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历届自民党政权相比,日本的小泉内阁在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变异多多。在政治、经济上,小泉内阁改革求变的口号响亮,然而在参拜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等问题上,小泉坚持宁右勿左。  相似文献   

2.
确认识和评价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以及如何就此进行补偿是影响战后日韩关系的重要因素.战后日韩关系的各种曲折都是由此引起的.由于日本在道歉和补偿问题上缺乏应有的诚意,使得韩国民众无法化解对日本的历史积怨,时有两国关系恶化的情况出现.政治关系的冷淡与地理上的接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两国互为近而又远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当事人     
《创造》2010,(6):16-16
下课 鸠山由纪夫:在位仅八个月的日本首相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6月2日在执政的民主党众参两院议员全体会议上宣布辞去首相职务。 在民主党召开的紧急众参两院议员全体会议上,鸠山表示,他愿为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迁移、社民党退出执政联盟、政治资金等问题承担责任,辞去首相职务。日本主要媒体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鸠山内阁支持率已跌至20%以下,民主党的支持率也在一路下滑,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延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政权建设经历了从统治型政权到革命型政权、发展型政权再到服务型政权的转变历程.革命型政权对统治型政权的替代使中国真正踏上了现代国家建设和政治解放之路.发展型政权的确立为强国富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服务型政权的建设则是开发政治资源和巩固执政基础的新的战略选择.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战略体现为发展型政权与服务型政权的双重构建.  相似文献   

5.
张旭 《小康》2010,(7):80-83
7月参议院选举,9月民主党党内选举,菅内阁需要度过的难关还有很多,鸠山之后的日本政治仍悬念重重。  相似文献   

6.
日本经济社会受到"3·11"事件的剧烈冲击,政局持续动荡后首相再次换人,民主党野田内阁艰难执政。新内阁将灾后重建与实现经济增长作为头号课题,但面临重重困难和政治障碍,2012年最大的挑战将来自执政党内。2011年日本民主党对外战略趋于定型,现实主义、实用主义色彩浓重,更富有进攻性和谋略性,更重视多边博弈、大国博弈,2012年将做实相关政策。2011年中日关系缓慢回升,经济金融合作取得明显进展,防务安全交流有所恢复,2012年将迎来改善关系、深化合作的重要机遇,但仍将面临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广西在国家开放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应不失时机地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谋划参与"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多年的开放发展,为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增强了参与竞争合作的新优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需要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开放合作,拓展与金砖国家的开放合作,挖掘与欧美日韩的开放合作,开拓与南亚国家的开放合作,探索与非洲国家的开放合作,推进与粤港澳台地区的开放合作,加快形成广西对外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搭建广西全方位开放合作的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8.
稀有战略资源惨遭浩劫的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不断有国际媒体披露,日本和韩国分别在今年2月与3月公布计划,加大一批战略资源的储备力度,而且两国开列的资源储备清单也基本吻合。日韩两国已将稀有资源储备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做一个资源储备大国和军事科技强国。由于中国是一个稀有战略资源蕴藏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的访华,大大充实了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国首脑决定准备签署不具结盟性质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可以预见,未来的10年,中俄两国将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中国和俄国两个伟大的邻邦正是从“战略”的高度来塑造两国关系,把握两国关系发展趋势的。中俄关系的发展有助于世界的战略稳定,有助于世界力量的均衡发展,有助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看点     
《中国人大》2013,(10):4-4
张德江会见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5月20日,张德江委员长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张德江说,习近平主席与总统阁下宣布建立中塔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两国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方愿与塔方携手努力,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和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推动中塔关系深入发展。中塔议会合作巩固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政治和社会基础,推动了双边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5月24日在八一大楼会见了以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杉山蕃为团长的日本中国政治经济恳谈会代表团一行。曹刚川说,中日两国关系总体上发展良好。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遵循两国间三个政治文件所确定的原则精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妥善处理历史问  相似文献   

