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正>3月17日—20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率团赴韩国执行第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任务。在韩期间,应韩国有关部门邀请,窦玉沛副部长分别会见韩国国会安全行政委员会委员长陈永、韩国国防部次官白承周,并与韩国国家报勋处长官朴宪椿举行了会谈。在会见陈永时,窦玉沛指出,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缘相通,互为重要邻国。民政部与韩国国民安全处、国家报勋处、保健福祉部等部门业务、  相似文献   

2.
申艳红  汪洋 《中国民政》2009,(11):17-19
自20世纪以来,福利国家、给付行政开始成为新时代宪政理念下的国家发展模式,一种有别于传统秩序行政、以提供公民福祉为目的的“服务行政”应运而生。民政行政因其具有为民谋利、为民施政的宗旨,是社会本位国家履行生存照顾职能和给付行政的主要领域,因此确立民政行政的服务理念,探讨民政行政在服务行政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山西政报》2011,(Z6):3-5
晋政发[2011]3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简称行政强制法),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一件大事。行政强制法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此部法的公布施行,对于进一步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为做好行政强制法的实施工作,根据国务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文件国发[201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简称行政强制法)已于2011年6月30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冶国家和法治政府的一件大事。为做好行政强制法的实施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仰文 《理论月刊》2012,(1):99-103
行政决策尤其是重大行政决策是影响公共福祉的典型政府行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正当性、合法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进行合法性审查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合法性审查在现实中遭遇着一些难题而处于困境之中,所以需要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功能,树立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权威,在规定中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根据“联合国妇女十年”的要求,韩国于1983年建立了“韩国妇女发展机构,”附设在政府的健康和福利部之下。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韩国顺应建立和加强提高妇女地位国家机制的国际潮流,建立和完善了韩国政府的性别平等部和性别政策国家机制,将社会性别关注纳入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主流,并不断提高国家机制的权威性、执行力、影响力和效力,有效地推动了韩国的性别平等事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韩国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和推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模式,1999年被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UNIFEM)遴选为执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CEDAW)最佳的7个方式之一。其经验和做法可为中国加强和完善提高妇女地位的国家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伟 《人民论坛》2010,(4):235-236
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是权力与利益的关系问题。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是加强行政伦理法制建设的基点。因此,要通过法律制定、机构设置、机制体系建设等,将行政伦理规范体系的要求转化为公务员的内在品质,从而达到加强公务员为政之德、预防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国发[201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简称行政强制法)已于2011年6月30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  相似文献   

9.
国家与社会作为我国当前农村扶贫的二种力量,可视为行政国家与隐形社会。行政国家是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张与拓展,农村扶贫中表现为政府扶贫机构的庞大及行政扶贫权力的扩渗。隐形社会相对于无社会状态而言,在农村扶贫中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社会组织化及作用的隐性和潜在性。二者在农村扶贫中以"国家相对主导,社会主动参与、分开行动为先,尝试合作为后"的状态实现互动,这种作用关系对当前我国农村扶贫的扶贫战略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人民政府文件鲁政发〔2011〕44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简称行政强制法)已于2011年6月30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海洋环境保护法等7部法律的修正案,这些法律分别从各领域简化、下放和取消了原主管行政机构的行政审批权。这是继本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打包修改12部法律后,又一次立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2.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是我国行政许可改革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在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下所实施的,对于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精简政府机构、制约行政权滥用、方便行政相对人、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充分的法律依据,符合宪法和法律.政府应当加快行政审批许可制度改革,深化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行计划初探     
张立红 《前沿》2006,(2):150-151
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曾被视作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区别.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二战期间乃至战后,面对复杂的行政需要,政府必须积极地干预国民的生产和生活,而实施这些行政活动.必须考虑尽量多的问题,这就需要针对具体情况,明确提出远景的构想,有计划地、综合地推进为实现相应目标所必需的各种行政政策及公共事业,因此,行政计划的作用日趋凸显.本文主要从行政计划概念、类型、法律性质及法律救济四个方面阐述行政计划.  相似文献   

14.
《山西政报》2011,(Z5):3-5
国发[201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简称行政强制法)已于2011年6月30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一件大事。为做好行政强制法的实施工  相似文献   

15.
行政参与原则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现代社会人权保障的自然延伸。特别是在当前的政府法治时代,行政参与理应贯彻于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始终。国家有义务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公民行政参与权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行政道德是职业道德在政府系统中的特殊表现,是包含政治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内容于一体的特殊职业道德.行政道德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即公务员)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过程中,通过内化的信念和善恶标准,理性地调节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行政道德的构成要素包括行政道德的意识、关系和活动三个方面.行政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社会道德起着示范、导向和楷模作用.行政道德原则是行政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反映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是行政管理的终极价值取向.构建行政道德对于改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遏制腐败现象都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6月以来,白色口罩成为行走在韩国街头人们的必备用品。在首尔拥挤的地铁里,无意间打一个喷嚏,就可能引来周围所有人警惕的目光。2015年5月20日,韩国确认出现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患者。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保健福祉部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管理对策本部6月13日称,MERS确诊患者增至138人,其中包括第三代人传人病例。当天新增一例死亡病例,MERS死亡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保障》2009,(1):36-36
平潭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在原县劳动局的基础上于2008年8月16日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时重新组建成立的行政机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新机构组建以来,该局紧紧围绕其行政职能建立和完善平潭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全系统共有在职干部职工59人,内设办公室、综合科、培训与技能开发科、职业技能鉴定站.  相似文献   

19.
行政不作为虽然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受关注程度较少,但其危害性与行政乱作为的危害性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是行政腐败的重要表现,侵害了行政对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因此,从加强行政立法的角度而言,通过完善立法体制,促进立法公正,对行政不作为作出明确界定,促进监督体系的健全等,从而标本兼治,防治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20.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产生了公域和私域中两种不同类型的行政主体,这是行政分权理论的必然结果。然而,由于政治国家存在扩张的天然倾向,原本应当由社会组织行使的行政权力被国家吞噬。随着市民社会的成熟与完善,被吞噬的行政权力又逐渐回归到市民社会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从而,“行政还权”理论成为了认识行政主体多样化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