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邻里一家亲     
王伟东 《现代领导》2014,(10):52-53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相邻而居本来就是一种难得的缘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打记事起.就常听父母将“好邻居赛金宝”这句农村人常说的俗语挂在嘴边。事实上,父亲母亲和左邻右舍相处真的如亲人一般,其乐融融!小时候,活泼好动的我.最喜欢到邻居家串门。无论是到大伯家还是到大婶家,我都跟在自家一般自由.甚至享受到比在家更好的“待遇”。  相似文献   

2.
北京的冬天:往事和现实本刊记者周幼马冰天雪地的胡同秦威画又到冬天了!在北京住了46年,“幼马”变成了“老马”,象许多“上了岁数”的人一样,我也常常会“触景生情”,回忆往事。1948年,5岁的我来到了北平(当时北京的名字)。正值冬季,一切是灰暗的。就连...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保安员可比我们那时幸福多了,不用受培训之‘苦’,来了就能上岗。”济南某保安服务公司的部门经理老马笑着对记者说。老马在18年前加入保安队伍,从一名基层保安员一直干到现在部门经理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再说于是之     
童道明 《北京观察》1999,(11):60-61
王利发是于是之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角色。这个角色给他带来了全国性的乃至世界性的声誉。当我们确认《茶馆》是最能体现北京人艺艺术精神的代表之作,在我们的意识里,主演王掌柜的于是之,便和写这出戏的老舍,导这出戏的焦菊隐像“三驾马车”似地幻化成了一个整体。但于是之本人似乎更眷念《骆驼祥子》里的老马。有一次我问老于他自己以为演过的哪个角色最为满意,他说是老马。又有一次我请老于谈老马一角的成功奥秘。他笑笑说:“我把假的演真了”。“真实”是于是之表演艺术的基石。而“真实”离不开生活,或者更直截了当地说,离不开于是之对于生活、对于生活中的人的情感体验。在说到老马的“心象”的孕育时,于是之总要说起早年他住过的那个杂院和杂院里的那位拉洋车的老郝叔。讲得最动情的,是他那篇散文《幼学记事>——“老郝叔又早已作古。他无碑、无墓,所有的辛苦都化为汗水,洒在马路和胡同的土地上,即刻也就化为乌  相似文献   

5.
胡玥 《人民公安》2006,(11):24-25
在丹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警察与老马的故事,只是我听到的无数的故事中最普通的一例。使我感动的,不是他们为老马以及像老马一样的许多人做了什么,而是他们在执法的过程中为老马们想了什么!我记得,当我提出想见见老马和老马的儿子时,贾润泽、李进雄和李兴松脸上立  相似文献   

6.
“朋友算个啥!”在钢铁场工作的老马说话就像火炉的通条,直来直去。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于所谓“朋友”的愤懑之情,这让一旁一直以老马好友自居的青工小李显得有点难堪,只好嘿嘿地陪着干笑。老马的矛头当然不是对着小李的。他所要发作的对象是另一个“朋友”,那家伙上个月酒酣耳热之际借了他将近两万元,不过现在好象已经从北京这块地面上蒸发掉了。同时遭骗的还有另外两个朋友,一个损失一万多,一个也损失两万。 “朋友算个啥!”老马再度骂了一句,小李的脸色又是一阵红白变幻。 老马的愤怒自有他的道理。毕竟一个月才拿一千出头,老婆…  相似文献   

7.
赵有伦 《黄埔》2009,(1):40-40
这是大伯日记中的一篇自励文。大伯赵正伦,1918年生,1937年入黄埔十四期,1939年毕业后分在成茂司管区,后考入重庆外事训练班。1941年6月,大伯在日军飞机轰炸重庆中牺牲,年仅23岁。在这篇大伯遗留的“自励”文前,大伯写道“国难方殷,外侮不已。余感青年责任重大,爱作文字一段自励”。  相似文献   

8.
从记事起,第一次在脑海里留下记忆的人民警察,是《今天我休息》中的马天民。这老马一天到晚笑嘻嘻的,做的全是些不为人注意,却是人人都会遇到的普普通通的小事。由仲星火扮演的这个马天民,就这样不可抗拒地走进了我的心间,占据了心灵一大块面积。到学校里读书,老师讲唐诗春雨润物细无声时,不知道其他同学作何联想,我是实实在在把“春雨润物”和马天民做好事作了番类比的。  相似文献   

9.
“那时,我很惨,要不是左局长帮我,不知道我还会不会再次走上邪路。”凤城市一家企业负责人老马告诉记者。老马口中的左局长就是凤城市公安局凤山分局局长左秀林。这也是记者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唯一一名以帮教回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为重点工作的基层公安分局局长。  相似文献   

10.
石庙乡乡政府大院看门的老头姓马,来自乡下,院里的人都叫他老马。老马大约六十多岁,他热情随和,对进出大院的人都笑脸相迎,不时还帮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如托个口信、给自行车打气、转交件东西什么的。日子久了,人们从他的口中知道,他的老伴把儿子生下后就撒手西去,他既当娘又当爹地把儿子带大,从小学供到了大学……每当提及儿子,老马就一脸的灿烂,用他的话说,儿子现在混得人模狗样了。若你进一步问及他的儿子在哪里工作,如何出息时,老马则神秘地笑笑,岔开了话题。石庙乡比较偏僻,是个穷乡。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因此,常有人来乡里找…  相似文献   

