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化营商环境要从完善营商法治环境抓起,评价营商环境也要从评价营商法治环境做起。现有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普遍欠缺法治化的视角,而国内的法治评价体系又尚未对营商法治环境展开专门评价。遵循法治环境评价的思路,思考全面依法治国诸要素在优化营商环境场景下的特定意义,研究构建适用于中国的营商法治环境评价体系,设置"法规政策制定环境""依法行政环境""司法环境""信用环境""社会环境"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法规政策制定环境"体现"政策最优"、以企业家为中心;"依法行政环境"反映"放改服"改革的进展;"司法环境"聚焦司法对企业家的依法保护、服务与关怀;"信用环境"指向成本最低、承诺可信、交易最安全、履约可期待的信用社会;"社会环境"对标治安良好、法律服务便利优质、政商关系既"亲"又"清"、文化氛围重商亲商的社会环境。通过设置反映中国问题、体现中国思路的具体指标,准确、客观测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下的营商法治环境,为其全面评价和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一座城市而言,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氛围,对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首先应建立对国家权力的严格控制制度,只有政府的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才是法治的政府.现代社会中评价法治状况的主要指标是人权价值的确认与维护程度.建设城市法治环境的综合性决定其评价指标具有多层次、多界面、多角度特点.实现这一测评的关键和难点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城市法治环境的指标体系,确立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随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制定与施行更是凸显了法治的重要性,为我国法治教育的发展以及法治工作的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青少年的法治素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因而青少年法治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也更加重要。面对不断进步的时代与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构建和完善一套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彰显我国特色的法治素养评价体系,创新法治教育模式更具现实意义。一、研究方法为深入了解我国青少年法治素养评价体系以  相似文献   

4.
台湾地区环境法治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佳 《前沿》2010,(10):195-197
伴随着台湾地区的《环境基本法》以及其他相关法规的出台,我国台湾地区较为完善的环境法治体系基本形成。文章从框架性的角度分析台湾地区环境法治体系的基本理念、原则及具体措施,并梳理学者对台湾地区环境法治的优劣评价,以期对我国整体环境法治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积极的启示和镜鉴。  相似文献   

5.
试论法治及法治环境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在形成之中的城市法治环境理论体系来说,对基本概念的诠释和厘清是建立一套严谨而科学的概念体系的必经程序。当代国内法学界多数学者对法治的解释主要还不在于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是侧重于对法治要义的揭示。法治实际上可以从实体价值和形式价值两方面来界定。法治是一个价值性很强的概念。法治既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一种现实化的、可操作的客现运动。法治环境则指存在法治主体之外,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法治建设、法治过程与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在界定城市法治环境的范围时,还要更多着重于与法治建设本身联系最紧密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田细菊  徐慧  王险 《政策》2006,(2):35-35
目前,一些城市正在开展中小企业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种种原因,中小企业发展软环境体系建设滞后,特别是法治环境建设滞后,满足不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法治环境建设, 以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加强法治环境建设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这些企业的法治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小  相似文献   

7.
优化营商环境是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关键进路。法治是衡量营商环境优劣的关键要素,对于营商环境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浙江坚持“顶层设计+基层探索”“先行先试+量化评估”“亲清政商+司法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但仍需在要素降本、政务服务、改革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优化提升。国内外公认营商环境最佳的国家(地区)具有优化营商环境的共性规律,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必须保障经济政策的明确性、市场体系的公平性、政务服务的高效性、法治体系的完备性、要素供给的充足性。该文提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重点在政务服务、产业培育、亲清政商与营商评价等领域求突破,全面完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造环境与法治环境,建设政务服务示范地、浙商发展策源地、创业创新先锋地、法治营商标杆地。  相似文献   

