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2年1月1日,是荔浦市龙怀乡庆云村油榨屯黄埔老兵毛洪群百岁生日。由于年事已高,他已经无法准确流畅地诉说他的经历,笔者只能试着记录其中的某些片段,以展示他"善良而顽强的"一生。从戎报国1922年1月1日,毛洪群出生在广西荔浦县(现在是县级市)偏僻的龙怀乡庆云村油榨屯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年少的毛洪群喜欢读书,由于父亲是一个有点文化和远见的农民,便让他读到了初小毕业。  相似文献   

2.
刘文锋 《黄埔》2020,(3):66-67
光阴荏苒,转眼父亲刘秉坤已逝世20年,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他生前经常向我们讲述黄埔历史,教育我们要发扬黄埔精神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一直激励着我和我的后代。父亲刘秉坤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祖父是前清秀才,终身执教私塾。父亲小时候在祖父身边读书,后来考取黄埔军校第9期,毕业后在国民党81军担任过少校参谋。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参加了长沙保卫战等战役,经历了枪林弹雨的洗礼。直到晚年,父亲的大腿骨上还残留着一块抗战留下的弹片,用手可以摸到。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8,(5)
正2018年4月18日,我们到浙江永康访问了一位抗战老兵徐逸容(现名徐新容),以下就是徐逸容讲述的一生的经历。在黄埔军校读书我1918年11月生于永康城塘,爷爷是个铁匠(永康自古以盛产“小五金”著称),父亲靠种田为生,家里有十几亩土地。小时在村里读过私塾,后进入梅城小学读书,小学毕业,考取永康中学。七七事变爆发后,同学们义愤填膺,纷纷报名参军。1937年,中学毕业时,我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8,(5)
正2018年4月9日,我们在浙江诸暨市岭北镇探访了抗战老兵应邦铭,以下就是他一生的传奇经历。我1919年7月23日生于岭北镇富家坞。在家族中,让我印象至深的人,莫过于小叔(父亲弟弟)应为坊。小时最疼爱我的就是小叔,每见客人,就夸我聪明能干,将来一定有出息。小叔好读书,出仕后,更名应机,从东  相似文献   

5.
粤埔 《黄埔》2014,(5):70-71
正郑国雄,1912年农历4月出生于广州增城,黄埔军校四分校工兵科十四期毕业。9岁那年,郑国雄随父亲到马来西亚生活。那时的华侨都有个习惯,子女到一定年龄就要送回国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郑国雄也不例外。"18岁那年回到广州,在广州的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读高中,当时每周有4小时军训,用老师的话来说,学完后就可以上战场了。这也是我最期待的时刻。"毕业后,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回马来西亚,而是报名参军,不久升任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8,(5)
正2018年春天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我们匆匆坐上快客到海宁去探访一位百岁抗战老兵张一鸣。刚下车,就见到张老的儿子张建迎了上来,上了他的车,直奔老人居住的康华医院。张建告诉我,父亲身体不错,多年来被评为"健康老人"。而今,老人生活安定幸福,由于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晚年过得舒心。张一鸣夫妇住在附近养老医院的  相似文献   

7.
黄菊春 《黄埔》2013,(4):47-47
肖国光,1913年5月14日出生于湖南省洞口县洞口镇平栋村。他小时聪颖好学,家庭经济不是很富裕,但是父亲肖荣涌还是竭尽全力送他读了武冈云山中学。1933年他初中毕业回家办私塾,两年后到邵阳市保安团任文书。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作为一名有志青年,肖国光认为“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作为一名堂堂七尺男儿,应该投笔从戎,保家卫国”,遂于1939年投考黄埔军校,被编入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十七期七总队。1940年春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杜聿明)直属第五军(军长邱清泉)辎重兵团(团长张毓英),任二营八连少尉排长。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8,(5)
正2018年4月10日,我们在东阳访问了浙江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金华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原浙江省东阳市政协副主席吴兆宁,请他谈谈改革开放以来,从事祖国统一大业的经历。以下就是吴兆宁的讲述。我是东阳人,对东阳这块土地,特别是东阳的乡亲有着深厚的情感。我的父亲吴允周将军1938年受命在陕西王曲襄助创办黄埔军校七分校,为抗战培育基层军官。1947年,父亲调任陆军军官学校成都本校任教育处长,旋晋  相似文献   

