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朱成山 《群众》2014,(4):56-56
<正>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既是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也是对生者的抚慰和教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12月13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受难历史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法案的设立和实行,既是对法西斯  相似文献   

2.
包晓峰 《今日浙江》2014,(24):37-39
正一今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  相似文献   

3.
江东平 《群众》2023,(23):61-62
<正>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开展国家公祭宣传教育,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组成部分。“国行公祭,法立典章”,宣示了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国家公祭仪式“年年祭”和相关主题活动“年年办”,充分激发了全民族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使命担当,激励人们共创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虽然形成于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之中,但它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复兴、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三重历史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本质上就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形成的时间不长,而且中国和平崛起尚处于进行时,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并非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过去30多年的实践中,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经验,有利于全体中国人民坚定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自信。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未来前景究竟如何,国际社会十分关注。它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关键性问题:一是中国和平发展能否成功实现;二是和平发展道路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三是崛起后的中国会不会谋求霸权地位。处理好这三个问题,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将是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5.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次常委会于2月25日下午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以下称"两个决定"(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  相似文献   

6.
媒体搜索     
<正>立法我国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据中新网2月27日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7日下午经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7周年祭,也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公祭仪式。全国各地以不同方式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既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又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发展道路的核心理念,通过系统和深入地阐述分析,使世人理解中国人民追求富裕、和平的价值观,了解中国与世界各国共赢的发展方向,以促进世界发展。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7,(24)
正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习近平、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仪式。80年前,侵华日军侵入南京,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发生,30万同胞惨遭杀戮。2014年,中国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24)
正12月13日,是第3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0时,国家公祭仪式举行,南京全城鸣笛致哀。中国各地纷纷举行活动,共同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南京:安排系列悼念纪念活动南京公祭仪式现场,在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后,全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不含高速公路、绕城公路、城市高架、隧道)行驶的机动车(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除外)应当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火车、船舶同  相似文献   

11.
张华波  刘凯文 《传承》2014,(12):98-9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曲折、不懈探索的结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道路。它开辟了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的新道路,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经验,彰显了社会主义顽强的生命力,为世界社会主义保存了力量,这正是这条道路带给世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伦理学角度探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时代背景、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以期在公祭活动中还原历史公正,激发民族自觉、民族自信,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联合国际社会进步力量,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6,(12)
正《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奠先辈,牢记历史,凝聚共识,在国人眼里,具有和居安思危、整军经武、奋起反击侵略者同样重要的意义。为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侵华期间遭到杀戮的死难者,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同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和平发展;而中国梦的实现,又将进一步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推动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同繁荣。和平发展道路既是中国内外发展战略的综合统一,又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及和合思想的实践与传承。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5.
正二战以后,主要参战国政府和许多国际组织大多都设立了纪念日或哀悼日。用国家公祭仪式来祭奠死难者,牢记和平背后之巨大牺牲,形成国家、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成为一项国际惯例。2014年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2014年  相似文献   

16.
正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1周年,也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南京上空响起防空警报声,现场的社会各界代表,向南京大屠杀死难  相似文献   

17.
卷首     
《协商论坛》2011,(10):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中国人民付出艰辛努力、作出巨大牺牲,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8.
庄聪生 《中国发展》2007,7(2):6-10,27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途径,是巩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然要求,是抵御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可以形象地概括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方向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驾驶员”,人民群众广泛积极的参与是强大的“发动机”,作为载体的三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红旗车”,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两条“快车道”,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安全运行的“交通规则”,目标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条政治发展道路具有显著的特点:既能广泛发扬民主又能实现高度集中,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富有效率,既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意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实;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使这条道路越走越活;推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使这条道路越走越稳。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人民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沿着这一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走出的新路,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道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新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国人民探索和发展,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中国道路在实践中取得巨大的成功,还在于其具有探索科学发展、注重和谐发展、追求和平发展的鲜明实践特色,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基础上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它的生成有着多元的历史缘起。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历史、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都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是在多维历史透视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