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正确对待和科学把握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有重大现实意义。从历史生成过程而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发端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思想的萌动,发展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探索,完善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阐释,深刻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从当代价值而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不仅极大丰富了现代化思想的价值内涵,而且激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命力和活力,更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相似文献   

2.
简丹 《当代广西》2007,(1):60-63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相似文献   

3.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是中国现代化实践进程中的经验积累、道路选择和行为方式的凝结。中国特色决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东西,它带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整合性,它是在立足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对世界各种类型现代化发展特点的优化整合与历史超越。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由实践、到经验、到模式、到特色、到全面发展等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在关键环节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具有先进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党的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为指导,在积极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积极借鉴其它国家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重大转变,为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而,从历史哲学的理论视野出发来审视党的领导集体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演变,这在中国加速社会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与时俱进: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突出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 ,体现在它是站在时代前列 ,准确把握时代主题转换的结果 ;是及时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 ,伴随社会主义理论由传统形态向当代形态转变而确立的 ;是根据当代中国实践的发展 ,不断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总结新鲜经验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陈利军 《湖湘论坛》2004,17(3):12-13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是对中国近代以来追求现代化历程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比较研究的科学概括。这一理论凝聚着邓小平对现代化与社会主义辩证关系的深沉思考。  一、“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1 ]  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他反复强调,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取向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为什么要特别突出这一价值取向、强调现代化要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呢?首先,这是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实现现代化,重构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活…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一套8册的同名系列丛书也同步发行。这是央视第一部以世界大国的强国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系列片,介绍了15世纪后陆续兴起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9个国家的崛起历程,旨在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资源和借鉴。该片播  相似文献   

8.
一、时代背景与问题提出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的肆虐何时终结尚未可知,但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冲击之深、破坏损失之大不亚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灾难。历史经验表明,大国崛起的进程往往会受到全球重大危机的影响,应对得当可以加速崛起进程。新冠肺炎病毒既对中国构成了重大挑战,也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战略机遇。以经济增长为例,中国仅在新冠肺炎最初暴发的2020年一季度GDP下降6.8%。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艰辛探索的中国发展道路历史。在探索中国现代化的早期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范式,坚定地选择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从而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奠定了现实根基。中国现代化的成功探索,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认同,增强了我们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时代延伸。历史和实践表明,现代化进程中所实现的每一步飞跃都强化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并不断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向更深更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0.
后危机时代,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大国,其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成功举办奥运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北京迎来了后奥运的全新转型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城市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历程,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研究的状况。罗荣渠教授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突破了传统的循环史观,确立了现代化研究新的理论和方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上,章开沅先生认为,应该既超越西方文化又超越传统文化,根据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需要营造新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明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又一伟大创造,具有科学的理论逻辑、独特的历史逻辑和深远的世界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必须科学把握制度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内在构成要素的逻辑,正确认识制度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的保障和条件,系统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从而以制度建设引领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杨供法 《前沿》2001,3(10):9-13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使中国人再一次面对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选择.目前的中国不是要宣判现代性的死亡,而是要进一步肯定现代性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继续现代化.作出这一选择的依据不在于理论,而在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关键是区分现代性和现代化、现代性与现代性的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西方现代化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进行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选择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相似文献   

14.
陈仕平  龙心刚 《求索》2010,(3):89-90,99
建国后毛泽东的中国现代化思想与实践是20世纪中国现代化总体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对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的认识,将建国后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与实践和其他国家以及近代中国其他重要历史人物现代化模式相比,他的现代化思想与实践具有目标的强烈超越性、内容的重点选择性、应用手段的单一性和所利用思想资源的纯粹性、发展历程的矛盾性和现代化结果的复杂性等历史特点。对建国后毛泽东现代化思想和实践进行解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明永 《思想战线》2023,49(1):22-30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包括在根本要求上坚持“一个中心”、在基本方法上立足“两个基本点”、在发展节奏上把握“三步走战略”、在内驱动力上重视“四化同步”、在总体布局上推进“五位一体”等五个方面。它们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而产生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等科学理论的全面贯彻和创新发展。理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奋力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模式热"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现象,而是一个全球思想现象。"中国模式"实质上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选择和一整套战略安排及其演进过程的总和。"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现代化模式,突破主流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思想方法,突破"西方中心论",彰显复线历史模式,突破"历史终结论",凸显历史转折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人类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奉臻  郝睿琦 《长白学刊》2024,(2):1-13+165
中国式现代化为党的理论创新奠定实践基础,并提出崭新课题,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视域把握和运用党的理论创新规律,是新征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现实要求。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人民至上为价值理念、以党百年奋斗成就为历史基础、以时代需求为现实依据。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文化、价值、历史、现实五个维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生发机制,是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规律认识、在新时代谱写理论创新崭新篇章的基本逻辑。基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双向互动”,以“两个结合”推进“两化”、以“两化”论证“两个行”,是党的理论创新之经验和要求。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和问题导向,不断创造具有体系化和学理化的科学理论,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由数代仁人志士不断求索,历经“效法欧美”“以俄为师”“中国特色”三个发展阶段而找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发展与振兴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追求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结果。历史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扭转了中国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被动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生提供了科学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飞跃,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体现着对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吸收借鉴,实现了中国特色与人类文明特殊与一般的有机统一,不仅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上不可逆转的历史轨道,也为人类社会打破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瓶颈,走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未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9.
冷战开始之后,为了应对苏联的挑战,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延内涵从范围上和内容上都突破传统,即所有与美国利益相关的地区都被纳入美国决策者的视野。美国不仅要在军事上,更要在意识形态上与苏联一决高下。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为了满足国家安全的需要,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上实现了巨大突破。现代化理论是冷战时期美国社会科学研究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政府与学术界合作的典型代表。事实证明,这种有悖于学术中立的研究并没有将不发达国家引向繁荣,由于现代化理论过分注重西方经验反而给这些地区带来动荡。  相似文献   

20.
瞿敬平 《前沿》2010,(13):181-183
经过五四文化选择,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步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新的文化选择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传播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帷幕,开启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新进程,开始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转换。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说,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是中国文化选择史上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