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时下鲜有听见人们议论国民性问题之际,《探索与争鸣》1997年12期发表的《陈独秀“改造国民性”的主张是正确的》一文,打破了许多年的沉寂,重新提起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旧话题。港京理抢融舒了国民者极性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民性问题。什么是国民性?最权威的《辞海》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均未收入这个词条,这使我们难以凭籍精英们的智慧对国民性作最直观的理解和认识。笔者认为,国民性就是国民的普遍性格或社会性格。国民的社会性格具有二重性.国民性中的闪光点我们常称之为优秀品质或传统美德,不良国民性我们常称之为弱国民性或…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严重的后果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重大制度缺陷,致力于效仿西方近代国民形象而用以改造中国国民性的"立人"思想遭到根本质疑,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结合中国的国情,陈独秀等初步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批判中国传统国民性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建构了"无产阶级新人"的崭新形象和结构,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国民性改造的几个重大问题,揭示了中国人的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3.
民俗学研究视野与现代文学国民性主题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林红 《求索》2008,(11):185-187
民俗学研究是五四文学探求“国民性”改造的重要部分,五四时期,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民俗学研究首先以学术的视角拓展了国民性研究的视野,使“国民性”反思突破了五四初期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层面而进一步延伸到民俗文化的深层,也使“国民性”改造的启蒙思考真正贴近了乡土国民的精神世界。正是民俗学视野的介入,也使得现代文学在开创之初就以乡土为文化指向而获得了启蒙与审美的双重深化,使民俗社会中符合自然人性的本真状态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国民性”改造也因此获得了可汲取的本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米华 《求索》2007,(9):128-130
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存在着国民性改造主张与民族革命要求的外在矛盾,且长期得不到解决。早年毛泽东在接受梁启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后,经历从思辨到实践层面的艰难探索,在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初步形成解决这一矛盾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5.
论辛亥革命前的国民性改造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前 ,资产阶级思想家、宣传家对国民性改造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和论述 ,并形成了一股国民性改造思潮。无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还是立宪派等 ,都对国民中存在的“奴隶的根性”、国民性的状况、国民所应具有的品质 ,以及国民性改造的目的、步骤、手段等问题 ,作了深入的剖析和探究 ,从而成为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严国军 《前沿》2011,(6):168-171
陈独秀很早就认识到文化选择与思想革命的重要与必要,这是他五四之前专注于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主要原因。由于厌弃与宪政精神相背离的党派运动,他倾心于无政党的大众自治型"国民政治"。五四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使陈独秀的政党观念发生了转变。在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上,由倡导多数优秀国民直接行动的"国民运动"转而主张社会精英分子组建新式政党以改造政党而改造政治。自此,陈独秀以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再度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努力之中。  相似文献   

7.
改造国民性不是鲁迅先给提出来,梁启超那代就发急了,写了好多文章,全国讲演好几百场,说咱国民太不行,得彻底变革了。我想这些文人全都白忙了,要论改造国民性,您瞧瞧今天,旧瓶新酒,新瓶旧酒,国民性还是那点国民性——凡事要顾面子啊,没有时间概念啊,对面生的人冷漠、遇同乡就帮忙啊……只是故事与剧情变了,角色还是那些角色,您仔细想想吧。  相似文献   

8.
金花子 《求索》2008,(11):194-196
改造“国民性”是晚清时期各种西方文明碰撞下所产生的最大思想命题,它从产生伊始就始终没有脱离开文化比较的视阂。西学背景浓厚的林语堂,早年追随五四先行者的足迹,看取西方价值观而致力于批判“国民性”以革新中国社会。三十年代以后,林语堂开始面对西方社会介绍中国文明,从中西文化的融合互补中找到了建构新的“国民性”的理想途径。而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书写,又使他的表述陷入了“自我”的尴尬与困境。  相似文献   

