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程也 《今日上海》2008,(2):10-14
上海的中心城以外环线为界,有660平方公里,现有60%的人口集中在中心城,而中心城的面积仅占全市面积的10%。中心城人口密度偏高,控制中心城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中心城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成必然选择。从国际上看,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单中心城市逐渐暴露出市中心拥挤、通勤时间长、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伦敦、巴黎、东京、莫斯科等国际化大都市大多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布局转变。在这样的形势下,上海市的结构布局开始转向“多心、开敝”。“多心”,就是指在中心城形成市级中心、副中心以及地区级、社区级中心等组成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共同承担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综合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
《贵州政报》2015,(1):13-15
<正>黔府函[2014]234号黔南自治州人民政府:你州《关于审批福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请示》)(黔南府呈[2014]122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关于福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原则同意福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市域城镇发展目标、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职能分工、城镇空间结构布局形态、基础设施规划、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和空间管制规划。(一)实施该规划时,要进一步强化福泉市中心城区作为市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加快发展牛场镇,形成中心城区和牛场镇"两核驱动"的市域空间发展格局,增强中心城区和重点镇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发展主要交通沿线小城镇,吸引产业和人口在主要交通沿线小城镇集聚。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着重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小城镇综合职能。  相似文献   

3.
《今日上海》2008,(1):6-6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单中心城市逐渐暴露出市中心拥挤,通勤时间长、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上海目前中心城区要构筑“多心,开敞”的布局结构。市规划局2007年12月11日宣布,徐家汇、江湾一五角场、真如、花水四个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已经明确。而上海的市级中心主要包括人民广场行政中心、外滩一陆家嘴中央商务区,南京路等商业街和豫园等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4.
上海要建设国际大都市,实现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的目标,必须建立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等级规模体系。这一体系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上海市域城市群。  相似文献   

5.
上海,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正处于体制机制创新、经济结构提升、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转换的发展关键期,肩负着全面完成中央提出的“四个中心”、“三个服务”、“两个事先”、“一个继续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上海距全球城市有多远?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权衡日前表示,上海目前还算不上“全球城市”,尚在向以“四个中心”为框架的“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奋进。而全球城市,将是这一目标的升级版。要从国际金融中心升级为全球的财富管理的中心、运营中心、创新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7.
蔡仲光 《今日浙江》2006,(15):24-25
“城中村”是伴随着快速城市化引发的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与面积大幅扩张而形成的。由于城市规划跟不上城市的快速扩张,在一些地区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城市建设用地将其包围,形成了城市内城乡并存的二元结构,成为“城中有村,村中有城,村外现代化,村内脏乱差”的地区。“城中村”的长期存在,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城中村”具有六个基本特征:一是村落处于城乡结合部地区,已经完全没有农用地或只有少量农用地。二是流动人口聚集,人口密度大。三是基层管理组织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人口管理体制。四是市政基础薄弱,违法建…  相似文献   

8.
历史风貌是城市文化在城市空间的积淀。上海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树立了“开发是发展、保护是更具文化内涵的发展”的理念,逐步建立了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保护了城市历史风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弘扬了都市文化,塑造了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9.
宋英俊 《重庆行政》2010,12(2):73-75
2010年2月,城乡建设部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将重庆、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重庆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是继国务院3号文件后,又一次将重庆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规划,为重庆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党中央确定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自主创新是国家“十六字方针”的核心,也是上海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上海在建设“四个中心”、实现“两个率先”和加快经济方式的转变、构筑新型产业体系的进程中,必须把自主创新贯穿到创新的全过程,贯穿到创新的各个环节,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拥有自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全面、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努力。作为一个人大代表,我就此谈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