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学者称鹤山先生,谥曰文靖,后称魏文靖公。南宋邛州蒲江(今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人。其易学著作有《周易集义》六十四卷、《周易要义》十卷。此外,还有《易举隅》、《观物经世说》(已佚)。《周易集义》又名《易集义》、《大易集义》,系魏了翁裒萃周、程、张、邵、杨、游、胡、二朱、二吕诸儒易说而成,成书宋末,清《四库全书》未收入。本文从该书的成书、刊刻、流传以及今存善本现状进行逐一考察,以求恢复该书原貌。  相似文献   

2.
郭齐 《湖湘论坛》2014,(2):90-99
《大唐郊祀录》十卷,卷末一卷,附录一卷,唐王泾撰。该书为中国古代礼学史上较早的礼制专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宋代以来被各种文献广泛征引。然而由于流传不广,稀见晚出,以致未被《四库全书》所收录,因而不为学界熟知。因而对该书作者、内容体例、成书年代、版本流传、文献价值等的系统探讨,突显其在古代礼学史研究及文献校勘辑佚方面的重要作用,意义深远,亟望学界进行全面深入的整理。  相似文献   

3.
刘杰 《前沿》2014,(3):191-192
宋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是黎靖德汇编《朱子语类》成书之前的“语录”本,在朱子“语录”到“语类”的成书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书目前为孤本,残存七卷,学界关注较少。笔者细读之后发现中华书局点校本《朱子语类》存在若干文字讹误,值得商榷。现将有疑误的地方,略加考订,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李小成 《求索》2013,(6):130-132
作为先秦文学代表的楚辞内容丰富.给后世提供了各方面的写作素材。其中类书《艺文类聚》就从各个角度广泛地征引了楚辞,由于该书编撰、成书年代较早。与宋以后的版本比起来,有着一定的文献学价值。对人们校勘楚辞有参考作用。所以就后世流行的《楚辞章句补注》与所引之《艺文类聚》相比较,可见唐抄本与宋刊本之异同。  相似文献   

5.
许作海  张庆君 《传承》2009,(24):100-101
由于明朝自身政治腐败,以及军事策略和相关民族、贸易政策的不当,造成明朝中后期严重的北部边防危机。在此背景下,分析《皇明九边考》的成书原因和内容,进而探讨该书的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6.
朱文亮 《求索》2014,(5):154-157
黄兴《和谭人凤》一诗流传甚广,版本众多,学界熟知的《黄兴集》所载版本实为该书编者添改而成,真实内容应以黄兴书赠陈家鼎版本为准。此诗可反映辛亥革命时期黄兴战略思想重大转变的具体时间,参照黄兴所留墨宝,其创作时间应为1911年武昌起义前夕的10月3日。  相似文献   

7.
张素霞 《前沿》2005,(7):219-221
本文对宋代私家书目的代表作《郡斋读书志》的作者、版本流传、编制体例等进行了全面的考析,肯定了该书在我国的目录学、分类学、版本学及文献典籍的保存上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刘群栋 《求索》2010,(4):162-164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自《文选》成书以来,对《文选》的研究代不乏人。隋唐时期,是《文选》研究的繁盛期,研究《文选》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文选》学"。清代,《文选》研究出现了第二次高潮。"五四"以后,《文选》学衰落。以1988年第一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为契机,《文选》研究再次活跃起来。近20年来,《文选》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正在形成第三次高潮。当前的《文选》研究主要集中在《文选》的编纂背景、《文选》的编纂者、《文选》的编纂及成书时间、《文选》的选本来源以及《文选》的文体分类等五大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宋太宗、宋真宗时期各种因素和资料的考证,证明《太平广记》是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开始编撰,最终成书于宋真宗时期。  相似文献   

10.
湖南慈利出土楚简内容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铮 《求索》2007,(6):212-213
湖南慈利出土楚简释文的整理者认为慈利楚简既可以和传世的文献如《国语.吴语》、《逸周书.大武》等对勘,又可能是《管子》、《宁越子》等书的佚文或者是古佚书。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通过将《商君书》、《吕氏春秋》两部先秦时期的著作对比以及对《左传》、《国语》成书、性质的讨论,认为其内容不是象整理者定义为某些篇章与《国语.吴语》、《逸周书.大武》相类似,或是《管子》、《宁越子》等书的佚文或者是古佚书,而是《汉书.艺文志》所记《铎氏微》。  相似文献   