9.
黄健 《求索》2013,(12):144-146
20世纪初,中国新文学界确立的人本主义文学价值观体系。其本质即为以进化论为思想理论基础、以人道主义为宗旨的“人的文学”观。胡适、陈独秀强调以人的真情和社会的理性理想为文学之本:鲁迅推崇“尊个性”、“张精神”的文学主张.并以此践行健全现代人性和现代人格精神的国民性改造工程:文研会作家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坚持个体生命价值与人生终极意义的统一;创造社作家宣称,在文学“全”与“关”的表现中建构生命本体性的价值。20世纪初的这一系列文学思想主张型塑了中国人本主义文学价值观体系,为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奠定了深稳的思想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0.
袁婧 《长江论坛》2023,(4):38-45
法治思想是陈独秀思想中一个重要但相对被忽视的方面。五四运动后期,陈独秀完成了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思想转变,这在其法治思想上集中体现为由五四之前崇尚以民主、平等、自由观念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法治思想,转向五四运动之后强调“法的阶级性”“劳工专政”的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尽管受客观历史条件以及其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陈独秀的这一思想转变带有明显的不彻底性和局限性,但其法治思想中所蕴含的许多观点仍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养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术界对陈独秀的研究越来越趋向客观。对陈独秀早期思想的转变看法比较一致。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的是:五四运动后,陈独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从近年来的研究情况看,学术界基本上抛弃了以下三种观点:其一,陈独秀是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钻在革命队伍里的“蛀虫”,当然不能与马克思主义者相提并论;其二,陈独秀从来就没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依然是一个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或改良主义者;其三,当时的陈独秀开始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但没有完成这种转变,他只是具有初步共产主…  相似文献   

12.
徐军  雷婷 《长江论坛》2015,(5):16-19
陈独秀一贯主张抗日救国,但在如何抗日的具体问题上陈独秀的思想发生了两次巨大的转变。1937年8月出狱前后,陈独秀抗战思想由"打倒国民党政府"转变为"拥护国民党政府领导抗日"、由反对国共合作转变为拥护国共合作;武汉会战前后,在对抗战前途的预测上陈独秀由积极乐观转变为消极悲观、对游击队及游击战的态度由重视支持转变为轻视贬低。陈独秀抗战思想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时局动荡及陈独秀自身处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思想是贯穿陈独秀一生的主线.从高举民主、科学大旗首倡新文化运动开风气之先,到迟暮之年以病残之躯发"最后的见解"警示世人,陈独秀对民主的探索可谓殚精竭虑、无人出其右.本文就近年来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研究状况略作分析,并认为其思想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发展民主政治不乏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读书过程中,发现两个重大文化传承现象:一是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的名篇,直接脱胎于胡适的八不主义,其中又有创造性的发展;二是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是对梁启超同一命题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5.
薛涌 《同舟共进》2010,(12):12-13
在21世纪探索中国的精神现代化问题,这本身就说明了现代精神的迷失。根据我们的常识,中国的精神现代化,从立志改造国民性的鲁迅那代人就开始了。再往前,大概还可以追溯到倡导“新民说”的粱启超那一代。可是,经过了一个多世纪,我们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不仅是著名的革命家、杰出的思想家,也是优秀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独到见解,堪称中国新教育的先驱者。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有着鲜明的特征。他学贯中西,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新式教育成就了陈独秀,他的教育思想吸收了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具有自觉的继承性;面对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局面,陈独秀认为,教育对拯救民族,呼唤国民的觉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教育有着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又体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性;陈独秀的教育思想还具有突出的务实性,陈独秀明确提出教育要面向社会,强调只有实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才能为国家造就一代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柳昌清 《人民论坛》2014,(6):194-196
中国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重构公共文化。要能够形成公正的、长远的公共性共识,就必须创建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可以指导经济转型和体制创新,使其能最终完成;可以作为教材,应用于教育和普及,对改造旧的国民性、形成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民性起到长期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建国后的国民性改造思想与实践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建国后毛泽东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国民劣根性病源的揭示与改造、理想人格、国民性改造的方式选择四个方面总结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指出,它是对毛泽东本土化研究的范例,但仍应注重总体评价,从深度和广度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9.
熊思呐 《求索》2008,(4):55-56
国民性问题对于文化建设来说是一个致关重要的问题;了解国民的本质性,是塑造国民精神的前提,或者说,就是在塑造国民精神。康有为对国民性的关注贯穿其一生的理论建设活动,其对国民性问题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过程。康有为提出造成国民性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道教迷信支配民间的精神生活;2、儒学既没有支配统治者的统治意识,又没有支配民间百姓的思想意识。他提出的解决国民性问题的办法是立孔教为国教。  相似文献   

20.
林梦洁 《传承》2012,(13):12-13,15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给陈独秀心灵留下了深重的创伤,他和其他爱国者一样,决心改变中国被奴役的地位。《爱国心与自觉心》体现了陈独秀对立国、爱国问题的独特思考。陈独秀早期民族主义思想独具特色,有积极的进步的意义,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