12.
在冷战结束后的最近十余年里,中俄关系无论在适应新形势方面,还是在满足两国各自外交战略的需求方面都走在了大国关系调整的前面.2000年普京担任总统以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保持了稳定,而且在合作的机制化建设和合作的领域扩展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两国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俄双方的合作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普京开始其第二个任期后,总结过去五年的两国关系,对于我们着眼于未来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功”地对前苏联、东欧国家进行“和平演变”之后,近年又通过支持反对派搞街头政治,先后让南联盟、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政权易帜,建立起亲美政权。街头政治成为美国搞垮别国政权、推行自己全球战略、扩大战略利益的一大法宝。街头政治和平夺权街头政治通常指某些政治势力为达到政治目的,发动大量群众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甚至冲击政府部门的活动。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街头政治成了许多国家政权的“和平终结者”。在狂风暴雨般的街头政治冲击之下,1991年8月29日,拥有93年历史、1900万党员的苏共土崩瓦解。苏联演变…  相似文献   

14.
伴随中国的快速崛起,打着"美国第一"旗号执政的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以中美经贸问题为突破口,在安全、政治、航天航空等领域与华展开全面竞争,并不断以各种方式抹黑打压中国,为中国崛起制造障碍。中美间战略分歧加大、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发生重大变化、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出现动摇,是当前中美竞争程度加深的重要原因,也使两国关系走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作为对当今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甚至是关键性影响的两个大国,中美竞争加深虽然有将世界经济格局推向两个平行市场的风险,但也会进一步促进世界政治格局的均衡化。  相似文献   

15.
王泰 《人民论坛》2012,(21):51-52
穆巴拉克统治30年,埃及的民生问题和民权问题不仅一个也没有解决,反而出现倒退和恶化,这种情况下丧失民心,进而丧失政权其实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威权体制僵化,政权合法性逐渐丧失埃及的政治体制,特别是选举制度存在着结构性缺陷,以及由此造成的民族民主党长期一党执政。政治结构中总统独大,议会弱小。作为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巨大的宪政和立法权。几乎所有有影响和有权力的国家机器实体都正式或者非正式地隶属于总统办公室。与此相对照,埃及立法机构不能监督行政部门,因为立法机构的绝大多数席位都被民族民主党所控制。议会被广泛认为是一个没有立法和监督能力的傀儡机  相似文献   

16.
陈波 《现代领导》2010,(11):44-45
日本首相菅直人连任民主党党首后,重新改组内阁。在这次内阁人员调整中,被视为日本政坛少壮鹰派的代表人物前原诚司由国土交通大臣转任外务大臣。这一蕾耍的人事变动.无疑将给日本对华政策带来新变数。  相似文献   

17.
马静 《人民论坛》2014,(12):16-19
战后,日本自民党的政治资金历经了颇为复杂的规范化历程。早在制度缘起之际,自民党与财界之间就形成了"政财抱团"的紧密关系。但是,冷战期间接连发生的金权政治丑闻,最终导致自民党政权一度垮台。冷战后,伴随政治资金制度的多次变革,自民党的政治资金收支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制度监管尚难以完全杜绝政治资金违法事件的发生,政治资金依旧是影响自民党政权运营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一中俄两国元首全面讨论了中俄关系的现状和前景,并声明,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是唯一正确的历史选择,也是应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发展所带来挑战的需要。近10年来,两国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积极变化。进入21世纪,中俄关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越来  相似文献   

19.
一、政权机关中党与非党合作共事的历史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中,实行无产阶级政党和非党人士的合作共事,是马列主义国家学说中的原有之意。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机关中安排党外人士,实行党和非党的合作,这是一个政权的组织形式问题,而不是政权的阶级属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今泰国政坛,以前总理他信、现任总理英拉为代表的他信派政治势力(其支持者是占全国人口多数的农民和城市贫民,旗下政党是为泰党,街头政治组织是“红衫军”,又称反独裁民主联盟)与反他信势力(主要由曼谷及其周边城市的精英阶层组成,旗下政党是最大在野党民主党,街头政治组织为人民民主改革委员会)长期对立,争夺国家政权与经济社会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