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家财政支农投入大幅增加,如何让有限的支农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东阳市在实践中总结的“整合预算内外所有支农资金,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建立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资金拨付机制;严把‘四道关口’,实行全程监督”的经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财政增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样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秦嵩 《求索》2008,(10):24-25
财政支农和农业贷款是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对农业投入的两大主要途径,两者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本文拟通过山东省的相关数据对财政支农和农业贷款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我国当前的农业政策中,财政支农比金融贷款更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而且金融贷款与财政支农之间具有显性的依存关系,即政府对于农业的政策性投入多寡会影响金融机构对于农业的贷款数量。据此,我们认为,有理有节地实施财政支农仍然是当前发展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政策,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正确引导金融机构,以促进金融贷款更多的向农业发展倾斜。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逐渐感受到气候变化对生存环境安全的威胁。农业部门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部门,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持农业持续高产稳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议财政支农聚焦气候智慧型农业,强化适应气候变化的财政支农顶层设计,研究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财政支农试点方案,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和巨灾保险体系,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科技能力,支持构建农业多品种市场政策模拟系统等。  相似文献   

4.
胡亦琴 《湖湘论坛》2003,16(2):72-73
农业发展与政府支持是分不开的 ,世界各国概莫能外。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与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目标取向 ,WTO对各国政府支持农业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减少和消除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价格补贴的做法 ,降低粮食等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关税壁垒和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 ,造就各国粮食等农产品之间平等竞争的外部条件。政府对农业的支持 ,被纳入了世贸组织规则的框架体系之内 ,主要通过实施“绿箱政策” ,即利用科技教育、信息服务、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 ,同时利用既有严格限制但又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的“黄箱政策” ,从多方面实施政府对农业…  相似文献   

5.
财政支农两千亿农民受益毛毛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健  牛纪伟  段羡菊 《半月谈》2004,(10):50-53
记者最近调研时发现,作为政府对农业扶持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每年全国的财政支农投资规模在2000多亿元。但由于支出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率很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中有70%左右用在了农业行政事业单位上,而没有用于农业生产本身。  相似文献   

6.
罗辉 《政策》2004,(3):14-15
财政支农是政府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履行支农职责,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财政资金和财政管理等手段,全面落实财政支农投入政策,不断优化支农支出结构,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在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的一年,我们将根据省委、省政府针对“三农”工作所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履行财政支农职责,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采用VECM模型和岭回归等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1978—2012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从规模影响上看,尽管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当期效应未显现,但之后逐期递增的长期促进效应显著。从结构影响上看,各项财政支农支出均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正向作用,其中科技三项经费的贡献最大,基本建设费次之,生产及事业费、农业救济费的贡献较小。主要政策含义在于,增大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发挥财政杠杆效应,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人大论坛》2008,(5):44-44
财政部4月8日明确了今明两年全国财政支农工作的七大重点任务,强调财政部门要继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财政部8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全国农业财政工作会议,部署了今明两年财政支农丁作的七大重点任务:一是进一步落实“反哺农业”的方针政策,深化“三农”投入机制创新;二是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三是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四是创新机制体制性措施,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五是支持推进农村改革,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六是牢固树立新的理财观念,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七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财政支农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振海 《湖湘论坛》2013,(4):38-40,108
湖南省石门县地处湘西北,属于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现行财政支农政策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存在配套压力大、资金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一是尽量减少对县级基层单位的配套要求;二是调整完善支农资金支出结构;三是改革完善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财税支持政策的措施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中,实施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与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对农业收入的直接和间接财政补贴、农业信贷补贴、农业保险补贴、农业科技投入补贴及农业税收优惠政策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该政策实施的正面效果及负面影响进行了评价。其中,正面效果主要有:推动了各发达国家农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和稳定了各国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各国农产品的出口;推动了各国农业科技的发展等;负面影响主要有:导致农产品市场供求的失真,带来农产品生产的盲目和不稳定性;造成国际贸易摩擦与不平等竞争的加剧等。  相似文献   

11.
社情民意     
《乡音》2012,(3):24-24
惠农补贴政策亟须完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支农力度越来越大,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但随着财政涉农补贴项目的增多,涉及部门、中间环节越来越多,各种补贴项目多头管理,存在着发放漏洞和问题隐患。为此建议:一是建立上下统一的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建立我国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体系,从目标和指标的确立,到运用计量经济的VAR模型进行绩效指标的分析,最后对绩效评价体系结果的导出,得出的结果是:在我国现存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效用最大,农业科技虽有较大潜力,但现时效果仍不明显;加强对支援农村生产资金管理力度,加大农村救济费的支出,才能从整体上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相似文献   

13.
杨石明 《政策》2013,(9):60-6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弱质产业,公共财政必须对其提供特别的支持。统计显示,农业GDP与农业财政支出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农业GDP增长率与农业财政支出增长率基本同步,且前者总是大于后者,呈现"杠杆效应"。如何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在支持农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一、当前财政支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论国外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为此,世界上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纷纷采取措施实施政策支持,其中对农业实行财政税收政策支持是其农业政策支持的核心。长期以来,美国、日本、欧共体等国家对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在推动农业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财政支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基础,有效的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民增收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的投资现状,就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财政支农投资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黄晓平 《群众》2008,(12):9-10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执行中央和省支持“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放在财政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支农投入,完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创新财政支农惠农体制机制,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整个财政支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从村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公民社会本质上是走向平等、民主和法治的社会,推动村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最为直接的力量是渗透着宪法精神的民主财政和法治财政。引导农村走向公民社会的财政对策是:推进农村财政改革,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推进乡村民主建设步伐;积极推行财政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重要启事     
《公安研究》2009,(3):96-96
彭克强在《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撰文认为,依据1987年至2006年时序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改革以来,政府扶持“三农”的财政与金融手段均陷入困境,财政支农效率低下与金融支农积极性不高并存且互为表里;而财政与金融彼此割裂地单干式支农是二者均陷于困境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为提升财政、金融支农能力,就必须以整合观为指导,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在支农上的比较优势,以强化支农资金的政策功能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城乡差距并没有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缩小反而出现持续扩大的变化,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是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通过利用1997—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城乡产值差距来看,在城市偏向的财政体制下,经济建设支出与民生支出的交互项符号为正,这说明了它们与城乡差距呈正相关;第二,从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来看,经济建设支出与民生支出的城市化偏向是扩大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因为两者的交互项符号都为正,而且在统计上很显著;第三,作为农村发展的专项资金,财政支农与城乡差距呈负相关,这说明它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所以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0.
《时事报告》2006,(4):8-9
1月6日,财政部农业司司长赵鸣骥明确表示,“十一五”时期将突出创新支农机制、加强政策研究、规范资金管理三项工作重点,大力推进财政支农工作。2006年要切实抓好六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