8.
贾蓉治 《理论月刊》2004,3(6):98-100
中国二十多年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法治环境的好坏,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地方、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建立起良好的法治环境,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必须从法律和制度上对各级国家权力的实际掌握者加以有效制约与控制;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有司法公正做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党中央高度重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通过管理精细化创建更加整洁、干净、有序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超大城市的环境品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再次强调,注重精治、共治、法治,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并掀起了践行精细化管理的热潮。然而,我国城市的管理标准、工作要求和任务目标各有差异。本文基于国情市情,探讨形成标准化的城市管理工作指标分析框架,构建指数形式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与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高中法治教育校本课程既要注重与其他学段的连贯性,又要注重差异性。作为统编教材的必要补充,在课程构建中要坚持以生为本,明确开发利用的出发点;要精选内容形式,凸显开发利用的闪光点;要创新评价方式,激活开发利用的拓展点,由此实现学段纵向衔接、逐层递进,学科、课程协同联动,完善课程教材体系,系统进行法治教育,更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法治素养需求。与此同时,应对高中法治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调整,做到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校园评价与社会评价、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三个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
郭国坚 《人民论坛》2014,(10):123-125
法治指标经历了从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的转变,在评价和引介域内外法治指标实践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从法治环境运作的基本原理出发,充分认识和把握法治环境子系统之间的有机关联,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指标体系,即主观(观念)指标、法治载体指标、法治运作指标三个层面的指标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制定全国统一的城市管理法律、依法管理城市提供有力的立法依据。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建设是城市管理中最基础性的工作,构建完善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是城管部门合法有  相似文献   

13.
郭珉媛 《前沿》2010,(23):142-145
我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主要分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自然各子系统?建立指标体系,和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协调度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两类。在评价体系设计过程中被广泛认可的设计原则包括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主成分性原则、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原则、可比性与针对性原则。绝大多数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所建立的体系构架均包含三个层次,各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差异在于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选取设计上。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对数据的标准化和指标权重的确定。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指标的选取和定值缺乏地域特色,评价体系整体缺乏动态性,并未能很好地反映出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5,(6)
<正>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一道,共同支撑起法治中国的大厦。建设法治江苏,必须探索构建组织领导健全、分工责任落实、基础支撑有力、创建体系完善、考核评价科学的保障体系。一是组织领导要健全。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领导体制,把  相似文献   

15.
法治指标经历了从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的转变,在评价和引介域内外法治指标实践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从法治环境运作的基本原理出发,充分认识和把握法治环境子系统之间的有机关联,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指标体系,即主观(观念)指标、法治载体指标、法治运作指标三个层面的指标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6.
“自2009年全省部署开展法治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各市党委、政府在党代会上将法治城市创建列为重要目标,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和生态保护,狠抓公共权力规范运行,以法治文化提升市民的法律素质,注重解决城市社会管理服务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法治,夯实了法治城市的基层基础。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提高到87.4%。”前不久,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小敏在听取全省2009—2012年法治城市创建工作考评汇报时作出上述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刘永仓 《前沿》2010,(19):66-68
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必须把农村植入一个新的法治环境之中,并以法律和制度来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动力。目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法治环境不完善,法治环境的优化,在外部环境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完善基层民主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在内部环境方面要不断完善农村法律制度体系、培育农村法治主体、创建良好的执法及司法环境和强化农村基层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14,(10):15-15
正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个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3个依法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3个法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上,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建设内在统一并共同受益于法治化思维这一交集。既有实践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正在形成匹配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制度,呈现出以法治化为方向、营商环境为坐标、系统谋划为理念、高位推动为动力、试点示范为抓手的鲜明特点,但也存在着制度系统性、执法周延性、司法便捷性、主体协同性、监督持续性、保护意识法治性“六个不足”。重塑与法治化营商环境契合协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必须突出系统性,重塑静态规范支持体系;突出协同性,重塑动态保护支持体系;突出融合性,重塑社会要素支持体系;突出拓展性,重塑外部互动衡平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心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城镇体系中等级最高 的城市,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 的中心。城市的发展表明,城市不仅是经济高度发 达和财富高度集中的地区,而且也是法治建设完备 健全的地区。加快中心城市法治建设是一个国家法 治建设的先期任务,国内已有一些大中城市提出了 建设法治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