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慈善法》基本内容201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慈善法》分总则、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信托、慈善财产、慈善服务、信息公开、促进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12章,共112条。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颁布时,社会对其抱有极大的期待和希望,《慈善法》是一个内容非常全面的法律,它包含了慈善组织法、行为法和促进法等很多内容,是慈善领域的一门基础性法律。《慈善法》的颁布实施,开启了中国民间与政府共同为社会筑底的时代。《慈善法》颁布一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制度和配套措施。促法不足以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实施一年来,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普遍增强、慈善行为日益兴盛、慈善工作稳步推进、慈善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回顾一年来发生过的新闻热点事件,我们可以感受到《慈善法》实施中取得的成果,可以看到下一步需要完善的方向。特此,我们为您筛选出十件代表性事件,带您再次感受《慈善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是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经验的宝贵结晶,是我国慈善制度建设最新最大的成果,是对民政系统和有关部门合力推进慈善工作的充分肯定。李立国部长在《求是》杂志2016年第8期上发表署名文章《努力做好慈善法实施工作》,本期特全文刊登,以飨读者。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经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出台,明确了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属于慈善活动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的出台,明确了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属于慈善活动的范畴。因此,以捐赠财产、提供服务等开展的救助自然灾害的公益活动,受到《慈善法》的规范。《慈善法》的突破创新,为灾害预防、应对处置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新的空间与可能。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16年3月1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6年3月16日(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慈善组织第三章慈善募捐第四章慈善捐赠第五章慈善信托第六章慈善财产第七章慈善服务第八章信息公开第九章促进措施第十章监督管理第十一章法律责任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全社会慈善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了慈善事业中,据《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5)》统计,我国慈善领域的年募捐额已超1000亿元人民币,但一些慈善组织信息不公开、缺乏公信力、诈捐……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法律来规范。十年砺剑破"坚冰",201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并将于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参与该法草案起草全过程的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中国减灾记者:近年来慈善事业发展迅速,您很早就开始关注慈善,全程参与了《慈善法》草案起草过程,请您谈谈该法出台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正>"成人善事,其功更倍;动人善愿,其量无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扶危济困、德行化人的传统,慈善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中国人的基因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的颁布施行更是开启了中国"善时代",推动着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慈善法》施行1年来,慈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组织有序发展,慈善信托扬帆起航,慈善监管更加规范,慈善法规日臻完善……以"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将于2016年3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后,慈善法草案(二审稿修改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慈善法草案(二审稿修改稿)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用"大慈善"的概念体现了慈善活动发展的趋势传统的慈善是"小慈善",把慈善局限为扶贫济困救灾、扶助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活动,现代慈善则把公益领域纳入到慈善事业发展的空间。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第六十条规定了慈善组织运用慈善财产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和年度管理费用具体标准,并授权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制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以外的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标准。为此,民政部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委托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对基金会、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的近5年来相关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起草了有关规定,并就此征求了专家学者和社会组织、特别是财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9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将每年的9月5日确定为"中华慈善日"。今年9月5日是我国第四个"中华慈善日",主题是"慈善聚焦脱贫攻坚,携手共创美好生活"。"中华慈善日"的设立,加强了慈善文化建设、增强了公众的慈善意识、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中华慈善日"期间,全国民政系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慈善公益活动,展现了新时代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61号《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已经2018年7月27日民政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部长黄树贤2018年8月6日第一条为规范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行为,保护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  相似文献   

14.
<正>川府发[2019]28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创新新时代慈善发展思路,完善慈善工作制度体系,加强慈善文化宣传,营造"人人可慈善、人人做慈善"的全民慈善氛围,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助医等公益慈善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慈善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具有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已满两周年。在第三个中华慈善日到来之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在分析两年来中央及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慈善法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发布了慈善法实施两周年十大进展。1.慈善捐赠达历史较高水平,年度社会捐赠额连续两年超过1400亿元从全国接收捐赠情况来看,慈善法实施两年以来,社会捐赠总额保持历史较高水平。据《中国慈善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16.
<正>2142家慈善组织、其中520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38件慈善信托备案,合同规模近8.6亿元;互联网慈善发展迅速,以"腾讯公益"平台为例,截至2017年9月15日共有约8000个公益机构入驻、捐款总人次数达1.4亿、累计募款29亿元,其中2017年新增5千万捐款人次、13亿元捐赠资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颁布一周年,这些数据反映了这一年公益慈善领域的新变化,变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民政部印发《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慈善组织信息公开作出统一规定。现就《办法》有关问题进行解答。一、慈善信息为何公开公开透明是慈善事业的基本要求。慈善财产虽然来源于私有,但参与公共事务、涉及公众利益,一旦捐出就成为社会公共财产,慈善捐赠、  相似文献   

18.
正9月1日,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正式施行,中华慈善博物馆在江苏省南通市正式开馆,由民政部主办、中国慈善联合会协办的第九届"中华慈善奖"颁奖典礼在该馆举行。"中华慈善奖"是由民政部颁发的我国慈善领域的政府最高奖。本届"中华慈善奖"表彰了10名最具爱心慈善楷模、10名最具爱心捐赠  相似文献   

19.
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民政部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深化发展的工作要求,为更好地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提高慈善事业发展服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青岛市慈善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根据青岛公益慈善事业实际情况,大力推进"青岛市慈善益站",积极营造"全民慈善,人人慈善,快乐慈善"的氛围,着力打造"怡善青岛"慈善服务品牌,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于2016年3月16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习近平主席43号令签署公布。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慈善法,将我国慈善事业纳入法律轨道,使慈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为了更好地学习慈善法,依法办慈善,本人在学习慈善法基础上,根据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找出50个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