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虽无“悲剧”的概念,却产生了大量的悲剧作品。尽管与西方悲剧迥然有异,但诞生于中国社会文化土壤的古典悲剧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心理。悲剧人物以善良柔弱的女性为主;悲剧情感呈现悲喜交集的中和之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双重结局体现出“团圆之趣”。  相似文献   

2.
论元杂剧悲剧的中和之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杂剧悲剧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中“中和”的审美特征。在保持悲剧冲突的严肃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以喜衬悲,寓哭于笑,情节结构形成悲喜交集、苦乐相间的格局,使审美感情保持在参差统一的中和状态中;以象征性的圆合模式,在“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之后,象征性地加上一条“亮色的尾巴”,减轻或抑制人们精神上的恐惧和极度哀伤,使悲剧结局带有审美感情上的中和性。达到儒家诗教所倡导的“哀而不伤”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3.
《窦娥冤》(原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我国古代戏曲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祖言 《今日浙江》2011,(5):40-40
心态,简单来说,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物的情绪、情感反映。在得与失、安与危、荣与辱、进与退等各种情况面前,有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态宁静超然;有的人“得则大喜、失则大悲”,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三部独特戏剧,人们根据其气氛的阴暗和结尾的喜剧性,称之为“悲喜剧”。它有意识地打破悲与喜的严格界限,在喜剧的框架内表现具有悲剧性的矛盾冲突;在沉郁、阴暗的气氛中,揭示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门第与爱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名句出自《岳阳楼记》。千百年来,范仲淹的这篇作品丝毫没有因历史的变迁而被冷落、淘汰,相反,因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道德和政治财富,而愈显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吕天成《曲品》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品评批评之作。它的成书有深刻的客观原因和微妙的主观因素。明代传奇作品的繁荣、受众及戏曲学习者的迫切需要和我国古代戏曲理论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等因素是《曲品》能够成书的客观原因。吕天成本人嗜好戏曲,有良好的戏曲理论修养,有宽容的批评心态,并乐于向戏曲界前辈与朋友学习与交流,这是《曲品》能够成书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8.
论民俗与戏曲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和戏曲都属于“中下层文化”的范畴,民俗与戏曲之间存在着同源互动的关系。戏曲与民俗的互动,是通过一个个深受民俗浸染的个体来实现的。就戏曲作品而言,民俗以各种方式进入剧本,古典戏曲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明显地受到民俗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戏曲也承载了某些民俗的催生和传播职能。就戏曲的审美形态而言,戏曲总体上具有的重人伦、喜通俗、多模拟的特点,也与民俗文化的背景相关。从民俗文化角度来研究古典戏曲,应是着力挖掘二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陆机的诗文有着浓重的生命意识,本文择取了时间与空间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认为其感时叹逝之作以"悲时-焦虑-寻求超越"为情感主线表达了生命之思,而其行旅与幻想性作品则分别表达了对"现实性空间"与"超越性空间"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异域作品很多,它们作为不可或缺的艺术构件强化了作家的主体意识,实现了文人的自我解脱。异域作品的共同点在于抒发剧中主人公的苦闷与彷徨,反映现实社会的黑暗面。因此,中国古代戏曲通过异域作品这种艺术手段实现了艺术的现实批判。值得注意的是,解脱型魂梦戏往往用佛学禅宗思想去反对理学,虽有一定的民主性,但也有一定的消极成分,需要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