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马流行性感冒(以下称马流感)是由马流行性感冒病毒(以下称马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流水样鼻涕和发热。 马流感早在第十世纪即有报道。1955年以前由于病原没有搞清楚,往往把马流感、马病毒性鼻肺炎、马病毒性动脉炎等混为一谈,通称“马流感”。1956年Sovinova氏等在捷克从马体分离到一株马流感病毒,命名为A—马—1/布拉格/1956(简称马甲1型),并确定这种病毒是1956年在东德和其他东欧国家的马匹发生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原因。1963年在美国Florida Miami地方的病马中,又分离到一株在抗原上与马甲1型不同的甲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2.
Berne病毒     
1972年,伯尔尼(Berne)外科诊断室从马直肠拭子材料中分离到一种可引起细胞病变的因子。大约采样后一周动物发生死亡,剖检为伪膜性肠炎,在肝脏可见有粟粒状肉芽肿和坏死。当时认为致病病原是Lille沙门氏菌(Salmonella Lille, O_(6,7,)Z_(38))。该分离物(称为Berne分离物,实验室定名为P138/72)不能被任何诊断血清所中和,包括抗各种已知马病毒的血清。1983年,Weiss等将P138/72分离物在马肾细胞和EMS(胎骡皮肤细胞)上进行培养,获得纯病毒,对其形态结构等待性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认为是一种新的动物病毒,定名为Berne病毒。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 (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 ,IBDV)是引起鸡传染性腔上囊病 (IBD)的病原。IBD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传染病之一 ,除直接引起易感鸡发病及死亡外 ,更重要的是破坏机体的免疫器官 ,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 ,使鸡群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加 ,并导致疫苗免疫失败 ,从而给世界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IBDV属于双链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的成员[1] ,有 2个血清型 (1型及 2型 ) ,但只有血清 1型病毒有致病性 ,同时血清 1型在毒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可分为古典强毒株、弱毒株、变异株和超强毒株。超强毒株的抗原…  相似文献   

4.
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 ,CSF)是严重威胁养猪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病毒性疾病之一,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的15种传染病之一。其特征是小血管壁变性,内脏器官多发性出血、坏死和梗塞。该病的病原是猪瘟病毒(CSFV) ,CSFV在分类上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 tivirus) ,同属的还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viraldiarrheavirus ,BVDV )和绵羊边界病病毒(Borderdiseasevirus ,BDV ) ,它们在抗原性和结构上与CSFV相似,在血清学上有交叉反应[1] 。CSF遍布于全世界,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目前各国多采用疫苗免疫来…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猪生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流行发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特征和防治措施。提出了病毒性生殖障碍性疾病是引起猪生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因的观点,认为传染性疾病是生殖障碍性疾病的最大威胁,随着新病的不断出现,多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增加,细菌性、寄生虫性、营养代谢性和中毒性生殖障碍的危害加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三聚氰胺对急性毒性试验中小鼠的胃、小肠和肝的损伤作用,将32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连续灌服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0、175、350、700 mg/kg),观察试验小鼠的临床表现,剖检死亡小鼠并取材,观察胃、小肠和肝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小鼠48 h内均全部死亡。光镜下可见死亡小鼠胃和小肠的黏膜层弥漫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弥漫性淤血,甚至有片状出血灶,灶内肝细胞坏死。700 mg/kg组小鼠的胃、小肠及肝血管内均可见多个黄色颗粒状结晶体沉着。在透射电镜下,175 mg/kg和350 mg/kg组小鼠的肝细胞胞浆结构疏松,线粒体肿胀,700 mg/kg组小鼠的肝细胞胞浆中充满脂滴,线粒体弥漫性固缩。表明,三聚氰胺可引起小鼠胃肠黏膜发生急性弥漫性坏死,肝淤血,肝细胞变性,散在坏死,高浓度的三聚氰胺可在胃、小肠和肝间质中形成结晶体。  相似文献   

7.
(一)病原 鸡呼肠孤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重要的传染性疾病。该病首先是在肉型鸡中发现的,Olson等(1957)从一只野外病例中首次分离到该病毒。Schwartz等(1976)首次报道了蛋鸡的本病。Page等(1982)首次报道了火鸡的本病。  相似文献   

8.
兔传染性口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断奶后 1~ 15d的幼兔最易发生 ,可引起采食困难 ,死亡率约 5 0 %。笔者用中药治疗兔传染性口炎 846例 ,一般 2d即愈 ,治愈率 10 0 %。症状 病兔口腔黏膜潮红、肿胀、流涎 ,继而口、舌、唇及嘴外部出现粟粒至豆粒大小的水泡 ,泡内充满液体。水泡破溃后继发感染使口腔黏膜坏死 ,形成烂斑与溃疡 ,有恶臭 ;口内流出大量唾液 ,可使嘴、脸、颈、胸等处被毛浸湿而粘连在一起。剖检变化 病变主要表现在受损的口腔、舌、唇等处 ,另见胃内有较多黏液 ,多数病兔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处方及用法 枯矾 5 0g ,…  相似文献   

