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林妮的冬天     
姜米粒 《新青年》2005,(8):44-45
林妮子搬进地下室的时候是冬天,地下室的暖气很好,房间里干燥而温暖。林妮子躺在床上,觉得幸福极了,她细细地感觉着房子里的安静,地下室里的安静与楼上的不同,是那种深埋地下的静,林妮子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母亲的子宫,那么安全。还想,坟墓大约也是这样的,只可惜,现在都火葬了。想着想着就睡着了,黑沉甜的一觉。后来,后来日子里便都是恶梦了。  相似文献   

2.
华侨女诗人刘莹姿是阿绵兄的母亲。阿绵兄嘱我为其先母的诗写些读后感,足见其一片孝心,我怎敢推辞?况且,我拜读了阿绵编的《莹姿诗文选集》,亦颇有感受,怎能不写呢。刘莹姿(1909—1991),1934年随夫林芳声侨居马来亚,先后在新加坡、吉隆坡、马六甲等地华文中学任教。是新加坡诗歌团体“吼社”社员。当日寇侵华之际,她发表了大量诗歌抨击日寇,表现了爱国赤子之心,在侨界影响颇大。她的歌是一声声战斗号角,激励着侨胞们团结抗日救国。1936年6月写的《愤怒的黄河》,是她的压卷之作———愤怒的黄河/一匹壮烈的…  相似文献   

3.
在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20多年来,我结识女作家数以百计,也评介了百余人,但为之评点出书并召开研讨会者,迄今唯尤今一人。因为我发现“尤今现象”,极具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为什么我这样看好尤今呢?因为她与众不同,一枝独秀,堪称完美,既有外在美,更有内在美,其文自然美。她不似三毛胜似三毛超越三毛;她代表文学新路向;她是回流潮中的一面旗帜;她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志在奉献;她的作品质量俱佳不写更累;她既爱新加坡也爱祖籍国是位双爱大赢家;她以苦为乐为荣,跑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了107本书;她坚持走…  相似文献   

4.
寂寞的母爱     
记不得母亲具体是几月生日,要么是这个即将来临的9月,也可能是10月。这么多年,我和母亲聚少离多,从来没给母亲过一次生日,买一份哪怕很小的礼物给她。作为她最小也是她最爱的一个女儿,我的心里忽然生出一股惭愧的感觉———我愧对母亲二十多年的养育。这个多雨的夏季,我格外想念我的母亲,我想她的时候,也是她想我的时候……没有人能理解我此刻内心的感受。我的母亲,她那么爱我,几乎是到了极致……每一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母亲在我身上付出的爱超过了很多母亲。她的眼里只有我,而没有她自己……而我,这些年,一直不在…  相似文献   

5.
《新青年》2003,(6)
曾有一个好朋友雨:你好!我曾有一个好朋友,我们从前一直形影不离,可是到了高中,却发生了变化。她一见到我就总很漠然,其实在我的心里,一直没有忘记她。她变了,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我真想帮帮她,我给她写了许多信,告诉她我是多么想念她,多么想帮助她,我想找她聊天,她却总躲着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该怎么办?智慧格格智慧格格:你好!你是不是应该先回忆一下,是否在某件事上无意之中得罪了她,或是你们之间出现了什么误会?找个机会,和她好好谈一下吧。相信在真诚面前,无论什么误会都会烟消云散的。细雨细曾有一个好朋…  相似文献   

6.
玫瑰阿姨     
《新青年》2003,(3)
看母亲年轻时和她好友玫瑰的合影照片,两个女孩简直就是黑白片时代的电影明星。母亲是个美丽的人,她的好友玫瑰亦是。我高兴时称呼她们:美女。不高兴时喊她们:老美女。去年,玫瑰阿姨的先生去世了,她痛不欲生。来家里做客、散心。和母亲说话,颇有诀别的意思。看着两个老美女默默无语两眼泪,我耳边响起母亲的骂声,“死丫头,还不快劝劝我们。”我问玫瑰阿姨:“为什么要死呢?”她说:“你伯伯没有了,我没儿没女没意思没生趣。”“你有房子有钱有健康啊。我也没儿没女,到老了,与你相同,你要我学你的样子吗?给我作个好榜样,小时…  相似文献   

