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榆树钱儿     
正凭我多年做侨务工作职业的敏感,感觉她不是华人就是华侨。我忙给她倒了一杯茶,请她坐下,她接过茶杯,自我介绍起来。她说50多年前曾在这座城市里住过,18岁时随父亲辗转漂泊,现在定居在加拿大,这次到长春旅游,顺便到家乡去看看老房子,边说边从手提包里把护照拿出来让我看。我接过护照:"宋兰梅,女,70岁……"她打量我一下对我说:"你就叫我宋阿姨吧。"近年来,我常常接待华人华侨,她们大都是到家乡寻根问祖、探亲访友的,专程寻找老房子,我还是第一次遇见。  相似文献   

2.
她是名副其实的苏米拉女侠! [1] "我最崇拜那些武功高强,除暴安良的侠女了,她们多威风呀!"在几个女生叽叽喳喳地聊起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时,苏米拉挤过身去,不合适宜地插了一句. "切!老土!什么年代了,还侠女?苏米拉,你是武侠书看多了还是有病呀?"司桌柳叶不屑地抛了记白眼给她.几个女生也迅速转移阵地,把苏米拉一个人撇下.她们喜欢周杰伦,喜欢飞轮海,喜欢所有大红大紫的当红明星、帅哥靓女,谁会去喜欢传说中的侠女?在她们眼中,苏米拉就是头脑有问题的胖妞,她们从来都不屑于和她说话.  相似文献   

3.
经历太多     
“我想像你文章里那个女子 ,就是你这个样子。”黄小姐说。“对 ,我也是一样 ,仿佛经历过许多。”许小姐说。她们都眼睛大大地打量着我 ,一个香港人 ,一个台湾人 ,望着这个从中国来的人。大家因为写作 ,才聚到这个发奖仪式上。然后许小姐说 ,她打算夏天去意大利 ,城市还没有选好 ,但是去读语言 ,爸爸这次一样掏钱支持的。指哪儿打哪儿 ,这样的人是写意的 ,可是 ,我没有一个有钱的爸爸 ,所有的梦都是自己去铺路实现的。这就是为什么她说我“仿佛经历过许多” ,经历都是这样来的。有时坐飞机 ,飞在北美的上空 ,往下望时 ,不敢想像我曾开着车 ,…  相似文献   

4.
10年     
当危险就在前面的时候,我害怕了。我知道她也害怕了。不过,她比我冷静而且坚强。一天下午。我和她偷偷去登郊外那座在我们眼里一直是“高不可攀”的山。好不容易到达了山顶,可是天却黑了。可以想像,两个女孩子,年龄小并且在这之前几乎没有离开过父母。在四周无人、风声阵阵的山顶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我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她清楚地感觉到我在颤抖。我想哭,又怕被她训。听到她在我耳边坚定地说:“我们下山去!既然能来,就能回去。”上山容易下山难,她一直走在我的前面。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在黑暗中我们一步一步蹭下去,听得见虫鸣…  相似文献   

5.
那一年我从事的工作要倒班,白班、前夜、后夜的倒,下了前夜班已是零点,我回家去睡。那时家住五楼,每次上到家门口,家门都是敞开着的。我问母亲:“您怎么知道我回来呢?”母亲说:“一听上楼的脚步声就知是你回来了!”我心里忽然涌起深深的感动。忽然想起小时候,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母亲在厨房里做饭,便悄悄地走过去从后面蒙住了她的眼睛。谁知母亲却说:“快去洗手准备吃饭!”原来那时她就能听出我的脚步声了。也许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当她们松开孩子的手,当孩子蹒跚着迈出第一步,那脚步声便已落进她们的心中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无论孩子的脚…  相似文献   

6.
情人节玫瑰     
又是一年情人节。小兰在自己的花店里忙了一整天。是啊,情人节,自然是要有鲜花相伴的。她店里的玫瑰下午两点就售完了,可还是不断有人来问,她只好满怀歉意地解释。好多人指着插在水桶里的那最后一打玫瑰说,那不还有吗?确实还有最后一打玫瑰,她一遍一遍地对人说,已经订出去了。到了后来,她就把那一打玫瑰放到自己休息的里间屋里去,省得再多费口舌。她知道自己这样做有点傻,但是每年的情人节,她都要留下一打玫瑰,留给那个人。她不由得想起那个人第一次来买玫瑰的事,那是好几年前,她开花店的第一年。情人节那天晚上,她正要关门…  相似文献   

