什么?关键要发展电力事业,逐步实现电气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央的有关精神和省委的总体部署,今年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按照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的决策部署,认真实施《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更加有效地整合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举措。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劳动力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拓展农民就业致富门路;积极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加快推进城乡配套改革,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
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我国现实国情发展的需要 :第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 ,取决于农村面貌的变化 ,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二、我国人口 ,资源、环境及贫困问题的客观存在。占世界 7%的耕地要养活占世界 2 2 %的人口的巨大食物压力 ,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的稀缺、环境的破坏和恶化 ,促使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寻求一种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的途径。第三、农业不仅是国民食物和其他…  相似文献   

10.
何东英 《世纪行》2012,(1):41-4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日益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成为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像大别山这样的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山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开发农村优势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西北青年农民,他经历了失学的巨大痛苦。艰难的生活没有使他倒下,为了贫困山区的娃娃们不再有如自己的切肤之痛,他背着一架旧相机,走上了一条为山区落后教育呐喊之路,尽管路途坎坷,然而他告诉我们:“有一种力量让我前行!”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下乡调查,发现基层人大代表反映最多的是如何宣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事情,归纳起来有“七盼”:一盼支持农民致富的政策贯彻好。要把中央就农民增收出台的“一号文件”精神,特别是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交给群众,贯彻执行不走样,这是关键。这些政策既符合农村实际、又切实可行,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支持农民致富的具体措施,并落到实处。二盼尽快出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现在,农村因病而致贫的情况还很严重,  相似文献   

13.
题记:人均耕地逐年下降,一道“三农”难题摆在我们面前;而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引导下,新农村新农民在生存之道上所迸发出的致富新思维让我们多了几分欣慰,也为探索致富路的新农民点燃了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强调,要把加快农村劳务输出,作为当前最大的农民致富工程来抓。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全会的这一重要精神,全力加快农村劳务输出步伐,对于促进农民的增收致富和农村的繁荣稳定以及  相似文献   

15.
刘东仿 《半月谈》2003,(2):32-33
在鄂西北山区襄樊市南漳县巡检镇甘河村,柑橘种植大户刘国富2002年喜获丰收,10亩柑橘比往年增产3成以上,增收1万多元。刘国富高兴地说:“是村里的文化科技屋教给我果树栽培的窍门。”如今,像这种被农民亲切地称为致富“加油站”、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农民俱乐部”、社会稳定的“减震器”的文化科技屋,在襄樊农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青山绿水间。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到盐城市东台、射阳、滨海等地,就“双强”型(带头创业致富能力强、带民创业致富能力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表明,盐城市建设“双强”型村干部队伍的做法,是巩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是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创新,对于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推进“强基工程”的决策部署,加强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  相似文献   

17.
如何使广大农民在经济致富的同时“精神致富”,由低水平的小康向全面的小康发展,一直是长葛市委市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为此,今年4月2日至4月4日,我们以“繁荣农村文化,发展农村经济,展示长葛形象,全面建设小康”为宗旨,隆重举办了“长葛市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这次农民文化艺术节以“兴文化、展风采、聚人心、奔小康”为主题,为广大农民群众送上了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8.
李红云 《前进》2006,(8):40-41
农业要发展,农村要致富,最主要的是全面提高亿万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胡锦涛同志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只有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言行、能力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只有千千万万的农民变成了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农民本身拥有了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我们才能把党的富民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变为美好的现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石,它处在“四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都要靠它去宣传,贯彻和执行,发展农业、致富农村、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稳定和发展农村等一系列事情,都要靠它去组织、实施和完成。九十年代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与过去相比,有许多新的内涵和要求,也给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许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富裕后的农民普遍希望改善居住条件,于是出现了占用耕地建房热。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多数建房户不注意旧宅基翻新改造,又缺乏建房统一规划,造成村庄盲目外展扩张,形成众多“空心村”,导致土地资源大量闲置、浪费。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土地资源十分珍贵,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空心村”治理,对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空心村”形成的原因1.农民土地公有意识淡薄,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农村村民认为自家的宅基地是祖宗传下来的,属私有财产,可随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