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谭顺来 《求索》2013,(9):123-125
中国古典关学的理论基点是先秦哲学。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概念.“意境”的哲学基点大致有以下几种学术观点:其一.意境源于老庄哲学.该观点是基于对中国美学思想渊源的整体考察而得出的:其二,美学“意境”说深受禅宗佛学的影响,认为意境之“境”就是禅宗心学中的“禅境”;其三,美学“意境”源于儒释道思想的融合.该观点强调艺术“意境”是一种基于儒家诗学之上的,融入道家之“超然物外”之境并深受佛教“静穆体悟观照生命”之“妙境”。我们认为,从本质上看,意境包含着主客合一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融合互渗状态,意境生于意象,而缘于情思。意境作为艺术审美理想,要获得自身质的规定性。必须回到意境的创造中去。创造才是艺术意境实现的现实环节与中心论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老庄“道”本体论及早期道教“道”本体论思想,阐述了“道”不仅是一种自然之“道”,也是一种生命之“道”,蕴含了无穷的生命创造能力。“道”是生命之源,生命的流程就是“道”的流程,生命在“道”的作用下生生不息。因此,“道”论思想是早期道教生命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被认为在西方已经奄奄一息的存在主义一个时期里却在中国找到了再生之地。由此,存在主义成为理论界研究和批判的一个热点。综观其中对萨特自由哲学的批评,总体上观点比较一致,认为自由哲学不仅是带有强烈的非理性主义倾向的唯心主义,而且根本不懂“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如萨特说什么“事实上,我们只是一种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编辑部吹风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今年的新春是人类跨入新千年、新世纪,新年的第一春。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期盼两岸关系能有一个新的开始。 自从前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冰封了两岸关系以后,直到去年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上台大半年来,两岸关系依然紧绷。为了打破僵局,我们做出了很大努力,表现了极大的善意和诚意,反复申明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的立场,并提出在两岸关系中,“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样既坚持原则又有灵活性的和巨大包容性  相似文献   

5.
1995年初夏,台湾当局领导访美,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向一个中国原则挑战。为此,祖国大陆政府不得不暂时终止“两会商谈”。虽然此后两岸的民间经贸、文化往来仍在持续发展,但是,两岸的政治关系则陷入僵局状态。两年多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着两岸关系。从总的趋势看,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和有利因素在逐渐增加,两岸关系走出僵局、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在加大。首先是祖国大陆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台湾当局领导人访美之后,祖国大陆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  相似文献   

6.
于长悦  王珞 《求索》2013,(8):116-118
嵇康是三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嵇康理论宗本于老庄之学,一生崇尚老庄.其哲学思想注重“循性”与“逍遥”.嵇康执意追求这种“诗意的栖息”。他“放情肆志”.喜好庄玄,以求“游心太玄”,力倡“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的哲学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嵇康的思想兼具儒、道双向传统,凝聚了时代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取向。嵇康认为,凡事应该因循各自所禀受的自然本性.使其恰如其分.然后进一步超越性理,达到“越名任心”的无我之境。嵇康所追求的“和”非儒非道,而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理合一相结合的中国传统人文意境。  相似文献   

7.
台湾选举结束后,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新的不确定因素。最近,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发表了一些愿意改善两岸关系的言论,但却不愿就—个中国原则这一改善两岸关系的前提作出正面回应。继李登辉“两国论”强烈冲击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后,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意欲将两岸关系带向何方?引起两岸同胞的强烈关切。 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也是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不是国共两党的历史旧帐,而是关系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否不被分割的问题,台湾当局的更迭,并不能改变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十年来,李登辉挑战一个中国原则,  相似文献   

8.
汪洋 《统一论坛》2001,(2):15-16
一个中国原则是台海和平的基石,是两岸谈判的前提和条件。而民进党陈水扁当局上台后,极力回避这一原则,给本已紧张的两岸关系更增加了不少变数。“一个中国”到底指什么?笔者认为首先中国是一个地理存在,它是指有史记载以来,从五、六千年前一直到现在,在亚洲的东部华夏族  相似文献   

9.
<正>出版于1991年的《什么是哲学?》是当代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和精神分析学家菲利克斯·加塔利合作的最后一部著作。他们两人在20世纪70年代的合著基于后结构主义思想,批判了资本主义在人的潜意识中的运作方式。在《什么是哲学?》中,两位学者回到哲学语境,思考“什么是哲学”的问题,颇有返璞归真之感。本书一开篇写道:“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或许只能很晚才提出,等到步入迟暮之年,能够具体而微地谈话的时候。”((1))这一“迟暮之年”,  相似文献   

