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像作为一种新形式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数字图像恶性篡改案件的发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利用部分人脸即人脸的颧骨部位与平均三维人脸模型匹配的办法获取三维信息,并利用球面谐波理论估算光照系数,将估算结果用于数字图像的篡改检验,经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检验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人口信息人像比对应用,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人像比对算法的方法。分析了人口信息人像数据的特点,设计和创建了超大规模人口人脸图像数据库。评测数据按照性别、年龄、民族分布,从全国人口库中抽取真实的人像信息数据。该人脸库分为测试库和探测库。测试库容量为1亿1千张,其中1亿张为人像照片,1千张为非人像照片;探测库容量为20万张人像照片(探测库中的照片不能与测试库中的照片为同一张照片)。介绍并探讨了人口信息人像比对算法性能评测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评测指标,详细列举并分析了评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蒋文荣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23(5):169-173
基于手机的便携人脸远程比对系统利用无线网络技术、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用计算机辅助公安干警巡逻盘查,追缉逃犯和寻找走失人员等身份鉴定工作.该系统利用手机拍摄的图片,使用快速的人脸检测方法定位人脸,提取Eigenface、Fishcrfce和DCT人脸特征信息,根据网络的性能自适应传输比对数据,能在低速的网络环境下,快速、准确的获取身份信息,可供公安干警现场实时操作,大大提高了公安打击犯罪、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8.
9.
针对市县两级公安人脸识别系统协同应用需求,提出了多算法人脸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并完成了平台各项组成系统,解决了不同厂家算法不兼容、敏感数据传输等问题,实现了在市县两级公安信息网和公安视频专网进行数据安全同步,以及全区域的动态布控、静态检索,轨迹分析等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仿真人脸技术的开源及日渐成熟,使其逐渐从娱乐性质转向公共安全领域,甚至越来越危害到个人隐私及公共安全。部分不法分子通过使用类似技术仿造人脸,进行视频篡改、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高仿真人脸技术主要包含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全脸合成(无目标的任意人脸生成)、换脸(类似开源的deepfake技术)、面部属性操作(更改发型/眼镜/年龄等)、面部表情交换(将目标表情移植到目标人脸上)四种,其中换脸技术使用频率最高,危害最为严重。从全局一致性、光照估计、几何估计、伪影分析等角度深度解析换脸生成的视频和图像,引出多例人脸伪造案件,全面论述了伪造人脸生成技术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的伪造人脸检测技术的公开数据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