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把改革与法制问题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高度。指出“改革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是推动一切工作的动力”。所以,“我们必须一手抓建设和改革,一手抓法制。”并且强调:“法制建设必须贯串于改革的全过程”;“法制建设又必须保障建设和改革的秩序,使改革的成果得以巩固。应兴应革的事情,要尽可能用法律或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2.
“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数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之后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学习、研究和探讨邓小平同志“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思想,对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法制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并举马克思主义认为,法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于经济基础,同时又服务于经济基础。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分别将“依法治国”写进了党的文件和《宪法》。这是对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正确运用,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一、依法治国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我国如何进行民主政治建设作了大量的论述,把民主与法制建设提到我们政治生活中“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的高度,提到“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高度,表明了他对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依法治国不仅是邓小平重要的法制思想,更是指导小平同…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了一系列的精辟论述 ,第一次提出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是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阐述了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出了实现法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为依法治国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强调两者相辅相成 ,必须紧密结合 ,同步发展 ;深刻地阐明了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手抓建设 ,一手抓法制”的重要思想 ;最后 ,完整地提出了指导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  相似文献   

5.
反腐败斗争是我们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党和国家一直把加强法制作为反腐倡廉的一条基本方针和有力武器。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把依法惩治腐败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对腐败问题"要雷厉风行地抓,要公布于众,要按照法律办事"。"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他还指出,"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活动中属于法律范围的问题,要用法律来解决"。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法制在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今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要求国家机关进一步健全法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为顺利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  相似文献   

6.
肖潇 《理论月刊》2006,2(1):34-36
邓小平法制理论的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其主旨在于优化当代中国的社会关系。综观邓小平法制理论,其主要特点有三:在法治与人治的关系上强调法律至上,在法制与民主的关系上强调相互作用,在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上强调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法制建设,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核心是依法治国,即“根据法律管理国家”,将国家的各项基本活动纳入依法办事的轨道。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实现领导方式法律化,这是新时期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实现领导方式民主化、科学化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法制思想的五个基本点一、保障论。法制建设保障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是邓小平同志考察法制的基本出发点。1986年,针对当时经济建设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而经济犯罪活动以及腐败现象不断增多,社会治安状况令人担忧的情况,明确提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两手抓"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法制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保障促进作用和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二、稳定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稳定是中国发展经济和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客观要求。为此,他提出了维护社会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讲过:“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时过6年,他在讲到廉政建设时强调:“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制建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法制建设还跟不上形势需要,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最近几年,北京市历次政府工作报  相似文献   

10.
经过五十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 ,中国共产党逐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制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制”这个问题 ,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有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把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必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必须把法制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必须立足国情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新思路,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相应,国家安全法制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家安全法制”由一个较为陌生的  相似文献   

12.
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法制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对毛泽东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坚决摒弃“大民主” ,强调依法“专政”、依法“严打” ;二是坚持稳、准、狠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强调用接二连三的战役形式 ,依法“从重从快” ;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针 ,强调狠抓政法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全民法制教育。邓小平法制思想为我国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领导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作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研究邓小平同志法制思想的精髓,是我国当前法制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基本特征为:一、实践性邓小平法制思想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萌之于实践、成之于实践、用之于实践,是极富应用功效、蕴含开拓功能的应用型法制理论。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邓小平从所遭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6,(7)
邓小平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党的领导、经济建设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邓小平法制思想。邓小平法制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指南,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多次提出过“两手抓”的思想,如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一手抓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一  相似文献   

16.
李瑛 《前沿》1998,(10)
邓小平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邓小平法制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对于我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法制与民主、建设的关系邓小平法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民主。邓小平讲:“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6页)这就告诉我们,加强法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更好地实现人民民主。1980年邓小平进一步讲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他指出:“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提出和形成过程,正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高瞻远瞩地指出了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方向和任务。正是通过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的法制思想。邓小平的法制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主义法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这种新形势下,法制问题是一个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8.
关于市场经济与法制的关系,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曾多次作了明确阐释。江泽民同志指出,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定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规,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也就没有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一、以大规模立法为主的法制发展战略法制发展战略是指国家为实现法治比的发展目标,而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法制建设的全局所进行的筹划和指导。建国后的前三十年,法律工具主义、法律虚无主义在我国曾盛行一时,法制建设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根本谈不上法制发展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政治的发展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内涵和要求。鉴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无法可依”的状况,我国法制发展选择并实行了以大规模立法为主…  相似文献   

20.
法制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昊 《前沿》2007,(7):214-2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做好农村法制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新农村之"新",关键在于通过新的法律与制度,把农村、农民、农业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中,并以法律和制度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动力。因此,必须从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找到加快法制建设的对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