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5年5月,当福建省宁德市石后乡的人们,听说市委给他们派了个女乡长时,纷纷议论说:唉,穷地方怎么还来了个女乡长?听到这些话,已有4年多乡镇工作经验的蓝秀珍深深地理解乡亲们渴望脱贫致富的迫切心情。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象当初帮助飞鸾镇的家家户户大都实现“三亩林、二亩果、一亩茶”一样,全心全意地为石后的人民办一些好事、实事,让他们早日过上好日子。那是1991年秋,组织上任命蓝秀珍为宁德市飞鸾镇党委委员,这一下子打破了她宁静的生活。当时蓝秀珍在市政协工作,儿子才2岁,多镇工作又不熟悉。但是党组织的信任,使蓝秀珍…  相似文献   

2.
初见吴秀珍,很容易把她和“家庭妇女”联在一起。她今年47岁,中等个头,简朴装束,齐耳短发,讲话慢条斯理,带有家乡口腔的语气中,似乎还流露出些许小家子气。笑起来的时候,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线。与人论理说到激动处,眼泪也会结伴而来。“锅勺妇女”总是这样的。但看她的工作业绩,你会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3.
阳朔县有一位65岁的农妇,大家都亲切地称她“月亮妈妈”。她只上过3年小学,却能用英、法、德、日等12门外国语言为老外当导游;她已五上央视节目;疯犴英语创始人李阳曾称誉她为“全世界最棒的导游”。这位农妇就是高田镇历村的徐秀珍,她已当了15年的导游,主要客人是外国人。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位谦和、善良、秀丽的畲家女儿。她就是党的十五大代表、全国10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之一宁德市石后乡女乡长蓝秀珍。“我好像是个‘挑夫’”一个扎根基层七个春秋的女干部,一个带着孩子忘我工作的女人,我们了解了她成长的足迹,才懂得荣誉后面的艰辛。“我好...  相似文献   

5.
眼的她,是一位谈吐稳健、性格豪爽、衣着平常、始终乐观、豁达,对人真诚微笑的女性。但谁能想到曾患癌症的她,在强手如林,大力拓展旅游业的上海滩上,开办了一家涉外“心愿茶艺苑”。在她身上,人们看到了下岗女工自强不息,敢于创业的缩影。她,就是上海进出口工艺品公司的下岗女职工,现任上海“心愿茶艺苑”总经理杨小凤。  相似文献   

6.
干红“半边天”──记安徽省萧县妇联主席张秀珍陈一丹县妇联主席,没谁把她看成多大的官,可她却着了魔似地玩命地干。虽说只有4,5个人的县妇联,却干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人们说,张秀珍,是个人物!1996年,是萧县妇联大丰收的一年.12个奖励和荣誉像12朵...  相似文献   

7.
尤拉 《今日上海》2011,(2):50-52
张爱玲的足迹在今天的上海依然清晰可辨。一切关于她的零碎都成了上海人的生财之道,每个细节甚至干连她喜欢吃的小菜点心都变成了一部厚厚的书,铺陈在上海街头,令70后80后的“张迷”们嚼了又嚼,品了又品。  相似文献   

8.
品读张爱玲     
品读张爱玲。让人最为她叹惜的便是她的情感遭遇。 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她果然年纪轻轻就走红了,不知这是她的大幸还是不幸。她的走红使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子慕名专程拜访了她,他就是当时汪伪政府的高官、《中华日报》的主笔胡兰成。性情孤僻的张爱玲让他吃了闭门羹,但她次日又礼貌地回访了当时大名鼎鼎的他。有人说他们的相遇成就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我却觉得那是一场不幸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我在人海中寻觅,脑子里印着总编交待的几个概念“成功”、“漂亮”、“职业”(并非在演艺界)、“时代感”、力度…… 站在人民大会堂正门的入口处,近3000名全国劳动模范沿着台阶缓缓而上。我在寻找一个人寻找一个亮点。我的眼睛突然在一处定格——就是她!真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于是一位上海航空公司的“空嫂”吴尔愉成了成功女人风采栏目第四位主人公。  相似文献   

