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傩,原意为驱除瘟疫的神,也是旧时人们举行迎神赛会、驱除疫鬼的一种活动仪式,是我国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现象。贵州省是我国南方诸省雅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中尤以黔东北的铜住地区为最,素有“雅文化之乡”的美誉。在这里,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明清时期的摊面具真品、神堂案画、依法器,具有神秘色彩的排表演绝技,雅古老戏剧、地戏、“变人戏”及摊戏唱本资料,具有旅游价值的摊文化古迹以及极富观赏性、装饰性的滩工艺品等等。为了充分开发摊文化这一文化遗产资源,国家有关部门还在铜仁地区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摊文化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的傩戏,分布在州境的岑巩、黄平、施秉。丹寨、三穗、麻江、凯里、镇远、天柱、锦屏、黎乎、从江诸县,均属黔东南周边地带。尤以岑巩、黄平、丹寨、施秉、镇远等县较为集中。汉、苗、侗、仡佬、土家等民族中均有傩戏。傩戏称谓各地不一,有端公戏,傩坛戏、傩堂戏、跳坛戏、喜傩神、魈愿戏、草愿戏、竹愿戏、还愿戏、木脑壳戏、撵鬼戏等多种。  相似文献   

3.
傩坛概观——思南土家族傩坛调查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土家族地区,世代传袭着一种以驱瘟逐疫为目的与鬼神打交道的巫教傩坛组织。傩坛法师们或跳神唱戏,或问卦占卜,为祈者报告祸福,传达神灵意旨,从而达到消灾去病目的。一些在鬼神观念与“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土家人民,无不对此心悦诚服,五体投地。每遇疾病、瘟疫、死亡、受灾等不幸,均认为是冒犯神灵或鬼怪缠身的结果,因而都要许以傩愿,求傩坛法师给予解救。在他们心目中,法师们不仅能上通天曹,下通地府,而且“鸣角  相似文献   

4.
《江苏政协》2023,(3):27-2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为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我省提出“要高品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使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典范。”围绕保护、传承和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全省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对照中办、国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如何在“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发展中推进此项工作,仍存在难点。  相似文献   

5.
俞振武 《群众》2023,(18):55-56
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姑苏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并作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的重要指示。苏州市姑苏区始终把“全面保护”“活态保护”的理念贯穿于苏州古城的保护更新中,极大程度上延续了古城的传统风貌,保护了古城的文化遗产,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了工作“样板”。  相似文献   

6.
每次去锦屏县隆里古城,都会被这里的古风古韵打动。古城居民的是明代“调北征南”的军人后裔,600多年来,这些军人后代一直同守着故土——江南和中原的文化习俗,玩“花脸龙”、迎“故事”、唱汉戏是他们一代又一代沿袭乡愁的文化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7.
王冰 《群众》2023,(4):16-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淮安是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标志性城市之一。中办、国办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十余次提及淮安,将淮安定位为“千秋淮扬”文化高地。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者,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首先就要着眼于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结合近年来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实际,针对传承人的“活态”传承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萍乡市的湘东区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特别是傩舞、傩庙、傩面具“三宝”俱全,傩文化特色鲜明,全国少有。早在2006年,“湘东傩面具”就列入了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时间不氏,  相似文献   

10.
比起现在一些影视、艺术学校报名的火爆,地方戏曲之类的传统文化精粹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如何能更好更长久地传承这些地方文化精粹,全国人大代表、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虎美玲在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如何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建议”,希望全社会都来共同保护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粹。  相似文献   

11.
林森 《今日民族》2008,(9):15-18
傩舞,是一种古老而又极富生命力的文化遗存。至今惟存于青海隆务河畔同仁县年都乎村的“於菟舞”,就是这种傩祭活动的珍贵活标本。这种民间风俗活动生命力极强,延续和传递着古老的文化信息,也折射出今天青海土族人的民族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2.
辛世正 《今日浙江》2008,(20):52-52
近年来,新市镇党委、政府以“创经济强镇、建文化名镇”为抓手,加大对古镇保护与修复的力度,充分弘扬和传承民间民俗文化,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新市镇的文化事业发展。以古镇修复为平台,加强文化传承的阵地建设。新市镇专门成立了古镇保沪力吐渲,提出了“创酬虽镇建史,艺名镇”的战略口号,出台了《新市镇古镇保护和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古镇保护规划,三年来,  相似文献   