11.
吕天成《曲品》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品评批评之作。它的成书有深刻的客观原因和微妙的主观因素。明代传奇作品的繁荣、受众及戏曲学习者的迫切需要和我国古代戏曲理论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等因素是《曲品》能够成书的客观原因。吕天成本人嗜好戏曲,有良好的戏曲理论修养,有宽容的批评心态,并乐于向戏曲界前辈与朋友学习与交流,这是《曲品》能够成书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2.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构成。《易经》大约成书于殷末周初。距今三千多年。《易传》是对03经》的解释.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相距七八百年。《易经》起始于古代占筮.实质上是一部哲学和应用相结合的著作,是一部探索人生与社会的奇书.是中国古代经典之首。经典的作用和价值。叶圣陶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说:“经典训练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既不能数典忘祖,将《易经》束之高阁,或是斥之为封建迷信,弃之如敝屣:也不能将它庸俗化,当作装神弄鬼、  相似文献   

13.
《集韵》、《类篇》是宋代官修的韵书与字书,两书之所以能够成书于宋初,与宋代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初年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国君重视文教事业,科举大兴,出版技术成熟,校勘事业繁荣,儒学复兴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促成两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曲金良 《新东方》2014,(6):8-15
东晋高僧法显(337-422)的《法显传》(《佛国记》)成书之前,中外尚未有任何亲历南海—印度洋航线的实况文字流传下来,法显的《法显传》是第一部。它记录了法显399年西出长安到印度求法,离开印度渡海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爪哇(今苏门答腊岛)等地,直至412年从中国青岛登岸的历程(399-412)。其记载的是在印度洋沿岸和印度洋—南中国海上的经历及所见所闻,当时的中外政治关系、海上贸易、采珠生活、宗教信仰、季风利用、天文航海、船舶技术与水平、洋面海盗状况等内容,对今天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孙鹏 《长江论坛》2014,(1):84-87
《玄元明真》是民国时期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的文书,该书主张三教合流,具有民间宗教性质。据传是至圣孔子灵光临凡所作,主要谈论宇宙的生成过程,人类的诞生及其使命,号召民众在风云变幻的民国乱世学习古圣先贤,重信守义,领会三教至理,发扬忠孝仁义精神,兼修佛道二教明心见性、返璞归真功夫,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使命。  相似文献   

16.
赵璐 《前沿》2011,(24):214-216
《三国演义》的成书是广泛吸取民间传闻、说唱故事、戏曲题材以及史传内容的成果。在数百年的版本演变过程中,经过不同创作者的改订,其文体演变的轨迹清晰可循。从文体学的角度考察它成书过程出现的体式及其具体生成过程中主体精神结构的演变,将会促进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三国演义》的创作意蕴。  相似文献   

17.
王小波 《前沿》2008,(8):116-118
《法律选编》是中期拜占庭帝国编纂的一部重要法典,它引入了基督教的许多观念,客观而实用,在晚期拜占庭和近代东正教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罗得海洋法》、《士兵法》和《农业法》是该时期编纂的另外三部希腊文法典,分别调整海商、军事、农业法律关系,在中世纪的拜占庭乃至周边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流传甚广。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伦理”二字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理”(这一概念系作者2004年提出),  相似文献   

19.
《焦氏易林》是一部对《易》卦的演弈之作,是研治《易》学、汉代文献、文化的一部重要典籍。李昊的新著《焦氏易林研究》从文献学、语言学、文化学的角度,运用传统学术实证方法,结合现代学术统计学论证的方法,在长达十年的时间中,对该书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填补该项空白的力作。而且,该书十分重视数据资料与统计分析,借助统计图表与表格分析的科学方法来得出结论,为"纸上"和"地下"文献材料都很匮乏的中古文史研究树立了良好的研究典范。  相似文献   

20.
由于明朝自身政治腐败,以及军事策略和相关民族、贸易政策的不当,造成明朝中后期严重的北部边防危机.在此背景下,分析<皇明九边考>的成书原因和内容,进而探讨该书的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