9.
正王英泽,生于1914年12月,今年100岁,湖南澧县人,毕业于黄埔七分校十期。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正在读书的王英泽报国心切,毅然要求上前线打日本鬼子。但由于要把书读完才能走出去的父命难违,一直到1934年他才来到宋希濂的部队参加抗战。1937年淞沪会战时,他已经是一名少尉排长。面对侵略者,王英泽作战英勇,无所畏惧,后来又参加了南京保卫战。1938年他已升任上尉队长,受令在山西中条山区组织小股部队开展抗日游击战,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6,(4)
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师干休所住着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汪濂。他是一位年轻时投笔从戎、奔赴国难的抗战老兵;他是一个在新疆参加"9 25"起义的黄埔军人;他是一个生活在祖国西北边陲,屯垦戍边,奉献一生的老军垦。1916年1月27日,汪濂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龙头湾村,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子弟。早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28年9月,从兴国县立高级小学考入江西赣州幼幼中学。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23,(1):16-18
<正>熊文正,黄埔军校军官训练班第3期生熊顺义之子,山东省工程咨询协会秘书长、研究员,山东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第十一届山东省政协委员。熊文正虽已过耳顺之年,但始终怀着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忙碌在工作岗位上,活跃在社会活动中。牢记父亲教诲,走好人生道路熊文正的父亲熊顺义毕业于黄埔军校、陆军大学,曾任国民革命军122师少将师长。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7,(5)
正2017年3月5日,我们在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城关镇的一条文脉幽深的小巷(小梅梨巷)里,访问了抗战老兵林锷先生。虽说林老年逾百岁,依然身体健康,思路清晰,谈吐不俗,不失儒雅风范。以下就是林老为我们讲述的他的故事。青少年时代我1916年农历二月初九生于黄岩县城关镇,原名叫林伟锷。父亲林求仁(1892-1980)  相似文献   

13.
正求学期间立志抗日1924年,我出生于山东长清县(现济南长清区)孝里镇。童年时期,我和叔兄朱诚喜跟随父亲朱保存读书,初级小学毕业后,考入长清县第七区崮头第八高级小学读书。高级小学校长孟琴轩是朱诚喜的亲舅舅,在校学习期间,我们经常到他办公室去请教。交谈中,校长经常提起"九一八"事变和济南"五三  相似文献   

14.
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宋哲元,南征北战,四海为家。然而在四川绵阳,人们却说:这里才是他的家。绵阳完婚 宋哲元在1912年夏至1913年秋,随冯玉祥将军驻京北苑期间,经好友韩子峰引荐,认识了韩的表亲王太夫人。王太夫人对仪表堂堂的年轻军官宋哲元颇有好感,认为他志向远大,爱国怜民,为人厚道正直,才智甚高,欲把外孙女常淑清许配给宋哲元为妻,此事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宋、常二人很快便订下婚约,然而好事多磨,正议迎娶之事,忽而军情紧急,常淑清末及过门,宋哲元便随冯玉祥带兵进入豫陕,镇压白朗起义。嗣后又驻军三原,及汉…  相似文献   

15.
李振鲁  李振燕 《黄埔》2011,(2):26-27
又是一年春来到,父亲李越众离开我们已近两年了。2009年4月16日,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父亲安详地走完了他奋斗、坎坷的93岁人生。1916年农历七月初八,父亲出生在冀中平原的一个农民家庭,八岁进入本村小学,16岁高小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保定第七中学,因为一年要交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6,(3)
正周宇宽,原名周克仁,1915年8月11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县(今温江区)永兴乡周家林,家中兄弟五人,他是最小的一个,自幼备受父母、兄长疼爱。温江地处成都平原腹地,历史悠久,自建制以来一直是四川西部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素有"金温江"的美誉,周家在当地是书香世家,家道殷实,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周宇宽先跟着父亲学习,后来又请私塾先生在家设馆教授,再进小学读书,毕业后先后考入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7,(2)
正梁汉周,1915年8月生于广东云浮新兴县太平镇江上村三多坊,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军官训练班学员。与绝大多数黄埔学生毕业后奔赴战场不同,作为学员的梁汉周是历经战火洗礼后才被上级送入军校受训而成为“黄埔系”的。衡阳会战中弹负伤1944年1月,从罗云师管区上等学兵队毕业的梁汉周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62军151师453团2营6连任排长。4月,随第62军乘火车前往湖南,参加了史上著名的衡阳会战。第一次上战场,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在中山公园由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举办的报告会上,我认识了黄埔老人李甦,那年他已经90岁。他说他认识我父亲(我父亲是黄埔军校18期2总队炮兵1队毕业),他们常常一起参加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召开的会议,还常常住在一个房间。就这样,我和李甦的接触越来越多,也渐渐了解到他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历经磨难,但始终热爱国家,坚持为黄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周强 《黄埔》2013,(5):71-71
李正义,湖南湘乡人,生于1911年11月,现年102岁,黄埔高教班十一期毕业。抗日战争中先后参加昆仑关战役、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远征军滇西反攻战役等。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第十六军官总队担任区队长、中队副、上校中队长,昆明市晋宁县副县长、警察局长等职。1949年参加卢汉将军领导的云南和平起义,1957年被错判,1980年平反,后退休,现居住在昆明市龙泉路文  相似文献   

20.
程朔  张傲  刘露 《台声》2014,(10):96-97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在海淀这边读书时,就常听到一个名词,"北大子弟",指的是那些仍在中学读书的、北京大学教职员工的后代,其中的绝大多数,高中毕业后自然而然地追随父辈的脚步,进入北大深造,并深以为荣。对于那些人的这份儿"矫情",其时,心中是极为艳羡的。今天采访对象一上来的自我介绍,勾起了脑海中的这一部分记忆。因此,对这位12岁时就随父亲一起回到北京生活的台生张颢骞,更多了几分亲近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