7.
吾友妮子,玲珑唯美之女子。常见其一身精致套装,兰花指指点,小蛮腰微扭,温香暖玉莺声燕语,长睫毛像束小火把一跳一跳,堪称美不胜收。妮子看去比江南女子还江南女子,再加上两眼迷醉,常常被社会各界男同志骚扰,其实妮子可谓全中国作风最正派之人。每当又有人咬住妮子的“迷幻鱼钩”,妮子就会打电话给我,曰:“妈的,我又也(惹)事儿了!”骂人的这个妮子才是原装正版之妮子,人前人后的迥异使了解她的人一边感叹世界真奇妙,一边说妮子是个大傻冒。  相似文献   

8.
七月流火,在著名残疾人画家常自强先生的画斋见到秦颖的,上午天气却异常凉爽,凉爽易有好心情,也颇有谈兴。“你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画画的呢?”我的问话可谓直截了当,直接了就缺乏含蓄。“很小的时候。”秦颖的回答很明快。“很小是多少?”我来了个穷追不舍。秦颖微蹙黛眉,天真地一笑:“大概是能记住事儿的年龄。”“为什么?”“不然我就不能给您交谈了。”她微笑着显得很俏皮,这话的诠释是“就是记事儿的那年”。秦颖接着告诉我,她从儿时迷恋上画画,或许属于遗传基因,或许源于耳濡目染。她母亲是美术老师,舅舅是中央美术学院…  相似文献   

9.
1.母亲去世那年,她才6岁。被小姨扯着,懵懵懂懂地跟在送葬的队伍后面,好奇地打量着一群哭哭啼啼的人,觉得很奇怪。她盯着花圈上那只紫色的蝴蝶,颤颤地扬着翅膀,想飞呢。她从小姨的手里挣脱出来,跳着伸手去捉,被小姨一巴掌打在屁股上,傻丫头,你妈死了,也不知道哭一声……  相似文献   

10.
瘊子     
母亲脸上长了一个瘊子,它触目惊心地矗立在鼻子的左边,红彤彤的,使母亲看上去凭空增加了一丝恐怖感。不过,他小的时候,并没觉得这是什么大毛病。后来上了学,同学们都拿他母亲脸上的瘊子取笑他,才让他意识到这个瘊子对自己是个多么大的伤害。他不愿意让母亲出现在别人面前,尤其是自己的同学和朋友面前。小学时,母亲有时候还问他:“儿子,怎么你的同学不到咱们家来玩?”但是母亲很快就敏感地揣摸到孩子的心理了。她不再提这些事,装作对此一无所知。她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劳碌着,辛辛苦苦地打理着这个家。直到他上了大学。接…  相似文献   

11.
陪母亲聊天     
一天,邻居刘大婶问我说:“小王,有份工作不知你愿不愿意做?”我问:“什么工作?”“陪一位老太太唠唠嗑。上次这位老太太跑到我们职业介绍所要求找个人陪她聊天。”“还真奇怪,有这种工作?”“老太太年纪大了,儿女不在身边挺寂寞的,我想了很久,你最合适了,瞧你经常把你妈逗得乐哈哈的。小王,考虑一下,这老太太出手可大方了,每晚两个小时给40元钱,一月下来,可挣个千把块。”我动心了,这对于一个普通中学教师来说可真不是个小数目。儿子现在读寄宿私立中学,需要一大笔钱呢,只”,是母亲年纪大了,一个人呆在家里……这事…  相似文献   

12.
母亲     
未名 《新青年》2004,(5):9-11
世上有一部书,它永远也写不完,那便是母亲。女儿出生那年的冬天,很冷。母亲在众乡邻的欣羡中,第一次走出囚禁了也养育了她的大山,第一次看见城市,第一次坐上火车,第一次听到那么多她根本听不懂的语言。初来乍到的日子,母亲很不习惯,抬起她略显浑浊的眼睛,茫然四顾。“山,山呢?”母亲一个劲地问。妻子笑了,说:“妈,这儿是平原,没有山。”“哦,平原,没有山。”母亲自言自语,若有所失的样子。我猛然发现,一向以她的儿子能走出大山为荣的母亲,竟然对大山有这般的依恋!山很美,可山区也很穷。卑微的我却是母亲一生的骄傲。在十分艰难的环境里,我很…  相似文献   

