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印巴水资源之争由来已久,近年来更是频频出现在两国交涉的议题中。引发印巴两国水资源纠纷.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政治上,水资源与两国在克什米尔领土争端相互交织;经济上,地理环境决定了两国的生存与发展对共同的水资源的依赖。水资源稀缺已经成为两国所面临的共同压力,随着两国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而气候环境变化导致全球性缺水趋势加剧,这种压力会越来越大。印巴两国只有在加强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在水资源安全问题上加强对话并建立协作机制,重视和加强相关技术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
克什米尔冲突一直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克什米尔见证了印巴两国关系的曲折和反复。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印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博弈的四种情况及其相对应的利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两国必须认清的?客观存在的但又都不愿面对的基本事实。文章最后指出,无论用何种方法和平解决克什米尔问题,首要的条件是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  相似文献   

3.
由于印度在南亚的地缘位置和综合国力远胜于巴基斯坦,因此巴基斯坦在冷战时期选择与美国联盟与印度对抗,印度与原苏联结盟,印巴对抗成为美苏争霸在南亚的表现形式,巴美、印苏两组力量的较量决定了印巴对抗与冲突的性质和前景。冷战结束后,印巴对抗发生了明显不利于巴基斯坦的变化,但1998年的印巴核试验再次使两国在核对抗上达到大致平衡,因而略显倾斜的南亚总体战略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印度“亚太化”和美国对印巴定位变化促使印巴对抗逐渐超出南亚地缘范围,是印巴对抗成为亚太主要安全关注议题之一的内外力量。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20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乘直通客运汽车前往巴基斯坦访问,取得了较大成果。两国政府签署了《拉合尔宣言》、《联合声明》和《建立相互信任备忘录》,要求两国政府及时采取行动,减低彼此误射或擅自使用核武器,并在核武器及常规武器问题上推动建立互信机制,以免爆发核冲突和大规模军事冲突。4月11、14日,印巴两国又相继进行导弹试验,但均表示“两国将继续进行对话”。4月17日瓦杰帕伊下台后,谢里夫强调,“印度政局不稳不会影响两国关系改善”。印巴关系改善有利于整个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但两国关系仍受制于克什米尔问题而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国际社会调停,陈兵百万、大战一触即发的印巴两国从战争边缘退缩。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的争拗由来已久,为何这次冲突却引发两国调兵遣将,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印巴两国在“9.11”之后再度紧张将给南亚及周边地区带来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克什米尔争端之原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什米尔问题使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交恶,两国为此两度兵戎相见,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两国再次在此激战。印巴双方虽多次尝试改善关系,并几度举行首脑会晤,但终因此一问题无法化解,关系紧张依旧。克什米尔问题已成印巴关系中的“难解之结”。  相似文献   

7.
美国南亚平衡战略的变化与延续——从小布什到奥巴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政府南亚战略的中心议题是在南亚地区的反恐,与南亚主要国家(印巴)发展关系,应对核问题。无论是共和党的小布什还是民主党的奥巴马,其南亚政策都围绕着美国在南亚的战略目标(应对核问题、与南亚主要国家(印巴)发展关系、反恐),而印巴在美国的三种政策目标中各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这就决定了美国必然对印巴两国采取平衡政策。  相似文献   

8.
印巴全面对话在反复和曲折中延续,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两国积极的互动,又给人们一线新的希望。但是,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速度不会很快;印巴关系可能继续缓和,两国之间的重大争议,特别是克什米尔争端则较难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9.
“9. 11”袭击事件及其后续发展对南亚的地区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度与巴基斯坦间的争端成为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怖主义战略必须考虑的重点。随着印度遭到两次严重恐怖袭击 ,印度进行了大规模军事调动准备报复 ,印巴对抗的升级和核冲突的危险使克什米尔问题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由于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立场不同 ,南亚的反恐怖主义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难题。近期在印度的压力和国际社会促使下 ,巴采取了积极措施打击国内教派极端主义和越界恐怖主义势力 ,骤然变化的局势也为印巴之间采用政治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中美战略互信:概念、问题及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美除在经济领域享有基本互信外,双方围绕战略、美国的国际问题和中国的内政问题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互不信任。中美缺乏互信状态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但是,针对每个领域的不同特点,两国若采取适当应对措施,对逐步建立互信应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