7.
我的唐山缘     
小时候我家住在马来西亚马六甲的中国城,只要有人从中国来或回中国去,父母总会说某某从"唐山"来了,或某某"转唐山"去了。因此,从我懂事起,就知道在华侨心目中,"唐山"是祖国的代名词。后来,我真的回到了"唐山",才从地理课里知道祖国真  相似文献   

8.
笨涛 《新青年》2002,(2):19
一切来的都是那么随缘,去的又是那么飘渺。那是在1995年的夏天,我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去派出所办理户口和粮食关系,我遇到了她(于丽)的父亲。看到她父亲手拿的录取通知书我才知道,她和我在同一所高中毕业,又上了同一个大学,只是不同系,我们在排队的过程中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几句,却怎么也想不出她的模样。  相似文献   

9.
安宁 《新青年》2006,(9):33
冬天来的时候,我换掉离公司很近的一个房子,按姨妈的意思,搬去与刚读大学的表妹栀子同住。对于我的到来,栀子没有表示出丝毫的感激或是开心。尽管她第一次来北京,一切都不熟悉,急需有人来给予她切实的帮助和指导。而且她刚刚从一场依然让她心生恐惧的入室抢劫中走出来,很希望在寂静寒冷的夜里醒来的时候,身边能有个知心的朋友或是怜惜自己的亲人。我已经好多年没有见过栀子,但对姨妈的敬意还是让我很轻易地就原谅了她的冷淡。我想或许过一段时间,我们彼此就能互生好感了吧。  相似文献   

10.
喝酒的女孩     
王麟 《新青年》2007,(6):2-3
不知道什么时候公司里多出一个女孩来。中等个,齐耳短发遮住的眼睛偶尔一闪很是明亮有神,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有些孤单寂寞。直到有一天傍晚有一个人上楼来匆匆寻她不见,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萍,并且知道她家的司机被挡在单位的大门之外不让进来。知道这些并没有给我  相似文献   

11.
马德 《新青年》2005,(8):34
她和他是小学同学,成家后,她生活在城里,他在乡下务农。他的孩子叫小美,正在她所在的县城里读高中。有一天,她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背着同学去看看他的这个女儿。她买了一大堆东西,去找小美。门卫问她,小美在哪一个班。她说,她也不知道。其实,她是真不知道,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小美。门卫说没法找,就要轰她走。但她决意要看看小美,好尽了这份同学之间的情谊。正争执着,一个老师走了过来,说,你要找的小美在我们班,我给你叫她来。不一会儿,小美来了。看上去,小美瘦瘦的,小小的。她说,小美,阿姨来看看你。说着,她就往小美的怀里塞东西。看着小美…  相似文献   

12.
大四那年学校让自己找地方去实习,我于是主动回老家的电视台去做免费劳动力去了.一天午后突然接到一个SOS电话,表姐菲菲打来的.她说小逸我不行了,痛得厉害……我于是知道是她的大姨妈又来了,跟带我的头儿请假,然后往她的广告公司飞奔过去. 其实她都老大不小的了,干吗我一在家就这么矫情?大姨妈月月来,过去不也都挨过来了么.然后我就想起过去菲菲老对我说的那些我不懂的心事,比如她疯狂爱上了公司老总卢邺,但那个男人是个超级冷酷男,可他越冷酷她就越贱越喜欢之类的话.  相似文献   

13.
走出那片天     
我的外甥女上小学五年级,她每天晚上都要给我来电话问作业.这缘于她最近报了一个奥数班.对于数学我一向是头痛的要紧,但在她这个小孩子的眼里舅舅是无所不知的.于是我成了"百度知道"的常客. 对于奥数我除了深恶痛绝外,也包含着一丝隐隐的敬意.通常我都是在知道答案后才感叹,原来可以这样思考,原来是这样思考的啊.  相似文献   

14.
细雨 《新青年》2004,(2):40-41
细雨姐姐:你好!我是个大二的女生,我看到你们的杂志上有个栏目叫“睡在我上铺的姐妹(有时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我就特别羡慕她们,同一个宿舍,处得多好,还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发生。我怎么就和宿舍的那些同学处不来呢?你要说我性格孤僻吧,我好像还不是那样的人,因为有不少朋友都说  相似文献   

