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玮 《公安学刊》2007,(5):56-60
经济发展不均衡、政府管理不完善、全球化的共振效应、自然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竞争压力和道德失范等,是我国公共危机频发的主要原因。危机意识淡薄、缺乏风险管理战略规划、管理体系不合理、反应和处置能力弱、公众的危机教育与训练机制不健全、政府与媒体未形成良性沟通、法制建设滞后和社会公德缺失等,则是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重点要加强情报研判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专业救援机制、安全培训机制、舆情沟通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利益诉求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田瑞华 《前沿》2009,(12):160-164
内蒙古自治区四类公共危机事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并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公共危机形势总体上是比较严峻的,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问题。因此强化危机意识、建立健全预案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危机保障机制和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就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语境下农民群体利益诉求机制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谐社会语境下农民群体利益诉求机制之构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国农民群体利益诉求机制严重缺失,将会引发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因此,要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构建科学有效的农民群体利益诉求机制。  相似文献   

4.
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团结难题,只有依靠建设全新的国家内部团结制度才能解决。它既能够承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带来的震荡和冲击,又能够承受长期存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各种偶发的社会冲突和差异化利益诉求所带来的震荡和冲击。包容型公共领域是全新的国家内部团结实现的逻辑基础,它的要素构成包括公共主体全面性、公共载体全维性、公共话题全域性。它的机制构成包括包容型表达机制、共识机制、公共政策评论机制和团结危机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5.
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既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也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还处于较低的层面,存在着公民参与意识薄弱、参与能力低、参与的从属性和被动性明显,公民参与缺乏制度化和组织化保障,公民危机应急能力培训缺失等问题.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完善城市危机法律制度和危机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6.
黄子建 《求索》2008,(8):73-75
公共决策的本质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配置,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在公共决策中,公共权力主体要根据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正视社会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合理分配公共利益,有效增进公共利益,形成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7.
有效回应农民的利益诉求是当前社会转型期应对社会冲突的重大现实问题。个案表明,当利益诉求主体的利益自主性日益显现,博弈能力逐渐增强,且其利益诉求不是狭隘的追求个人私利,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维权性特征时,处于瓶颈状态中的体制障碍应该毫无疑问地得以清除。体制层面的创新成为有效回应利益诉求主体利益主张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8.
群众利益诉求是关乎基层群众生存生活、社会安定和谐的大事.但是,在我国群众利益诉求机制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利益代表机制与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健全、利益表达渠道的不畅通等因素制约了我国群众利益诉求机制的发展与推进,只有将我国群众利益诉求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群众利益诉求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程仪容 《人民论坛》2012,(23):30-31
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面临的公共危机越来越多,政府在管理公共危机中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胜任。我国的公民教育起步很晚,对公民教育的时代诉求缺乏应有的研究,根据社会公共危机频发的特点,我国公民教育在时代诉求上应进行危机意识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频发主要有社会机制原因,利益诉求机制不畅,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从众心理引发危机事件等原因。我国宪法、刑法、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等有关群体性事件的规定都不完备,立法现状亟待改革。宪法层面应进行许可制的改革和请愿权的入宪;刑法层面应明确群体性事件的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的范围,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行政法层面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具体适用;同时,健全预警机制,加强普法宣传,完善行政救济制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信访向诉讼转变。  相似文献   

11.
杨勇 《传承》2011,(3):74-75,77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危机治理日益受到关注。政府通过危机公关唤起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对于公共危机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成长时间短,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较少,我国公共危机下政府公关存在着许多现实困境。为此,需要树立政府公关主体意识,设立专门的政府危机公关机构,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机制,培养政府公关专业人才,健全与多元社会的合作机制来提高危机公关及危机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马慧 《人民论坛》2014,(10):43-45
风险社会已经来临,公共危机难以通过社会体系自行化解。对我国而言,各级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主体,但目前管理理念、体制及模式下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并非良好,公共危机管理失灵现象频现。文章认为应该从管理理念更新、官僚体制重塑及加强协作治理体系等方面化解管理失灵,优化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构建志愿者服务应急救援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慈 《岭南学刊》2008,(6):124-126
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志愿者组织自身的特征使其在处理公共危机的过程中具有先天的优势。然而,目前我国的志愿者组织在参与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因此,应通过政府引导、社会支持以及志愿者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配套机制,以保证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确保危机的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危机治理日益受到关注.政府通过危机公关唤起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对于公共危机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成长时间短,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较少,我国公共危机下政府公关存在着许多现实困境.为此,需要树立政府公关主体意识,设立专门的政府危机公关机构,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机制,培养政府公关专业人才,健全与多元社会的合作机制来提高危机公关及危机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之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晓明  蔡潇彬 《前沿》2011,(7):133-137
我国当前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完善和诉求管道的堵塞严重损害了农民群体的利益,导致农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感甚至敌对感持续增强,这为政府政策的落实带来诸多障碍,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的构筑已成为燃眉之急。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利益表达的主体、客体、渠道、载体、工具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6.
胡丁月 《前沿》2013,(3):37-39
思想政治工作在危机管理中的危机预警、信息沟通、统筹协调、修护安抚等功能使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是危机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政府和公众的公共危机意识缺乏及在危机应对中不够到位等问题。为避免和减少各种突发事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现代化建设,应切实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风险社会已经来临,公共危机难以通过社会体系自行化解。对我国而言,各级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主体,但目前管理理念、体制及模式下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并非良好,公共危机管理失灵现象频现。文章认为应该从管理理念更新、官僚体制重塑及加强协作治理体系等方面化解管理失灵,优化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网络参政议政、微博问政等新事物的出现,是我国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领域的重要进展。新媒介化公民参与给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系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地方政府进一步提高公共决策系统的开放性、进~步优化公共决策机制以吸纳公民参与成为政治生活领域的现实诉求。从有效的公民参与角度看,地方政府公共决策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关键在于确立与公民分享决策权的理念。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与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回应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利益均衡机制与咨询机制,以保障必要的公民参与。与此同时,有必要采取措施规范公民的决策参与行为,保障公民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化途径的完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陶元浩 《新东方》2007,(4):13-17
和谐社会是社会各群体利益关系相协调的社会。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协调好社会利益关系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1]所谓利益表达,是指社会各阶层的代表和个人,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向国家公共权力主体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以影响政治系统输出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民主协商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末,形成于人民政协诞生时。伴随着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加速,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利益诉求愿望日益增强,呼唤着民主协商体制机制的创新。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我们有必要从民主协商体制机制创新的基本走向、层面拓展、主要着力点三个方面作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