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前不久,《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通过建设部的验收并正式发布。这是建设部2006年4月立项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之一,它将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发展评价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是否进步,是否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类需要,是否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客观上存在一个评价尺度。“科学发展观”从生产力、制度、人的发展三个方面建构了符合社会发展本质的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体系,使社会发展评价尺度更加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3.
丁志刚 《群众》2021,(5):65-66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强调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省委将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作为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主抓手,基于省情特征和对新时期发展的总体判断,率先提出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成为全国首个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省。  相似文献   

4.
实施余慈统筹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和谐宜居城市,是贯彻落实宁波"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余姚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五大跨越"发展目标的关键之举。自2006年4月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统筹余慈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建华 《当代广西》2011,(17):21-21
一座城市是否宜居。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考核指标——“婴儿车指数”,即能不能推婴儿车逛街:要考虑道路是否顺畅、空气是否清新、噪声是否达标等因素。如结果均为“否”,那么,这座城市就不能算是宜居城市。这个考核指标,想来我国有不少城市都不能通过。  相似文献   

6.
发展伦理要求用人道主义的原则去审视发展是否有符合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它无形中规制和矫正社会的发展方向。我国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日益凸显,不符合发展伦理的基本要求。为了一切人和完善人是发展的目的,解决“三农”问题,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政府化解“三农”问题所作的政策抉择,是以人为本发展伦理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媒体链接     
中国编制出首个“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由建设部批准立项、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组织专家编写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已编制完成,并开始在互联网上征求公众意见。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10,(19):19-19
今年以来,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治区"工作落实年"活动的要求,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宜居城市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的"三个同步"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二次创业”,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在推动“经济升级,  相似文献   

9.
綦玉帅  夏东民 《前沿》2011,(10):47-49
只有主观价值评价标准与客观价值评价标准相符合,人民群众才能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正确的评价。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主要体现为"四个是否",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否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否坚持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地位;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人的全面发展与政府评价的多元化与历史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发展是人类的理想。人的发展的总体性、历史性,以及人的发展对政府的依赖性客观上要求伴随发展理念与发展路径的完善不断调整评价政府工作的视角,政府评价因此呈现明显的多元化与历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