10.
严骏 《民主与法制》2014,(22):48-50
你相信吗?一位女士到法院起诉要求与先生离婚,却被法院告知十年前在另外一个法院自己已经“被离婚”。完全蒙在鼓里的她尽管与先生聚少离多甚至是不见面。但她认为自己还是他的人。那个“他”,其实不是一般人,而是国内闻名的“钢铁大王”,是腰缠万贯的巨贾富翁。结发妻子何故“被离婚”?当事人何故成了“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1.
近日来,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33岁的浙江人闻小姐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上海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月收入6000元。虽然在上海结了婚,买了房,但总觉得生活太压抑。于是,她毅然辞去工作,与丈夫一起移居成都。白天在社区里参加公益活动,晚上就去闹市区“摆地摊”,卖些饰品、围巾、衣物等小玩意。当有记者找到这样一位“另类”白领时,她告诉记者,哪怕亲戚朋友都表示不可理解,自己却从来没有后悔:“因为我找回了自己,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尤拉 《今日上海》2014,(4):52-54
在上海,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冒着“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的风险,在业余时间,背着长枪短炮,不知疲倦地出没于都市丛林,寻找最佳拍摄地。于是,从老厂房脱胎换骨而来的创意园区就成了他们的最爱,人少、景美、还免费!  相似文献   

13.
“快要冻僵的时候,她擦亮了手里的火柴。亮光中,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炉、丰盛的圣诞大餐……”在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主人公的凄楚遭遇令人心酸。今天,在上海繁华之地徐家汇,也有一位年轻女孩卖起了火柴,不同的是,她竟把火柴卖成了艺术品,并把这个不起眼的行当做得风生水起!不仅满足了都市人追求“复古时尚”的需求,还用一团团怀旧的火焰点燃了财富梦,从中掘金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4.
廿年前某天,在浙东象山县沿海一家乡镇农具修理厂,来了两位上海客人,找到该厂的厂长张家章。一位是上海江南造船厂的,另一位是上海船舶研究所的。“他们来干什么?”张家章感到奇怪。两位客人从包里拿出一块海绵样的东西,问:“张厂长,你愿不愿意生产这个?”张家章接过手来,捏了捏,问:“这是什么东西?”客人答:“这是耐火材料,用在造船防火、隔热、保温……”。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麦子,是位大学老师,她常常这样打趣:每次量体重,轻了就对自己说:瘦了;重了就对自己说:胸部大了。耳濡目染了她的智慧,她教的学生也个个出落得颇具慧根。她常常教导说,也许成功要有条件,幸福则无条件。她的一个学生的QQ签名本是“事在人为”,考前一周改为“一切随缘”,考试结束后成了“重在参与”。  相似文献   

16.
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开埠的口岸,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上的重镇,“海派”中国画的辉煌和现代美术教育的兴起从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印证了上海近现代美术承前启后的地位。从1996年起,“上海美术双年展”和“上海艺术博览会”这两个大型国际性展览诞生,标志着这座城市在文化交流上积极主动的雄心。而一批新锐的上海青年艺术家们也为上海的艺术创作和繁荣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活力。“上海新视觉”1999年年末在上海开幕的“上海艺术博览会”期间举办了“上海新视觉”展中的20位艺术家就是这样一批人。他们风格流派不同,气质性…  相似文献   

17.
“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更贴近自然,他们对自然的理解,或许比我们更深刻”。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绿家园志愿者”创始人汪永晨在参加“北极曙光号”科学考察行程中,一位名叫格劳瑞斯的爱斯基摩人给她留下的美好印象。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参会人数问题,我国学界是没有疑义的,那就是有15人参加了,其中中国人13名,外国人两名。疑义只在于正式代表究竟是“12人”还是“13人”?1991年8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胡绳同志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一书指出:“参加党的一大的有来自七个地方的53名党员的12名代表,他们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  相似文献   

19.
刘佳 《民主与法制》2011,(30):62-65
刘佳:大家好!这里是《民主与法制·财经评论》。本期的“律界达人”栏目我们采访的是上海律师界一位著名女律师,她曾经是一位记者,后又当了律师,她是上海女律师联谊会的副会长。除此之外,她有一个很特别的爱好:歌唱,加入合口昌团上台演出。她唱出了律师圈,唱出了上海滩,唱出了国门,更唱出了一个律师的人生快乐。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6日上午10时左右,俄罗斯客商埃立克和一位朋友从宁波开元大酒店出发,准备到汽车南站乘坐高速大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华交会”。由于行李太多,埃立克把两只随身携带的皮包放在出租车前排副驾驶座上。车到汽车南站,两人没拿前面的两只包便下了车。等到他们想到找包,出租车已经离开。因为埃立克先生没有要求司机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