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红利时代中国人口红利走势的影响因素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福兵  郭强 《桂海论丛》2010,26(6):66-70
中国人口红利刘易斯拐点正在到来,在后红利时代,中国人口红利的影响因素不断发生改变。这些因素直接体现在企业层面、政府层面、市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际层面,影响到人口红利的获得与实现、数量和质量变化、空间和时间分布、国际和国内的分配,这些因素及其导致的特征对中国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将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改革必然也必须创造红利。一方面,没有红利的改革不是成功的改革;另一方面,有了红利,这个红利归谁?如果这个问题搞不好,也不是成功的改革。福田区“零收费”改革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让改革红利深深植根于脚下的土地”,即“零收费”直接惠及的是人民群众。“放权让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政策之一,但其履行情况在全国极不平衡,常常存在着“上面放,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现了从传统意义的数量型人口红利向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动力转换,主要包括质量型人口红利、结构型人口红利和空间型人口红利以及以储蓄体现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应完善针对不同群体特征劳动力的引导机制,完善对雇用行为的规范与引导机制,完善劳动供需数量、质量、结构匹配的发展政策和引导机制,完善基于空间视域丰富人力资本投资策略,以释放我国第二次人口红利,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开放促改革”,是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30年来,我们不仅利用国际市场发展国内经济,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国际接轨,推进改革不断深化。应当说,改革开放带来的制度红利,是中国30年发展的原动力。没有这个制度红利,中国很难充分利用原本就存在的人口红利、成本红利,也很难有效抓住全球化红利。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中国人口机会窗口、人口红利的变化历程,基于人口普查与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就业状况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人口机会窗口开启,人口红利随即产生,直至2050年左右消失,持续约60年的时间。人口机会窗口开启是人口红利收获的重要标识,合理的就业政策是同步实现人口红利获得与人口机会窗口开启的关键因素。人口红利无法脱离人口机会窗口而存在,单纯利用就业政策无法持续延长人口红利收获周期。人口红利消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年龄结构的持续转变,未来人口结构变动应着力于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期在人口红利和人口可持续发展之间持续优化。人口红利消失不可避免,一方面要探寻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之策,推动实现稳定人口;另一方面也要寻找经济发展之方,开发劳动年龄人口群体中各年龄阶段的就业潜力,持续发掘人口之外其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改革作为主题。其本质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体制红利、改革红利。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改革旧体制创新新体制,改革攻坚阶段就是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  相似文献   

7.
金哲 《今日浙江》2014,(22):12-16
“全面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人心所向,是浙江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最重要的红利,也是浙江继续走在前列最重要的法宝。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勇气,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改革红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梦想就是目标。“中国梦”是不灭的灯塔,也是农工党80多年来上下求索的目标,为农工党指明了方向。农工党中央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健康中国”促进者;努力加强环境保护,做“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努力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做“人才中国”的助推者。这“三者”体现了农工党参政为民的科学理念和作为参政党的党派特色,也丰富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鲁政委 《小康》2014,(2):23-23
尽管有改革红利释放、国际经济形势好转等有利因素,但受利率高、汇率高、负债率高“三高”问题的负面冲击,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将面临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我们说,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现任要让这个“利”,更多地落在百姓身上。  相似文献   

11.
钱文辉 《群众》2020,(2):41-42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对此,太仓市深入学习、认真践行,在全国率先建成“媒体+政务”融合模式的乡村振兴大数据中心,用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释放“数字红利”。乡村振兴大数据中心建设正当其时互联网改变了世界,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大数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14,(2):16-17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2005年的冯氏贺岁片《天下无贼》中黎叔的一句“幽默”真实地道出这个时代的特征。在中国经济社会剧烈转型的当下,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现代“人才红利”的优势正逐渐显现。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无不对高端、高层次人才抛出绣球,求贤若渴的背后,也昭示着人才的缺乏和流失。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决定》为我国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更加清晰地认识改革发展的优势、潜力,本刊策划了“中国红利系列谈”专题,从2014年第1期起,陆续就改革发展中的红利邀请专家进行探讨、解读,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4.
莫把人口欠债当成人口红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社会在人口结构上是最轻松的时代。我想提出商榷的是,这部分利益,将来是要偿还的,实际上是一笔借债,不是真正的"红利"。要纠正这种误解,对将来不利的人口结构有所准备,应将"人口红利"改称为"人口负债"。  相似文献   

15.
人口红利发展模式的动因内在于"人口机会窗口"。依赖于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人口红利才能得以变现。中国借助于人口红利发展模式,实现了数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正在向人口负债时代快速转换,产生大量劳动力闲置、收入差距拉大、产业结构升级举步维艰、以人口红利为支撑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潜力不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维定式与路径依赖等隐患。这一系列问题,必须通过促进有效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适时调整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统筹把握好下一阶段的城市化进程、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和利用、适时调整退休年龄等政策举措予以积极化解。  相似文献   

16.
《政协天地》2013,(5):49-49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未来最直接的红利源是“内需红利”和“城镇化红利”。关于“内需红利”,从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看,能否抓住国内需求潜力释放的重要战略机遇,取决于消费主导的转型与改革的实际进程,即能不能用5~8年的时间形成以释放国内需求支撑可持续增长的基本格局。而这需要以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为重要目标破题收入分配改革。需要尽快出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国家规划,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改革红利、城镇化、创新驱动、提高开放水平等,是达成发展目标的战略性问题。本文对"改革红利"可能出现的方向和实现"改革红利"所要遵循的公平原则、城镇化应以缩小城乡居民的"差别化"为突破口并有效协调相关利益关系、创新驱动应转变"追赶"理念并有效发挥中国市场规模优势、开放型经济应以参与实体经济为主并着重关注市场需求得失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的劳动力供求的变动,这些变动虽然加大了劳动力供求矛盾,但是也为中国能否利用"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红利"势必会逐步消失.因此,一方面中国要采取措施确保"人口红利"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要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前,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确保中国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人口专家预测,未来几十年中国将迎来“人口红利”的黄金时代,尤其是老年人口的“红利”时代。海南发展养老产业具有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符合“一省两地”发展战略,符合“把海南建成全国人民的后花园”的理念。对此,海南省应未雨绸缪,科学制定养老产业政策,加快发展养老产业,把养老产业做大做强,做深做精,推动国际旅游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11月21日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李克强副总理在会上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