11.
交警老马刚接了班就下开了雨。这时候天也黑了,老马离家前吃了块月饼。明天是八月十五,老伴说吃块月饼吉祥。其实他不爱吃月饼,甜腻腻的。他特别讨厌这种味道。他想想还是硬着头皮吃着那块月饼。临出门,老伴又特别叮咛他一句:记着明天是儿子结婚的日子。他应了一句:知道了!他边走边吃,急着去接小王的班。咽下了最后一口月饼,也到了岗台。老马对小王说:你走吧,回家去过节吧,媳妇都等急了。小王哎了一声说:“马哥你得辛苦一阵子了……”没等小王说完,老马就接过了茬说:贫嘴!  相似文献   

12.
种养梦     
正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打好"组合拳"。2017年1月26日晴今天上午,我到村里走了走,看了看:老马圆梦种养农民合作社的羊舍里,300多只黑山羊生长健壮;农田里的玉米、南瓜、地瓜长势都不错,青翠中孕育着农民增收的希望……看来今年又该是个丰收年,老马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2015年8月,我刚到老马村时,这里的荒芜和贫穷让我震惊。这个位于东方市大田镇的山村,清澈的叉河从村边蜿蜒流过,村里土地肥沃,人均土地多达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东方老外”的忧虑(埃及)侯赛因我们国家有句俗语:士居一地四十日,便成那里一居民。我到中国已经两年,因此可以说是半个北京人加半个开罗人。两年前刚到北京时,对北京的了解几近于零,所以“下车伊始”,就以我独特的方法,去了解北京,了解中国人。我想,了解...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我大伯从台湾回成都探亲,提出想在成都定居的意愿。大伯原在台湾军队服役,现已退休,至今孤身一人,退休后每月有一定养老金。而我爷爷(大伯的生父)尚健在,居住成都。请问我大伯可以申请在成都定居吗?定居手续该如何办理?  相似文献   

15.
新治家格言     
木林森 《辽宁人大》2008,(11):46-46
老马是机父里的老“行政”,大家当面喊他“老处长”,背后叫他“老古董”。老马其实不是处长,只是他干于亍政后勤多年了,始终一副老嘀筋,今天唠叨张三水龙头没关严,明天责备李四没随手关上走廊灯,见啥管啥,比个处长还操心,所以大家叫他“老……”。  相似文献   

16.
刘镇 《当代广西》2011,(21):41-41
"老刘,明天叫上几个人,帮我办好元山垌的那两亩水田。""可以,一个人工一天60元,中午管饭,你看这个价格如何?"家住灵山县陆屋镇申安村的梁大伯,一大早就给该村"田保姆"的"头"刘在光打电话,联  相似文献   

17.
周文辉 《台声》2001,(6):44-45
“亲不亲,故乡人。我几十年在台湾,做梦都是故乡的一树一木、一丘一壑的熟悉环境。我到美国看望女儿,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就自豪地回答:我是中国人。” 4月 19日,回故乡莆田省亲的台湾文化大学教授吴东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吴教授老家在莆田县西天尾镇东星村, 1946年在家乡项青中学初中毕业,即随表兄到台湾谋生。当记者问他初中文化怎么当上教授的?吴教授感叹地说:“离开父母,才知父母的恩情。我 17岁到台湾,假如自己稍不努力,就一事无成。我先在财政部门当雇员,抄抄写写,什么都干,看到别人文化比我高,我就发奋…  相似文献   

18.
胡玥 《人民公安》2006,(11):18-23
2006年4月底,我有幸跟随公安部宣传局、人事训练局和治安管理局联合组成的工作考察组赴丹东采访。在丹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警察与老马的故事,只是我听到的无数的故事中最普通的一例。使我感动的,不是他们为老马以及像老马一样的许多人做了什么,而是他们在执法的过程中为老马们想了什么!我想,在我们现今这个需要和谐和平发展的时代里,丹东五大队的巡警们在日常而又细碎的生活和工作中,以他们对民众最朴素最善良的情感的关怀,用心在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用心在实践着……  相似文献   

19.
今年56岁的安乡县编委干部马生之,人们都亲切地称他“老马”。他参加工作30多年来,处处冲锋在前,事事严于律己,曾2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4次被评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最近他又被常德市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同志们感慨地说:“老马真是一匹只知奔跑不图索取的‘好马’!” 使劲拉车不知累 老马参加工作后先后在公社管委会、卫生院、县编制委员会等8个单位工作过,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只要  相似文献   

20.
一个残疾人的胸怀姚振军,王学新,游车伟他姓马,大家都称他“老马”。正是这匹残疾的“老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闯出了一条回汉人民共同致富的道路,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咂舌的奇迹。他就是94年上缴税金104万元,上下肢均残疾的回族农民企业家,新安县铁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