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缅甸的军人集团当前处在一种“拒不承认现实”的状态。彤从半个世纪前的所有估计数据来看,缅甸本来应该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富裕的国家,而它现在却是最贫穷的国家。军人集团完全拒绝公开承认缅甸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使外界的观察家大为震惊。更严重的是,它烦扰甚至折磨了那些了解内情的人。但这种“拒绝承认”比起军人集团那种过分简单化、自私自利的“不做出公开反应”(对于国内和国际上对缅甸及其人民所面临的危机的担忧,它也同样麻木不仁),也许要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2.
自从1988年9月缅甸军人接管政权,建立“国家治安建设委员会”(1997年11月15日改名为“缅甸联邦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以来,已有十年了.这十年来缅甸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这些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前言缅甸于1974年1月3日公布了新宪法,根据新宪法在3月2日召开了人民议会,恢复了中断十二年之久的民主政治。在奈温军人政权长期统治期间,缅甸虽然一直处于沉默状态,但是这次“还政于民”之后,人们可以予感到缅甸将会有一个新的变化。我作为海外技术合作事业团派遣的“伊洛瓦底江建桥计划调查团”的一员访问缅甸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对缅甸的制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9月军人政权上台以来,缅甸受到西方国家的长期制裁。对缅甸实施过制裁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包括美国、欧盟(英国、法国、德国等还有单独的制裁措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后来日本很快放弃了对缅制裁,只有美国和欧盟以及加拿大等国长期坚持对缅进行制裁,尤其是美国的制裁随着缅甸局势的发展而日趋强硬和具体,针对性很强。  相似文献   

5.
当前缅甸的改革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许。缅甸改革的原因有:军政府陷入政治统治的巨大合法性危机,统治基础日益薄弱;西方的制裁对缅甸拓展国际空间、融入国际体系的阻碍;来自东盟的促其改革的区域一体化压力。缅甸改革的实质是以军人政府为主体而进行的“防御式改革”,顺序是先整体后局部,先政治后经济再社会文化;改革难点在于国家认同和宗教和解。在改革前景上,巩固发展党与全国民主联盟对议会控制权的争夺将成为缅甸政治焦点,而且很可能遭受由军队地位引起的宪法危机,并受到中美等大国力量博弈左右。  相似文献   

6.
1988年9月18日缅甸军政府全面掌管国家政权。由此缅甸成为亚洲唯一一个由军人执政的国家。在缅甸国内外一片谴责声中,军政府艰难走过20个春秋。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简要分析缅甸军政府之所以能坚持执政20年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授予昂山素季诺贝尔和平奖引起了世界对缅甸恶劣局势的关注。在缅甸,暴虐的军人政权国家法律和秩序恢复委员会从1988年起就着手排除国内政党,并拒绝把权力移交给民选代表。至今,东盟国家仍没有谴责国家法律和秩序恢复委员会的行动。东盟的态度是以坚持不干涉独立国家内政为原则,这也是它对西方以人权的名义描述缅甸问题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作为缅甸最强大的组织机构,缅甸军方在其国家事务中扮演着双重角色。1962年奈温建立军事政权以来,缅甸军方在主导缅甸政治进程的同时,借助国有化政策实现了“藏富于军”。20世纪90年代,缅甸军方通过出口自然资源获得了大量预算外收入,成功解除西方的经济围堵和政治封锁,快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组织机构的现代化转型。强大的军方经济体系对缅甸军政关系及社会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维护和强化了缅甸军事威权主义的韧性,为军方采取灵活策略、确保“有纪律的民主”提供了关键支持;二是市场化经济改革难以逾越军队利益固化藩篱;三是公民难以抵御国家的政治渗透,社会整体民主政治意识缺失。考察缅甸军方的经济行为,有助于刻画缅甸军事威权统治的全貌,深入理解缅甸军方在国家建构议程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政治上,缅甸是一个十分保密的国家。然而,该国的领导人在执政十四年之后,现在却遇到了过去从未曾有过的挑战,而且显然有毁在军人集团手里的危险,而这个军人集团又正是其权力的支持力量。”  相似文献   

10.
今年11月7日,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首次多党制大选。受政府支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最终赢得联邦以及省、邦各级议会77%的选举席位,成为各级议会中的多数党。此次大选是缅甸由军人政府转向民选政府的关键一步,在缅甸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意义重大。但新政府未来施政仍将面临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组织林立、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活动频繁、西方继续制裁等挑战。  相似文献   

