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指导各地做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江西政报》2008,(18):1-1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最基本的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食品药品等重点监管工作,一定要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省委书记苏荣就食品安全问题作出了“严打制假售假.确保公众安全”的重要指示;省长吴新雄去年9月到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调研,提出了“对人民健康负责、做人民忠实卫士”的要求;今年,省政府继续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60项民生工程之一,大力推进,全面落实。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心。  相似文献   

3.
数据     
《时事资料手册》2009,(2):119-119,121,123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月28日通过的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1.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这一食品安全监管“预防在先”的理念,转变了只注重“事先许可、事后抽检、出了事故进行处罚”的传统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4.
如今,打开网络搜索“食品安全”有关新闻,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瞠目结舌,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隐患直逼人们的健康防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保障食品安全,让百姓吃的放心,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民生课题。笔者认为,要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必须在“防、管、查、堵”四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刘畅 《求索》2010,(2):126-128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不断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如日本、欧洲各国纷纷发生BES疯牛病、O-157大肠杆菌中毒等事件。2008年,我国也出现了世人罕见的“三鹿奶粉”事件,这些食品安全事件暴露了目前食品安全规制的不完善性。本文以日本《食品安全基本法》及其相关的法律体系为例,指出日本食品安全规制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食品安全规制从警察权介入的实体法规制向以风险为导向的自主规制的转变,并实现了对食品“卫生性”规制向食品“安全性”规制上的转变。这是我国在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时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本期法眼     
《人大论坛》2011,(8):27-27
人大建议将食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6月29日上午分组审议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就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不断加强食品安令工作提出建议,如进一步提高对食肋安全藿要性的认识,把食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加大埘违反食品安全行为的惩处力度;制定出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检验和认定标准;强化食品生产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7.
《天津人大》2013,(3):48-48
近日,莱西市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活动向社会“广而告之”,充分发挥电视台和《莱西市情》等新闻媒体的作用,连续三期播放和刊登“食品安全事件有奖举报的公告”,向全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设定举报奖励标准,严格为举报人保密。通过执法检查“广而告之”,充分调动了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共筑防线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4,(22):22-24
构筑预防机制 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每次食品安全危机爆发后,执法部门总是忙于围追堵截,但这种事后整肃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因而普遍的共识是,食品安全监管必须由“救火”转向“防火”,将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中。正因此,食品安全法修法的一大基调是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修法草案为此完善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安全标准等基础性制度,增设了风险分级管理等重点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每一届政府都在如何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上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成了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心病。2014年3月6日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举办了“蓟门决策”论坛第67期暨“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规制——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活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冯平应邀与会,探讨“食品安全”话题。  相似文献   

10.
从“苏丹红”事件引发公众普遍关注算起,过去几年来,食品安全始终处于公众视野的中心。正因为如此,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立法也充满了期盼。国家食品安全法历经四审才获通过,上海地方立法也是“千呼万唤”、酝酿多年。历经一年半的调研起草与反复修改,2011年1月5日,《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草案)》进入市人大常委会一审程序。“求新与克难兼备”成为《规定(草案)》最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郭跃进 《世纪行》2012,(3):18-18
食品安全乃基本民生,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甚至一些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仍不断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存在不足,需要完善。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可以用“以打为主”四字来概括。  相似文献   

12.
2013年3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周人杰的文章,文中指出今年两会,食品安全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委员坦承,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缺乏信心,“从广大畜牧工作者、乳业企业到国家政府部门,都有责任”。来自香港的容永祺委员举例“奶粉限带令”,认为“现象的背后正是内地民众对内地食品缺少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食品安全的“保胃战”中,人们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王萍 《中国人大》2011,(11):11-14
今年4月至5月,当“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甲醛血旺”等食品安全事件再次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时,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正深入到四川、湖北、上海、陕西、江苏、吉林、内蒙古等地,对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4.
“国家卫生部目前正在筹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尽快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任务。”这是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卫生系统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会议披露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子荷 《中国减灾》2012,(4):24-25
在全国召开“两会”前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地方两会已全部落下帷幕,逐一盘点,食品安全早已是热中之热,成为全民围剿“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关键起点。  相似文献   

16.
以风险社会为背景研究我国的食品安全犯罪,基本上成为我国刑法学界的一种通行做法。但是,由于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所体现的风险并非贝克所指称的风险社会中的“风险”,所以运用风险社会理论并不能解释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犯罪频发的现状,风险刑法理论也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因此,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研究应从风险刑法回归到传统刑法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大》2010,(11):32-33
随着我国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在提高。同时,“食品安全”不断亮起红灯,也加剧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心。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杨凌示范区工委书记张光强建议,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进“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最近,问题食品频频曝光,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卫生部门围追堵截,三令五申,但违法企业似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保障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俨然成了当务之急。消除法律真空、完善法制环境,这些外力确实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在食品安全链上的每一个企业是否循规蹈矩,依然牵动着食品安全的命脉。  相似文献   

19.
乌格 《中国减灾》2010,(3):29-29
2007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当时并未对食品安全委员会作出规定。在向公众征求意见后,200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食品安全法》。此次审议后不久,“三鹿奶粉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0.
乌格 《中国减灾》2010,(5):29-29
2007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当时并未对食品安全委员会作出规定。在向公众征求意见后,200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食品安全法》。此次审议后不久,“三鹿奶粉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