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既是基于我国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形成的科学研判,更是对主动把握新科技革命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和机制,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任重道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结合我国实际,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构建中国的管理会计体系,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趋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进科技评价奖励制度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要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推进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意见提出,改革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公开提名、科学评议、实践检验、公信度高的科技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到2020年的未来六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中之重是在建设法治中国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首都,牵一发而动全身。2014年2月习总书记考察北京工作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事关首都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社相邀专家编委,就北京的发展和未来畅所欲言。首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价值导向。首都,代表着一个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我们要建设和管理好首都。  相似文献   

6.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治理中。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基于这一精神,各级党政部门试图通过“重心下移,减负增效”的方式增强基层治理效能。2020年4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并从推进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推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和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更加开放化;推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社会治理更加有序化;推进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更加科学化等六个方面指明了今后加快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8.
视野     
科技向善造福人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这是继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成立之后,我国科技伦理治理的又一标志性事件,表明我国科技伦理治理的顶层设计和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对于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分"两步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战略。信用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10.
谭桔华 《湖湘论坛》2020,33(3):70-78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集中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上。国家治理体系包括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三个重要的次级体系。其中,政府治理居于首位。2019年岁末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的一次大考,暴露出我国政府治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要整合职能,实现有效政府目标;理顺关系,提高行政效能;完善行政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国家组织结构法定化,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对外籍流动人口的有效治理,事关我国边疆社会发展与长治久安,这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边境地区治理进程中的实践要求,也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集中体现。综合来看,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实现针对云南边境地区外籍流动人口治理的有效性,可以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把握。从空间维度来看,要立足于地缘政治格局嫂变的视野进行考量;从法治和管理维度来看,应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从主体维度来看,要充分整合政府、市场、社会与周边国家等治理主体的能动作用;从客体维度来看,要积极实现对治理对象的人文关怀保障;从价值维度来看,须注重治边与睦边二者理念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杨海坤 《人权》2014,(3):40-43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这是顺应当前世界发展与改革潮流,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伟大举措。它与我们要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息息相关。没有“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等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理论标志。实现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举措,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简称《意见》)是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时刻,为保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出台的纲领性文件,其颁行标志着我国科技伦理治理翻开了重大历史新篇章。《意见》将引领我国科技伦理治理迈入体系化、现代化新阶段。在科技创新持续加速和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未来,科技伦理在治理的内容、边界和手段等方面将面临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在科技伦理治理方面进行体系化的设计和前瞻性的布局。  相似文献   

15.
黄南 《群众》2020,(7):31-32
经济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证明了我国经济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更加显示出新经济在实现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性。新经济的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提升经济抗风险能力、提高快捷获取经济信息能力、高效配置经济资源、实现经济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提升化解公共危机效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社会正处在从农业文明到信息文明的转型阶段。这对国家应急管理的决策过程、执行效果和监督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亟待通过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和个性化治理,以科技手段打破“事后应对”和“忙于应付”的被动治理模式,增强事先预警和风险排除能力,以科技支撑赋能公共危机治理。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为实现应急管理常态化,重构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应急管理机构职能优化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的概念,并提上了国家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这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创新,极大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紧紧围绕"举措,明确指出了加快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朝着这个目标方向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9.
刘泓 《政协天地》2014,(9):34-36
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与文明层级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伴随着国家现代化的总体进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一项战略性任务。而要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就是要落实党的执政能力、国家机构的履职能力和人民群众依法管理的能力及其三者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党内民主、社会民主和社会自治进程的有机协调和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重要形式的人民政协,其履职能力现代化,显然是构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要议题,全会报告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这表明,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坚持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