10.
叶德跃 《求索》2013,(9):117-119
近代西学东渐,西方哲学思想的引进对中国近代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启蒙和变革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学术并无哲学之名,只有经学、子学、道学、理学、心学诸说。“哲学”一词,系日本学者西周引入。中西哲学之间的学术通约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哲学研究的过程。但今人往往以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情结的黑格尔哲学标准来剪裁中国哲学,故引发“中国有无哲学”之争。争论中国有无“哲学”之“名”并无意义,关键在于中国有无“哲学”之“实”。未来的哲学将是文化哲学的崛起.从传统形而上学到“拒斥形而上学”再到“人类形而上学”。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因李登辉访美而使两岸关系紧张将近一年之后,两岸人民都期待李登辉能在“5.20就职演说”中,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作出积极的规划。但读毕李氏近四千字的演讲文稿,再次令人有失望之感。因为尽管李对演讲稿作了精心包装,措词也较缓和,但其原来推行的内外政策实质并无改变。 李登辉在“就职演说”中,用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来谈两岸关系问题,然而在这洋洋近千字的篇幅中,从中国的历史、现状讲到未来,却找不到一条可操作的有关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具体措施,通篇也未提“一个中国”的原则,仍强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引入哈耶克关于“建构论唯理主义与进化论理性主义”的理论架构,尝试着从知识论基础的角度,对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场论战(“科玄论战”与“民主与独裁”之争)加以重新审视。文章认为,以往仅就“玄学派”的哲学基础———“唯意志论”展开剖析,尚不足以完全凸显其所持的全部观点,也无法充分揭示“科玄论战”双方(分别以丁文江、张君劢为领军人物)真实对立之所在,更不能解释他们两人在“民主与独裁”之争中的各自表现。而从哈耶克所提供的视角切入,则可发现,标榜“科学万能”的丁文江在知识论上秉持的是“建构论唯理主义”,由此导致了他对“全知全能”寡头政治的醉心向往;与此相反,谨遵“进化论理性主义”的张君劢则出于对科学理性局限性的清醒认识,反倒在“新式独裁论”甚嚣尘上之时固守了其自由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3.
学习或研究哲学,人们首先就会提出一个问题:哲学究竟是什么?“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的“philosophia”,意思是“追求”和“智慧”,即“爱智”。在汉语中,“哲”是聪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儒家思想给予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智慧,老庄哲学则是养生命的智慧。养生一直是研究《老子》的一个重要思路,而更有人认为“养生”一词源自《庄子·养生主》。今天,老庄哲学和道家的养生理念正在为很多中国人所效法。尽管,关于中医仍然有很多争议,但是民间却有把中医奉为圭臬的趋势。这些传统的养生理念能够解决当下中国人的健康问题吗?  相似文献   

15.
台湾当局有关负责人最近一再表示,当前两岸关系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大陆台胞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保障等攸关两岸同胞权益的事情。因此,台当局坚持认为恢复两岸事务性协商是当务之急,并以此作为拒绝政治谈判的理由之一。 当前两岸关系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就“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才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这是我第一次不带一丝一毫其他目的,而只是为了追求内心平静去阅读一本书籍———西塞罗的《论义务》。坦诚地说,最初阅读的动机并非是渴望从中汲取什么以往不为我知的、令人感到启发与兴奋的新鲜血液,而是恰恰相反———我有着自己明确的信念,只是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够证明并使之更加坚定。我们应当选择怎样的生活?我们应当要求自己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应当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以使得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对是与非、高尚与卑俗、智慧与奸诈做出我们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听命于世俗的意见?我们是否应当选择一种生活轨迹,这种轨迹是“正确与高尚的”…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只是现代哲学在特定的条件中提出来的。由于现代哲学所关注的只是哲学存在的合法性问题,这样就决定了现代哲学只能局限于哲学与科学的二元关系来寻找其答案。必须跳出哲学与科学的二元关系,把哲学置于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之中,从而把握哲学的独特性。与此同时,也必须改变问题的提问方式,不应再局限于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追问“什么是哲学?”而应追问“如何哲学地思考?”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反思性维度,哲学就是哲学地思考,简称“哲思”。  相似文献   

18.
“无”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美学的智慧,这种智慧的源起隐含着原始的巫文化和诗性文化智慧,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的阶段,禅宗哲学的阶段,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儒学阶段。“无”的哲学美学智慧,就老庄哲学而言,其主要意义在于它破除了只知“有”而不知“无”的思维,形成一种超越的智慧,并奠定了意境理论的哲学基础;就禅宗而言,则在于它导致中国心性美学传统的强化,使意境理论和中国艺术美学思维走向成熟;就王阳明为代表的儒学而言,则在于它使中国古代人生境界理论得以形成和实现。“无”的哲学美学智慧与西方现代美学还有许多相通之处,重视这种智慧,对现代人美学智慧的生成,亦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苏轼的书法传神论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书法由传事物外在之“神”———象喻论 ,深入到传人内在之“神”———神喻论 ,最后得出了“书如其人”的结论———书品如人品。“书如其人”是中国书法思想史上聚讼纷纭的一大焦点 ,于伦理上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于艺术哲学却未必正确。只有从分析审美情趣入手 ,才能真正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相似文献   

20.
马锋辉 《今日浙江》2013,(11):62-62
朱豹卿,杭州人,祖籍海宁盐官镇,师承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由吴昌硕、齐白石入手,于黄宾虹得悟,写意花鸟,简淡空灵,生涩古拙,为现代浙派花鸟画高古一脉画风的代表。其绘画艺术沿袭中国文人写意传统,着力于笔墨精神,重人品修养,渗溢哲学之辨析、人生之体悟,多以佛家的"圆妙"、老庄"无为"的玄境以及禅宗的"参悟"为基石。《鲤鱼》图是朱豹卿在2006年隆冬之日所作、以鱼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之一,引借脍炙人口的中国传统民俗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