9.
家畜温热疾病是家畜多种热性疾病的总称,它是以外感温热病邪引起,以发热为主要特征,并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不同程度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其中包括很多急性传染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这类疾病虽然发病季节各不相同,病原及证状各异,但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却都具有“温热”性质的特点,所以也可统称“温病”。 家畜温热疾病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病。由于它有一定的传染性,因之,往往会引起蔓延,甚至大面积流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探讨和研究家畜温热疾病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和治疗法则,用以揭示家畜温热疾病的共同规律,提高中兽医对温热疾病认识的理论水平和治疗效果,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类疾病的经济损失,是我们兽医工作者的必尽之责。  相似文献   

10.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张全成(江苏省洪泽县畜牧兽医站223100)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鸡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meleagridis)寄生于鸡肝、盲肠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以盲肠出血、溃疡,肝表面坏死为主要特征。笔者在门诊上...  相似文献   

11.
引起猪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和病毒两大类 ,临床发生的猪腹泻病往往是合并感染。近年来 ,由于临床中滥用抗生素类药物 ,耐药菌株大量出现 ,使得抗生素对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差 ,而病毒性腹泻 ,一直无特效治疗药物。基于此 ,笔者根据中草药治疗鸡大肠埃希氏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经验 ,针对仔猪大肠杆菌病、轮状病毒病、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疾病引起的断奶仔猪腹泻 ,采中草药方剂进行防治 ,效果显著。1 材料与方法1.1 中草药 主要由黄芪、茜草秧、白头翁、苦参、马齿苋、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黄连、黄柏、茯苓、白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死兔及试验感染后不同发病阶段病兔进行临床、病理以及心、肝、肾、脑、肺、淋巴组织等血凝价消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生物素-亲和素-酶免疫组化技术,对于本病病原在宿主细胞内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详细描述了兔出血症病毒在肝、肾、脾实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胞核及胞浆内出现的时间、形态及其动态变化,并联系临床及病理变化对于本病过程中重要病理变化的发生机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致病因子是疱疹病毒科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根据免疫荧光试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病毒中和试验以及特异的单抗的结合反应性,将MDV分成3个血清型:血清Ⅰ型包括引起高发性内脏、神经肿瘤的古典型MDV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新疆石河子地区某些农场经常见到一种以骤发性剧烈疝痛和体温下降为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的马病。病因目前尚未弄清,但因病马死亡后,盲、结肠(或其某一肠段)的粘膜呈弥漫性瘀血、出血、水肿和广泛糜烂或坏死,故基层兽医人员和驭手常称此病为马的“红肠子”病。 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 此病多见于役马,发病无性别之差异,常在夏秋季节多发。笔者所见数十例病马均为4至9岁的役马,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二价细胞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二价细胞弱毒疫苗的研究贺荣莲吴健敏兰美益蒋冬福黄红梅韦志锋(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530001)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其病原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感染后引起鸡群发病死亡,因其损伤鸡的免疫器官腔上...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国内外主要的鸡传染病之一,是一种破坏鸡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的病毒性传鸡病。主要感染幼鸡;使法氏囊受损而产生免疫抑制现象,结果使鸡在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等疫苗接种后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我们对疑为鸡法氏囊病的鸡病料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7.
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主要由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us)引起全身性的真菌病。多种动物易患本病,包括牛、马、羊、狗和猫及一些野生动物,人也患本病。新型隐球菌对动物引起慢性感染,少数动物表现亚临床感染,但有时是致命的。 病原 新型隐球菌属不完全菌纲,假酵母目,隐球菌科,隐球菌属。无子囊,以芽蕾产生无菌丝的酵母样菌。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 TGEV)隶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引起仔猪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1].由其引起的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 TGE)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对2周龄以内仔猪的高度致死率为特征.虽然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的猪对本病都易感,但5周龄以上的猪很少死亡,多成僵猪,饲料报酬低,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马传染性脑脊髓炎又称马流行性脑脊髓炎,简称马流脑。其病原系一种病毒。五十至六十年代初,我国发生的马脑炎,其病毒当时未能分离出属何型何科,但其症状很类似马流脑,因之名为“疑似马流脑”。当时病的来势猛,死亡率高,凡亲身参加防治者,都感到棘手。近年来,国内虽未再爆发流行,但仍有散发的报道。现将笔者当时在部队治疗此病的经过加以追诉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传染性子宫炎(CEM)是由马生殖器嗜血杆菌(Haemophilus equigenitalis)引起的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的良种马的一种性病。主要侵害良种母马,临床上以过早发情和数量不等的脓性或粘液脓性子宫分泌物为特征。公马感染后不呈现临床症状,但能传播本病。本病能降低怀胎率,严重阻碍良种马的正常流通和世界范围的商业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