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明 《前进》2016,(1):32-34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司法体制改革任务,三中全会明确了"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司法改革目标,四中全会对司法体制改革又进行了具体部署,提出"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应该说,司法体制改革既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  相似文献   

2.
司法的公信力是保证司法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条件,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前提,也是提升我国新时期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于深化司法改革意义重大。深化司法改革,内容涉及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主体等制度。相对的司法独立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性要素;充分的司法公开为提升司法公信力提供了外部条件;实质的司法参与形成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形式和要径;有效的司法监督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保障;高素质的司法主体构成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载体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建立和维护司法权威,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树立司法权威、提升检察公信力,既是回应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新期待新要求的需要,也是检察工作的价值追求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汪道胜 《政策》2015,(2):30-3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深刻回答了在当今中国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作为政府组成部门,司法行政机关履行着普法依法治理、推进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职能,担负着政府和社会法治建设的双重任务,必须深刻领会依法治国的新战略、新部署,准确把握法治  相似文献   

5.
对目标问题的探讨是司法体制改革不能回避的问题。司法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只能从司法自身和中国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考察,而无论是近现代司法的发展历程还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背景,都预示着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应当是树立司法权威而非其他。  相似文献   

6.
沈开举  郑磊 《人民论坛》2014,(10):24-2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对法治中国建设进行全面部署,而此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已经勾画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初步轮廓。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总目标应当是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改革总目标,关键在于尊重司法思维和司法规律。  相似文献   

7.
和历届中共“三中全会”一样,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为我们勾勒出中国未来10年深化改革的路线图的同时,也出乎外界意料地端出一道改革大餐——司法体制。法院独立审判,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废除劳教。这些都是多年以来发出的司法改革的最强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同时强调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承载着“法治中国”梦想,新一轮的司法改革启航。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对法治中国建设进行全面部署,而此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已经勾画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初步轮廓。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总目标应当是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改革总目标,关键在于尊重司法思维和司法规律。  相似文献   

9.
《天津政协公报》2015,(2):22-23
2014年10月2 3日,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司法体制改革作为依法治国重头戏,受到持续关注与讨论。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青海作为6个省市先行试点,已经陆续出台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广东佛山中院、深圳福田区人民法院、横琴法院等各地区法院也自告奋勇对司法改革进行探索。为了推进天津司法体制改革,进而推进我国司法体制发展和法治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柏武 《理论月刊》2004,23(10):40-42
建设社会主义司法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司法文明包括司法制度和司法实践的文明。政治文明、法治文明、司法文明之间有着梯次包含的、不可缺少的相互关系。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中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使新一轮的司法改革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热点。改革的先导在于观念更新和理论创新,同样道理,司法实践也丰富和推动着理论创新与制度更新。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人大月刊》2014,(11):35-35
上海作为第一个获得中央正式批准司法改革试点方案的省市,全国瞩目,任重道远。调研组围绕当前司法体制改革内容、试点工作推进情况、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改革的法治需求等进行深入调研,并提出建议。一、司法体制改革方向正确、意义深远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上海和湖北两大试点省市的司法体制改革情况。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17,(7)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最近对司法体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司法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中居于重要地位,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全国政法机关要按照党中央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战线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敢于啃  相似文献   

13.
《上海人大月刊》2016,(4):49-50
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部署。上海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司法体制改革,区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如何加强对"两院"工作监督,进一步提高监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改革举措。福建省作为第二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于2015年9月正式启动改革试点工作。福建省积极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等。福建自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项改革任务进展顺利,司法队伍活力有所增强,办案质量效率稳步提升,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司法体制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5.
何平 《人民论坛》2014,(10):129-131
我国现有的司法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存在着许多弊端,改革势在必行。文章提出从我国司法组织的民事审判制度及人事制度着手,把司法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与全面法制社会构建相结合,融合国内需求与国外经验,全面培育现代司法理念,健全司法监督体制,加快我国司法职业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刑事司法制度是现代法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关改革的各种观念纷纷呈现。在众多观点中,对如何设计刑事司法改革的目标以及如何对待西方刑事法律制度的移植等问题产生了理性与理想的分野,接轨与并轨的碰撞。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必须立足于本国现实,有选择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益的法治经验,并进行必要的变通,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司法体制。  相似文献   

17.
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摆在各级政法机关面前的重大政治考验和重要历史使命。在中央、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准确把握"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内涵要求,坚定改革信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有的司法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存在着许多弊端,改革势在必行。文章提出从我国司法组织的民事审判制度及人事制度着手,把司法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与全面法制社会构建相结合,融合国内需求与国外经验,全面培育现代司法理念,健全司法监督体制,加快我国司法职业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转型社会的过程是司法地位不断突出的过程,沿袭传统的司法作坊模式无力承载执政目标的政治承诺。司法改革的进向需要重新标注,否则,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会在无序的社会生活中消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2015至2020年期间的司法改革指明了方向和具体的行动。调整司法职能、加强司法机关独立审判的体制保障、构设新型司法机制、突出司法环境保障性建设是这一阶段中必要而紧迫的改革任务。然而,司法过程能否承受政治性要求的负重值得忧虑。只有"尊重人成为其人"的人权观念成为社会治理的最高纲领,才有法治中国的实现,而人权教育与研究"脱敏"是这一法治愿景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义、效率与秩序——司法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婷  张云 《理论月刊》2004,(6):96-98
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通过司法对社会关系以及利益冲突的合理调整。顺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在新时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正义、效率与秩序应是我国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在追求正义和效率、秩序存在一定冲突的情况下,如何寻求正义与效率和秩序的最佳平衡点是有关改革部门应当积极探索的目标,也是司法工作者在司法实践中必须进行理性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