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导航定位等空间技术获取和处理得到的空间数据,在各个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扩大和延伸,灾害管理对它的应用需求也日益迫切和不断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为加强自然灾害监测评估能力,初步建成了由两颗光学星和一颗雷达星组成的减灾卫星星座。  相似文献   

2.
张小明 《中国减灾》2013,(17):14-17
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涉及很多关键环节,这些环节的有效运行需要多地区、多部门等主体间协同工作,而协同工作的基础就是防灾减灾信息搜集、分析、共享与集成应用。因此,如何实现多主体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是防灾减灾应急管理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在我国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中,信  相似文献   

3.
童星  陶鹏 《中国减灾》2011,(8):38-40
自以“一案三制”为基础的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后,对于自然灾害的管理也被纳入了我国应急管理的体系。以应急管理的方式来治理自然灾害,其长处是加强了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信息的报送和沟通渠道更加顺畅,灾后的救援和处置也更为有力。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全民减灾教育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推进减灾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提升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教育培训的水平,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让每一位公民成为防灾减灾中合格、有力的一份子,共同维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范一大 《中国减灾》2013,(17):10-13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自然灾害风险不断加大,灾害形势非常严峻,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持续增加,一些历史罕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通过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科技计划实施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有效提升了国家灾害科学管理水平,大大增强了地方防灾减灾能力。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信息化已经紧密融入各行各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全面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防灾减灾法制具有单行立法成规模、综合立法较基本、立法形式较完备等特点,但也存在立法综合性程度仍然不够、部分环节立法薄弱等问题,需要我们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东风",不断推进其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童星  陶鹏 《中国减灾》2011,(15):38-40
自以一案三制为基础的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后,对于自然灾害的管理也被纳入了我国应急管理的体系。以应急管理的方式来治理自然灾害,其长处是加强了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信息的报送和沟通渠道更加顺畅,灾后的救援和处置也更为有力。  相似文献   

8.
人们只有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紧急情况,才能去考虑如伺对其进行管理,因此,风险管理是有效开展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的第一步。把风险管理作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的起点,改变了传统应急管理对灾害事件采取较为被动的“刺激-反应”管理模式。引入风险管理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模式和方法,更有利于资源配置和任务管理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3,(9):60
4月18日,应中国气象局邀请,民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姜力赴中国气象局考察,研究深化两部门防灾减灾合作事宜。在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陪同下,姜力副部长先后考察了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等机构,听取了关于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公共气象业务服务,气象卫星业务发展与应用,气候业务以及气象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物联网成为新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并制定相关政策,抢夺新技术的制高点。物联网的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契机。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发生了地震与海啸。面对灾难,灾害应急和搜救工作立即展开,而救灾现场和应急工作的智能化管理更显得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