13.
滕志朋  肖文欢 《前沿》2013,(1):186-189
福建土楼和围龙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杰出产物。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把“人…‘环境”以及“人与环境”都理解为生态性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机统一。土楼和围龙屋承受着旅游开发带给它的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但不利于保护传承它的方面更严重。保护传承土楼围屋,就必须保护其整体的生态性。因此,应测定旅游容量,严格限制游客人数;加强监管,禁止和消除目标群体损害土楼和围屋生态的行为;加强对土楼围屋蕴含的生态文化精神的宣传和弘扬,以保护传承土楼和围屋。  相似文献   

14.
崇阳县是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崇阳提琴戏是全省重要的地方戏剧种之一。目前,全县有89个乡村剧团,从业演职人员1924人,年演出场次4000余场,观众达135万人次。2008年崇阳提琴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加强崇阳提琴戏保护,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几点建议:1、继续加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相似文献   

15.
南岳的寿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健生 《湖湘论坛》2001,14(2):78-80
南岳寿文化,是在南岳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一株奇葩,它是中华寿文化的缩影和代表,也是驰名海内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这里,中华寿文化的共性与地方寿文化的个性充分融合,显现民族寿文化魅力和灿烂光辉的景观随处可见。位于南岳大庙后的中华“寿苑”,占地 250亩,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以寿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园林式景区。“万寿广场”宛如一个露天剧场,可容纳两万名观众。“祈寿坛”亦称中华“寿坛”,与北京的天坛、地坛遥相呼应。天坛为祭拜上天、祈求神恩惠赐之处;地坛为祭祀大地、祈求五谷丰登之所;而“寿坛”则为祈求健康长寿之地,体…  相似文献   

16.
陈世海 《群众》2011,(10):75-76
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张家港市坚持把加强城乡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作为高起点建设“文化张家港”、“协调张家港”的重要抓手,抢救性挖掘、整理城乡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开辟多元化保护、传承途径,大力培育富有时代气息、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彰显了城市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展现了城市的个性和魅力。  相似文献   

17.
赵磊 《今日海南》2023,(4):61-6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省第八次党代会强调,要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在省级层面提出“保护和利用好东坡文化”。苏东坡作为我国北宋中期文坛重要的代表人物,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在海南的三年,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东坡文化成为海南坚定文化自信、加快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对于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南篇章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邢光龙 《群众》2023,(4):4-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一系列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发展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的行动指南,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提供了重要指导和遵循。  相似文献   

19.
杜晓帆 《人民论坛》2023,(9):103-106
当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处在新的发展阶段,亟需建构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彰显文化自信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面对新的问题与机遇,力求在保护理念、管理方式、阐释利用和学科建设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构建涵括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系列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社会功能性分级分类管理和中国“文化遗产学”四个方面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相似文献   

20.
“傩”是古代一种驱鬼逐疫的祭祀活动,具有浓厚神秘的宗教意味。唐、宋驱傩活动虽然上承汉制,但娱乐成分已逐渐浓厚,可以说傩戏乃唐、宋岁时节令中颇为特殊的一种游艺活动;而宋代崭新的驱傩仪式,更推动了傩戏的发展。诗赋之介入傩文化,不仅使雅文学与俗文化相结合,更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歌舞喧腾的傩戏场面,傩文化拓展了诗赋视野,扩大了诗赋素材,更呈现出特殊的时代风貌。因此,本文拟参酌文献史料,爬梳唐、宋诗赋中之傩文化题材,藉由其内容与艺术特色,以呈现唐宋诗赋中傩文化之书写状貌,并肯定其民俗传承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