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50年前,朝鲜战场上,独鹿峰一战,刘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部队为他和阵亡的将士开了追悼会,政府将他载入革命烈士英名录。但 50年后,历经坎坷的他重又回到生他养他的故土…… 为逃避抓壮丁,他参加了革命队伍 1926年 1月 2日,刘年出生在豫东尉氏县马立厢村的一户贫寒农家。他在弟兄三人中排行老二,从小过惯了苦日子。 1938年 6月,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尉氏县尽成泽国。那年月,土匪强盗横行,刘年的大哥被本村恶霸卖了壮丁,从此下落不明。为躲避官匪抓壮丁,刘年和本村青年段运堂、段麦贵、李寨等人一起投奔了共产党领导的…  相似文献   

2.
范敏 《当代广西》2009,(23):19-19
一次,区苏维埃政府被土匪恶霸围攻。正在紧张时,我在村边放哨,听见枪声,马上跑回来报告给大哥韦秀峰,他马上带上枪和我跑到塘旁屯,对着天空连发数枪。土匪听见枪响,以为我们有援兵来了,马上逃跑了。区里没有遭到什么损失。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6,(1)
正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被起诉后,国民党面临群龙无首的境地,吴伯雄以其顾全大局的意识、良好的协调能力,成了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选。68岁的吴伯雄代理国民党主席,其重任可谓老骥伏枥。他在选前表示将做强势党主席,忍辱负重,促成"马王配",至少促成"马王合",争取打赢"立委"与"总统"两场选战。这是一项难度极高的政治调解,需要极为细腻、圆通的政治手法,方能收一时之功,也才能成就国民党在2008年"大选"获胜。  相似文献   

4.
<正>1954年,朝鲜战场停火,此后志愿军陆续回国。活着回来的湘西"黑脑壳"们,脱下军装,作为一名普通的复员士兵,又回到了老家务农。然而,回家后他们发现,过去曾是湘西土匪的他们,试图以从军洗去"黑脑壳"烙印的自我救赎之路,其实无比艰难一一此时,民国湘西民间一度"主流、显赫"的土匪职业,早已成了神憎鬼厌的代名词。个中缘由,一方面是湘西土匪在被解放军追剿的后期,每天在散乱奔逃中苟活求生,所到之处"扰民甚  相似文献   

5.
王澧华 《传承》2010,(31):38-39
<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再一次签订城下之盟,1858年的《天津条约》及《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确定通商各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1859年5月,英国人李泰国被委任为第一任海关总税务司。1863年11月,李泰国因阿斯本舰队事件被解职,28岁的上海税务司赫德就任总税务司,他担任这个职位一直到他77岁的生命终点。  相似文献   

6.
正林克健的这部小说写的是作者家乡福建福清上个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王阿海,自幼失去父母,在贫困中长大。他刻苦好学,习文习武,不但知书达理,还练就一身武功和枪法。他当过保镖,砍过柴,抬过轿。他为人忠厚,急公好义,既深受穷哥们的爱戴,也博得正直乡绅的赏识。他暗中资助共产党游击队,却得罪了土匪、汉奸。抗日战争胜利后,被诬为"汉奸",但无证据,后以"共产党"的罪名,惨遭杀害。  相似文献   

7.
《前进论坛》2010,(8):52-53
<正>抗日烽火1938年春夏之交,季方在上海经王绍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绍鏊还介绍他参加了宋庆龄发起的"华东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联络和争取苏北地方杂牌部队参加抗日,积极配合新四军的东进。1937年,南京已沦陷,蒋政府迁至武汉,苏北还有20多个完整的县没有敌人据点。土匪帮会蜂  相似文献   

8.
马国正,是舞阳县交警大队的"头儿"。全队上上下下很少叫他大队长,都亲切地叫他"马大队"。出身农门,当过兵,任过农村团支部书记,打过监时工,干过驾驶员……1982年,已经复员了四年的马国正几经辗转进了当时的舞阳县交通监理站负责交通事故处理。他上班后,遇到的第一件事就经受了灵与肉的考验。这是一起汝南县工业局的汽车肇事案。事故发生后,该局的一位副局长匆匆赶到舞阳,给马带来了两条"芒果"香烟和一件"壮元红"酒。这在当时来讲,可是一份不轻的礼品!当时,马国正的生活条件很拮据,说实话,他很需要这些礼品,抬抬手他的生活就可以得到  相似文献   

9.
去过陕西省宝鸡市吴山景区的朋友大都看到过"土匪抢亲"游戏,你可以扮作被抢的"新媳妇",也可以扮作手持驳壳枪的"土匪"。然而,宝鸡吴山景区煞费心机推出的这个旅游项目,许多游客并不买账,"这个旅游项目宣扬‘土匪文化’,分明是把耻辱当光荣,与宝鸡创建全国文明城  相似文献   

10.
2012年9月19日,马英九当局对两岸、"外交"、"国防"等所谓"国安"团队进行人事改组,马团队新闻发言人王郁琦执掌两岸事务部门,接替赖幸媛出任台"陆委会"主委。1969年出生的王郁琦辩才一流,性格沉稳,是台当局迄今最年轻的两岸事务部门负责人,被岛内媒体称为"马家军"重要成员,他也毫不含糊地表示,"将精准执行马英九的两岸政策"。王郁琦被称为马英九的"分身",不仅自身条件与"马家军"契合,且从政经历深获马信任。岛内媒体认为,马用人偏好背景与自己相似的人,"马家军"成员大都具有"留美博士、当过大学教师、形象清新"等特点,王毕业于台湾大学,获法律学士学位后赴美深造,获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相似文献   