15.
欠着 幸福着     
我这人浑身都是优点,最大也是惟一的毛病就是健忘。一分钟前你把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借给了我,一分钟后我很可能会忘得干干净净。然后大约过了三四个月,在某个闷热的夜晚,我会忽然想起自己曾经向你借过100元。于是赶紧还你,这时你却已经忘却了曾经借过我钱。我大学里的上铺对我说,害怕欠钱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现在这世道欠钱是光荣的。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当然我也是他最要好的朋友。我知道他说这番话是为了我好,让我放心大胆去借钱去欠债去光荣。可我知道我是不行的,我今年都21岁了,在这21年里我已经欠人情够多了。不图我回报的父母亲情债、…  相似文献   

16.
芸儿     
金薇 《新青年》2005,(1):3-4
初 冬的夜晚,空气清冽如洒,星夜寂静如水。在这样的夜晚里醒着,夜不成眠,总会想芸儿,想起那略带忧伤的郑智化的歌。菁菁校园里,芸儿是离我直线距离最近的人,她是我的上铺,那阵正流行那首《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因此,我总是涎着脸和芸儿开玩笑:“芸儿,什么时候给我根烟抽啊?”芸儿眯着猫儿一样的眼,在半梦半醒间来一句:“学点好吧,你!”略带沙哑的嗓子像极了周迅,只可惜那时周迅还寂寂无名,要不芸儿可以上模仿秀的。最初我以为芸儿叫“云儿”还暗自窃喜,头上飘着一片云,总算合了点诗意。可熟…  相似文献   

17.
爱就一个字     
没有人能够完全诠释爱是什么,没有人能够全部总结爱要怎样表达,也没有人能够规定爱的深度。21年来,我只知道:爱就是一个字,一个需要用心去书写的字。经历了痛苦与挣扎,我终于考上了梦想的中文系。临行时,妹妹到车站送我,她执意要替我背那个大大的旅行袋(里面没有几件衣服,都是书),沉沉的包压在她瘦小的肩上,她一步一步向车站走,我跟在她后面,泪水一滴滴无声的落下。正是这副瘦弱的肩,替我背起了本该由我来背的重负。家里的条件一向不好,在妹妹16岁那年,本该是我担起姐姐的责任,让小妹读高中,上大学。可懂事的妹妹却先我一步退了学,我永远也…  相似文献   

18.
多年以前,一位40多岁的母亲带着失明的女儿沿街乞讨。母亲教女儿用手指感触野花的嫩瓣,帮女儿把大自然的色彩系扎在胡琴的顶端,一路唱去,唱到了一个冬天里的春节。她们躲在一间废弃的草房中看别人过年。有善良的人送来饺子,但是不多。母亲端给女儿说:“妞儿,吃饺子吧!”“妈,您吃。”“妈妈这还有一大碗呢!”女儿看不见,但是女儿信任母亲,母亲从来没有骗过她。所以她吃得安心,吃得香甜。女儿没有听到母亲吃饺子的声音,就问了,母亲说:“我就吃。”然后细致地出声咀嚼着女儿剩下的一点饺子汤。多年以后,女儿被一位业余剧团发现,团长收留了她们…  相似文献   

19.
素问 《新青年》2005,(12):7
妈妈应该算是个天真烂漫的人……对不起,这个词一向用来形容小朋友,可是我忍不住要这么想。她的性格很像小孩子。证据如下:1、有人说我妈妈很小气,这人妈妈肯定不喜欢。她对不喜欢的人连敷衍都懒得敷衍,她要喜欢你,就拼命对你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着分一份给你。她最喜欢我小姑姑。从前她还在开诊所的时候,得了很多装药的搪瓷钵盆,外面印着些漂亮的图案花朵,做汤盆果盘都很好。她就挑了她最喜欢的大朵牡丹图案的藏起来,等小姑姑来了都送给她,还要嘱咐一句:“别跟她们说啊,没有那么多……”“她们”指的是我别的姑姑婶子们。2、妈妈不会做菜,不…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仍然很感激他"笔者很早以前就得知吕恩的前夫是吴祖光先生,但是一直没有也不便向她提起这件往事来。等她到了晚年以后,在一次不经意的交谈当中,才听到了那真实、生动、深刻、得体的叙述——"我仍然很感激他!"这是吕恩说出的第一句话,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接下来,吕恩非常平静地说着:"吴祖光和新凤霞结婚以后,生活美满。我就淡出了。"吕恩停了一下,"我在1938年去重庆的时候,就认识吴祖光了。我从老家江苏常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