11.
海地新政府执政一年来的国内形势唐晓芹海地是拉美地区最贫穷和最动荡的国家之一。统治海地长达29年的杜瓦利埃独裁政权于1986年被推翻后,海地政局更加动荡。1991年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在位仅7个月就被军人政变赶下台,被迫流亡美国。1994年10月,在以美...  相似文献   

12.
印度尼西亚自从1965年苏哈托将军上台以来,实行“新秩序”政策,以“不要政治,要建设”为口号,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使国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这种“不要政治”的前提却是以苏哈托总统为首的印尼军人集团的专政。军人不仅在军事事务上,而且在印尼社会的政治经济事务上都占据支配地位。那么军人是怎样走上政治舞台并达到目前这种对国家的控制程度的呢?又是怎样巩固其统治并维护其合法性的呢?本文拟分三个部分阐释这一问题:首先描述军人走上政治舞台、实现政治合法化的过程;然后介绍军人集团巩固政治地位的手段及其对国家实际控…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1990,(1)
1989年的缅甸,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转变时期。20多年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一党专政已在1988年的大动荡中结束,而多党政治的帷幕要到1990年5月才拉开。在由高级军官组成的治安和建设复兴委员会的统治下,1989年的缅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一、总的政治图景:比过去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说:建交要经过谈判(1)在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缅甸首先承认新中国·毛泽东在莫斯科确定了今后“经过谈判建交”的重要原则·缅甸虽先承认新中国,但建交却被印度抢了先【1949年12月16日~1950年6月8日,北京—莫斯科—仰光】□缅甸,我们南边的近邻首先发来承认电新中国开国大典过后那几天,以苏联首先承认新中国开始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交的浪潮过去以后,非社会主义国家(即民族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承认新中国的又一次浪潮,是从1950年元旦前后开始的。首先宣布承认新中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就是缅甸…  相似文献   

15.
自1988年缅甸发生政变、军人政权上台执政之后,美国就以“民主”、“人权”为由,对缅甸政府进行孤立、制裁,同时支持缅甸国内民主势力发展,企图以压促变,使缅甸政权更迭,进而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西方民主式国家。然而,20多年的制裁并未取得美国期望中的结果,中国以及中缅关系的快速发展却使美国感到巨大压力,因此美国调整对缅政策,接触与制裁并举,企图以此促成缅甸的变革,同时离间中缅关系。  相似文献   

16.
缅甸内政外交2004年回顾与2005年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4年的缅甸形势依然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 ,缅甸军政府虽然继续保持了国内局势的基本稳定 ,但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巨大的内外压力 ,前景不容乐观。一、2004年的缅甸政局1988年9月以来 ,军人、民盟和少数民族团体一直是活跃在缅甸政坛的三大力量 ,这三股力量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决定着缅甸未来政局的走向。与近几年的缅甸政局相同的特点是 ,军人与民盟和少数民族团体之间的矛盾在2004年依然没有得到缓和 ;与往年不同的是 ,军人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达到了1988年以来的最高潮。1.军人集团内部矛盾白热化 ,“三驾马车”之一的钦纽及其势力…  相似文献   

17.
《琉璃宫史》是缅甸宫廷编写的一部史籍,在东南亚历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通过从5个方面分析文本中有关中国的描述:中国人物的描述、有关中国物品的描述、有关“整体”中国(妙香国)的描述、有关中国与缅甸战争(战斗)的描述、有关中国与缅甸和平交往的描述,认为《琉璃宫史》中有关中国的描述反映出缅甸古代王朝对中国形象“真实”和“虚幻”的认知:中国是一个强大、富有和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与缅甸一样伟大,缅甸并不惧怕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1986,(2)
1962年3月2日,以奈温将军为首的军人接管政权,组成革命委员会执政。紧接着在4月30日发表《缅甸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文。7月4日,革命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建党时期的组织  相似文献   

19.
缅甸作为东南亚地区剩余的可望得到开发的市场和投资对象已开始受到外国企业的关注。1988年,民主化运动使26年闭关自守的“缅甸式社会主义”体制走向崩溃,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接管了政权。随着军事政权所推行的市场经济化和对外开放走上正轨,缅甸已受  相似文献   

20.
一、展望 1987年9月,缅甸解除了大米及其他8种主要农作物国内交易的长达21年的禁令,经济改革便由此开始了。其后于1988年,国家法秩序恢复委员会担负起了管理国家的职责。随着缓和对民间部门参与国内交易及对外贸易的限制,外资法也得到了实施。并于1989年正式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