11.
甘克明 《人民公安》2010,(13):52-55
天亮后,被五花大绑的土匪们终于看清楚"颜、赵、杨、潘"的庐山真面目,他们在里面小声嘀咕、埋怨开了,有的竟大呼上当!颜先进端着马枪,上前厉声呵斥,"老实点!"  相似文献   

12.
在南昌军分区15号公寓,记者见到了74岁的牛祥贵,他就是曾任抚州军分区侦察科参谋、原南昌军分区副司令员的牛贵祥。牛老给我们讲述了半个世纪前如何抓捕、击毙资溪匪首的故事…… 解放后不久,江西军区下达命令,要求在1951年3月底前肃清残匪,匪首中包括资溪匪首曾皋九。在我军强大的攻势面前,不少土匪彻底崩溃。然而仍有少量土匪负隅  相似文献   

13.
王范同志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任乡党支部书记,参加了红十四军暴动。暴动失败后,转至上海进行地下工作。后为叛徒出卖,被敌人逮捕关押。“七七事变”后,出狱去延安。此后,就长期从事党的公安保卫工作。我俩和王范同志是在延安共事的老战友。“共产党嫌疑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因叛徒出卖,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活动的王范被捕,被以“共产党嫌疑犯”的罪名,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在南京陆军监狱关押。监狱头目看到王范力气很大,能挑能担。又是“嫌疑犯”,故令他挑水担菜,当厨工,并给监房送饭。他便利用这个机会,传递消息,保护难…  相似文献   

14.
1943年,祖父田汉在桂林《文学创刊》上发表了《孩子的行路难》一文,讲他的长子——我的父亲田海男(又名田申)在中国远征军中服役,赴印缅战场与日军作战的事。一父亲田海男(田申)1923年1月25日在上海出生,因祖母怀胎于日本,由海上返回中国,故取名"海男"。一年后,祖母因病离世,是曾祖母把他带大。长大后的父亲经常参与祖父组织的宣传活动。1934年,他在祖父编剧、聂耳作曲的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中饰演小栓子,与扮演爷爷的聂耳同台演出。  相似文献   

15.
周立波(1908——1979)开始自己的文学活动是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的十年内战时期,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功勋卓著的“左翼十年”期间。一九二八年春天,年刚二十的小学教员周立波离开苦难的家乡,从湖南益阳农村来到了上海。在上海,他住在亭子间里,刻苦坚持自学,先考入免费的上海劳动大学念书,不到半年就因为参加革命活动被开除学籍;后到神州国光社当校对,又因参加抗日罢工斗争而被投入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监狱。一九三四年夏出狱后,当年秋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随后参加中  相似文献   

16.
1932年10月15日,上海岳州路永兴里11号,处于半隐居状态且卧病在床的陈独秀被警方捕获,是叛徒谢少珊供出了他的住址.早在1927年7月,这位书生意气十足的总书记即因屡犯"右倾机会主义"和"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被自己的同志炒了鱿鱼,两年后,又由于托派问题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现在身陷国民党的囹圄,以"危害民国"的重罪遭起诉,尴尬人遇尴尬事,真算得上是当年中国政坛的头号荒诞剧.第二天,<世界日报>找准这个新闻噱头,刊登了一幅漫画:主人公是饱尝皮肉之苦的陈独秀--共产党一拳将他击伤,国民党又冲上去追加两拳,把他揍得像滴溜溜的陀螺一样天旋地转.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在大青山、土默川和晋西北传颂着一位深明大义、毁家纾难的巾帼丈夫乔培玲,人们亲切地称她王老太太。1943年,延安的报纸以《革命母亲》为题,报道了她的英雄事迹。土默川的女强人1884年,乔培玲出生在绥远省萨拉齐县陶思浩村(今属土左旗)名门望族家庭,19岁嫁到该县美岱召镇河子村(今属土右旗)家大业大的王家。1915年秋的一个雨天,得知土匪进村的消息,王老太太带着年近古稀的婆母和4个年幼子女,躲藏在高粱地里。绥西大土匪卢占魁率众匪闯入王家,丈夫王建业在家用火枪抵抗,被土匪打死,家中的金银财宝贵重物品被洗劫一空,临走还把房…  相似文献   

18.
<正>告别被神话的飞人刘翔,迎接一个复出的新人刘翔,或许是退赛事件一年后,我们最该学习的务实心态。398天后,刘翔回来了。似乎是因等得太久,在上海,他的主场,这个上海小伙一上场,现场8万观众立  相似文献   

19.
卢武铉跳崖自尽的消息举世震惊。6年前他以清廉形象出任韩国总统,6年后竟因牵涉贪腐,在发出"在遥远的未来,历史会给我一个公正的评价"的绝叹后惨然辞世。  相似文献   

20.
被出卖锒铛入狱遭拷打宁死不屈1933年3月,党决定派陈赓去江西中央苏区工作。离开上海的前一天,3月24日,他到贵州路"北京大戏院"看电影,不巧和一名叫"阿连"的叛徒坐在一起。这个叛徒本名叫陈连生,原是上海先施公司学徒,后在武汉我军委特务工作处工作,1928年4月转到上海,在我党中央特科工作。他就是在那里认识陈赓的。阿连看到陈赓,装作平常的样子跟他谈话。陈赓立即从电影院出来,叛徒跟在他的背后紧紧缠住不放,就在离电影院不远的那座"偷鸡桥"前面,陈赓被那个阿连拖住了,于是,两个人在马路上厮打起来。陈赓狠狠一拳把阿连打倒。阿连躺在地下从口袋里摸出哨子"嘟嘟"地吹个不停,四周的巡捕闻声而来,围住陈赓,当场将他逮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