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霞  周燕 《传承》2011,(5):40-40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十二五"规划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我区把扩大就业作为今年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目前,我区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应以"一强化,二健全,三发展,四倡导"为抓手,广辟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2.
邵汉生 《政策》2011,(5):57-59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将促进就业工作抓紧抓实,为湖北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大事。近年来,吴江市始终把推进城乡充分就业放在实现科学发展的优先位置,实现了经济和就业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十一五"期间,该市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1.1万个,仅2010年即新增就业岗位4.96万个,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98万人,安置城镇职工就业再就业1.48万人,年末城  相似文献   

4.
马莉方 《中国妇运》2011,(10):38-39,37
城乡妇女能否实现充分就业,自主创业能否得到有力推动,直接影响到个人、家庭乃至全社会的民生改善与和谐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把妇女创业就业工作很好地加以探索和推进,千方百计做好服务,促进创业就业,是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党建研究》2012,(3):1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保持了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和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是长期的。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江苏政协》2012,(8):30-31
统筹城乡就业是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常熟市在就业创业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统筹城乡就业的理念在不断更新,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一、统筹兼顾,着力推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从服务基本就业向服务转型发展转变,实现城乡就业层次进一步提高。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转型发展,把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坚持把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多措并举,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新成效。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之源。未来几年,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存在。"十四五"时期要落实好《建议》提出的"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我区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8.1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超过以往,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我区高校"走出去"访问用人单位、收集就业岗位;自治区教育厅增加"双选会"规模和场次、组织培训和企业现场招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挥"五个途径"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四项举措"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通过"三大措施"引导毕业生向基层就业。至2013年11月底,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5.04%。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是维护和实现民生的重要手段。不充分的就业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型政府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握者,社会管理是其主要职能之一.政府承担着促进就业的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10.
孔春梅 《前沿》2003,(7):43-45
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性难题。各国普遍都把充分就业作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 ,特别是我们现在已经加入WTO ,就业问题日益变得公开化和严重化。因此 ,怎样认识和采取哪些有效对策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 ,是我们当前及今后应当认真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各市、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我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以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并狠抓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区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仍不断增大,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体制转轨中的下岗失业问题仍很突出,这个基本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国家,通常将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其中充分就业被排在首位,足见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从事劳动,谋生计。必须通过就业来实现。必须走上社会的就业岗位才能实现。促进社会就业既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道调查厦门市当前的就业形势,查找主要矛盾并深入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应不断完善与创新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就业工作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增强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确保落实就业稳定和稳定就业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4.
周青梅 《青年论坛》2009,(6):111-113
"奥肯定律"在我国出现变异的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并不促进就业。经济结构决定了我国的就业结构和就业现状,经济结构又取决于一国的政策选择。就业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制度问题,政府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时要把就业优先作为原则之一,扶持第三产业、中小民营企业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永春 《群众》2023,(8):28-29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同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也推动了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技术结构的升级,带动劳动力市场发生深刻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在新征程上加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必须发挥数字经济在就业促进和人力资源供给优化的作用,以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16.
近期,长春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项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吉林省民营经济腾飞推进大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努力在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充分就业工作上实现新突破。会上正式出台的《关于构建大就业格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一系列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与促进充分就业良性互动的优惠政策和工作措施,体现出极具长春特色的大就业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7.
谢燕  徐远火 《传承》2009,(8):124-125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对社会与个人造成极大的影响。世界金融危机使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各项政策引导,促进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高校要以学生为本,更新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生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相似文献   

18.
蒋艳 《当代广西》2006,(19):50-51
旅游业已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广西建设成旅游强省。广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多种形式的力量注入。非公有制力量在许多行业中已显示其巨大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非公有制力量来促进我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充分认识利用非公有制力量发展我区旅游业的必要性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我区就业压力。在经济转型期,我区各地就业压力相当大。2004年,全区城镇失业率高达4.1%,农村中有400万人需要转移就业。旅游业是为旅行者提供“食、住、行、…  相似文献   

19.
《山西政报》2012,(17):17-20
晋政发[2012]3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十一五"期间,我省始终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者素质逐步提高,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任务,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26万人,  相似文献   

20.
就业质量可以理解为是失业者或各类求职者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就业岗位或合适、较合适就业岗位的状态。这个状态一方面反映在政府促进和市场引导下社会充分或较充分就业的水平;另一方面反映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注重提高就业质量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是强化国有经济竞争力的需要,是对外开放,发展向型经济的需要,是助贫扶弱,开展就业再就业援助的需要,是增强素质,适应经济发展对劳动者技能供给的需要,是改进服务,提高就业工作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