13.
记得还在读幼儿园时,有一天听到母亲在悄悄地跟父亲讲:“这个小姑娘怎么不像我?”“小姑娘”自然指的是我,母亲一直用这个昵称呼唤我。一直以母亲的漂亮与宠爱为骄傲的我在那一刻受到极大的伤害。总以为在母亲眼里我是天下最漂亮、最聪明的女儿,想不到母亲以女儿不如她想像中的漂亮而遗憾。那是我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中受到的第一次伤害。因为这份伤害来自我至爱的母亲,所以伤得特别重、特别深。母亲最终也不知道她无意中的一句话对她女儿的一生影响有多大。虽然没继承母亲的漂亮,但完全继承了她性格中特别自重、特别倔强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怎么想起写这样一部"反腐戏"来的呢?也有一定的偶然性。今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位市纪委的宣传部长在闲谈时,对我说:"您能不能写个反腐的戏?现在的形势很需要。"我认真考虑着,但没有吭声。她又说:"您就写当年刘青山和张子善的事件,行不行?"我停了一下才回答:"让我好好想一想。"当时我想的是还要不要再写主旋律作品,尽管我过去写过不止一部。  相似文献   

15.
勇敢的密码     
在我眼中,母亲不仅是我的保护神,也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人. 三岁那年,我在院中玩耍时不慎掉到水井里.母亲箭一般冲到井边,听到我呛水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就跳了下去.井水已经漫过母亲的脖颈,她一边大声呼救,一边用力托起我……当闻声赶来的邻居将我们用绳子拉上来时,浑身湿透的母亲把瑟瑟发抖的我紧紧地抱在怀里,她一边自责,一边惊慌地检查着我的身体……  相似文献   

16.
鞋上有眼     
母亲的布鞋长着千百双眼睛,时刻牵挂着我的脚步……前不久,我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是母亲从乡下寄来的一双鞋。包裹里面,还有母亲请人代写的一封信,信中说,她的眼睛早已昏花,看不清东西,只能做一些样式和做工都很简单的布拖鞋了……可我发现,母亲的这双鞋并不普通,它的样式和做工都很讲究:白底、黑帮,鞋底上整整齐齐地扎满了针眼,一行行地,错落有致。我想像得出,母亲为了它,一定在灯光下操弄了不少时日,更是熬过了好多个夜晚。我甚至看到了母亲正睁着昏花的眼睛,一遍一遍艰难穿针的情形,还有她艰难地纳底缀帮的样子……母亲今年已经60多岁…  相似文献   

17.
朋友总在跟我慨叹生活的不公———她从美国回来,却没有成为风云人物,挣的工资平平,开的车一般……她说,要还想往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她已厌倦了,因为那份工作压力更大,神经会更紧张。她问我,我要不要再去争取?我笑她,你已经让我们羡慕得眼都红了,却还要慨叹,有几个女子能去美国留学?有几个人有私家车?做女人做到这个份儿上,却还抱怨命运的不公。这个社会本来就有太多的诱惑太多的不公和太多的挑战、选择,挣钱挣到多少算多?房子多大算大?车子多好算好?最贪是人心啊!如果我是你,我选择气定神闲地过下去,好好打理…  相似文献   

18.
窗帘     
“把这个箱子放到哪里?”我大声地问妈妈,我们正搬进一幢空空荡荡的新房子。她充满希望地问道:“是上面标着‘窗帘’的箱子吗?”妈妈穿着一身工作服,头上扎着一块红头巾,在量起居室的窗户,然后把数据记在小本子上。我告诉她箱子上写的是“影集”时,她立即失去了兴趣,“找一个地方放那儿吧!只要不碍事就行。”她边说边又继续量起来。妈妈为什么对窗帘这么感兴趣呢?我们还没有把东西从车上全卸下来呢,窗帘怎么也要等到我们兄妹几个人和父亲把所有东西都搬进屋后再说吧?可是母亲却拿着卷尺和一个小本,从一个窗户走到另一个窗户,带着一种神秘的…  相似文献   

19.
2000年9月初,地处广西南宁市城北区的广西师范学院又迎来了在批外国留学生,来自越南的阿娴就是其中的一位,可她的身份与全校的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她是一位正在上大学的尼姑。在俊男靓女云集的校园里,阿娴的一身婆娑的尼姑装束和剃得精光的脑袋一经出现,格外引人注目。那么,阿娴的神秘身世和她在中国的学习生活又是一番什么样子呢?记者日前走访了她。  相似文献   

20.
母爱如粮     
何承亨 《新青年》2004,(9):13-13
我们都在心中默默感恩,为母亲祈福。是母亲,是她的爱,像我们的口粮一样,养活了那一段几乎无法活命的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