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拉美政治现代化进程新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拉美三次现代化浪潮中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 ,回答了政治学研究中关于“西方民主普世论”是否有道理的问题。作者认为 ,拉美现代化进程中反复出现“民主—专制”周期性交替的现象以及近年来不断发生政治危机的事实都证明 ,西方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并不符合拉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拉美国家政治现代化的目标不应该是“移植”或“嫁接”西方的民主制度 ,而是要发扬战后拉美人民的制度创新精神 ,创造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有足够政治优势来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新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2.
论近年来拉美国家的政治改革刘新民一80年代末期以来,拉美国家掀起了政治改革的浪潮。特别是1994~1995年,拉美不少国家面临着换届选举。这些国家的政治改革直接关系到政权的根本建设和各党的利益,因此,研究和总结拉美国家近年来的政治改革及其特点和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拉美国家加强与美国、欧盟和亚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美拉关系在加强 ,美国帮助拉美恢复经济稳定 ,以促进美国在拉美的投资 ;保持拉美政治稳定 ,以维持拉美民主制度的发展。美国的霸权主义仍是影响美拉关系的重要因素。发展与欧盟的关系是拉美外交政策多元化的一个重要选择。积极推动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 ,促进拉美一体化。南方共同市场危机对南美洲一体化产生不利影响。拉美把拓展亚洲市场看作是扩大对外经贸关系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国际关系的发展在世界总格局发生的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影响下,展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这一时期是拉美国家反对美国霸权、巩固和发展民族独立的最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拉美工业和城市发展较快,农业资本主义因素逐步增长,民族经济和政治实力大为增强。因此,拉美国家已有较大的实力对抗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国内的封建势力,“经济上受制于人,政治上受控于他”的局面开始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占据拉美政治舞台的中心,成为拉美政治进程的主要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5.
“拉美政治改革”研讨会综述1997年7月7日拉美所政治研究室召开“拉美政治改革研讨会”,第一次对拉美国家的政治改革进行专题讨论。与会者近40人,其中除本所科研人员外,还有来自外交部、人民日报、国际关系所和《世界知识》杂志社的专家和学者。研讨会上,学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拉美左派的出现打破了右派长期执政的局面,是精英政治向大众政治过渡的开始,在拉美的政治光谱上从此出现了"左"和"右"两种政治倾向的分野。从20世纪至今,拉美国家已经出现了三个左派执政周期,每个周期的开始都有对前一周期的政策进行调整的过程,拉美政治发展由此形成"左""右"周期轮流执政的钟摆式变化。拉美政治格局"时左时右"的政治钟摆现象本质上是拉美国家为了实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在资本主义框架下发展起来的调控机制。因此,不管是左派政府还是右派政府,其本质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控与发展。当前,拉美右派取得了地区政治的主导权,但拉美左派存在的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和政治条件以及阶级基础都仍然存在,本轮左派执政周期也并未结束。未来拉美政治格局的前景有两种较大的可能性:一种是政治和经济上全面右转,另一种是政治上左派执政但经济上向右调整政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追踪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拉美国家和美国的历史、政治学科的相关学者追踪研究拉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拉美国家与美国关系的理论演进和思想路径;通过探讨从依附理论到新左派思想的理论演进和从传统左派到新左派的概念转换,说明拉美左派在新形势下的复兴是拉美国家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剥削压迫的必然结果,是不合理的中心—外围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的内在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拉美新左派将领导拉美国家从与美国单极格局下的屈从关系走向建设全球多极政治经济关系中的独立自主的政治经济实体。拉美一些国家倾向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也说明,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8.
2019年拉美15个国家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抗议浪潮。有的抗议导致总统辞职、政府垮台;有的抗议引发社会动荡、流血冲突;有的抗议招致全国"宵禁",政府被迫放弃主办重大国际会议。一时间,多国动荡并发,同频共振,乱象丛生,被国际媒体称作"拉美之乱"。"拉美之乱"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为最近40年罕见,构成2019年全球乱象的一部分。它既是拉美国家长期积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更反映了百年变局中拉美国家对发展道路的迷茫。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拉美国家希望通过结构性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一分为二看待拉美的经济改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 关于拉美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苏振兴教授在《改革与发展失调》一文 1 中 ,专门谈到了新自由主义对拉美经济改革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限制拉美经济改革的自主性、在改革与发展关系上的误导、在国家与市场关系上的误导等 3方面。他特别谈到 ,西方国家要求众多的拉美国家都按“华盛顿共识”这个惟一的处方实行改革 ,力图将拉美国家的决策者引向新自由主义的轨道 ;它们不是把新自由主义单纯看作是一个经济学流派 ,而是要用这种思想来规范拉美国家的政治取向。笔者认为 ,指出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对不少拉美国家来说 ,新自由主义确实是祸水。诺…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是名副其实的拉美大选年。继2005年年末的玻利维亚大选之后,还有10个国家在2006年陆续举行总统选举。如此多的拉美国家在一年之内先后举行大选,这种情况在拉美政治中并不多见。作为政治变动的“晴雨表”,大选孕育着拉美政坛的新变化,不仅会改变这些国家政治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将对整个地区的政治发展方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拉美大选及大选之后的政治走向,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成为2006年国际政治领域的热门话题。2006年的拉美大选,可谓热点多多,几乎每个国家的大选都值得关注。至本期付梓时,虽有4个国家已经选出总统…  相似文献   

12.
中拉关系开启于民间交往,且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美国的阻挠、台湾当局的干扰以及拉美国家的对华疑虑,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发展面临多重政治阻力。为打破中拉关系发展困境,中国对拉美民间外交是争取建立友好联系和发展文化、经济往来,坚持逐步走向建交的方针。中国对拉美民间外交政策、经验是在拉美开展具体民间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着眼于长远,坚持求同存异,广交朋友。中国积极主动与拉美开展民间往来,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和经贸交流,为中拉建交高潮的到来做了历史性积累。  相似文献   

13.
拉美军人与政治:一项历史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拉美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 ,军人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9世纪前半期 ,军人考迪罗是拉美政治的主宰者 ;1 9世纪 70年代以后 ,随着拉美国家现代化的启动 ,军人职业化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军人干政现象并未消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特别是在冷战时期 ,军事学说的变化 ,军队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社会和政治危机 ,促使一些拉美国家在 60年代以后建立了军人政权 ;80年代后 ,拉美实现了军人政权向文人政权的过渡 ,但真正民主的文人—军人关系的建立仍有待于实现  相似文献   

14.
拉美的可治理性问题早已存在,许多国家程度不同地存在可治理性问题。最近20年,拉美国家民主政治体制的脆弱性进一步暴露,政治、经济和社会难题增多,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可治理性问题加剧。拉美国家的可治理性问题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拉美国家的可治理性问题主要源于体制缺陷,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脆弱性和缺陷。拉美学术界、相关国际组织提出了一系列克服可治理性问题的政策性建议,一些拉美国家政府已经或正在采取措施,试图提高可治理性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地区一体化方面的合作取得很大进展,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也呈日益扩大趋势。从总的趋势来看,由于拉美地区的合作缺少向心力,且作为拉美一体化主导力量的南共市缺乏实质性进展,因此,拉美国家不是日益团结而是不断分裂。在全球化背景下拉美各国战略选择的多样化、拉美左派的战略及政策调整、美国的分化和离间政策、巴西领导地位的缺失及政策的失误、委内瑞拉查韦斯政府的强势外交都是导致拉美国家不断分裂的原因。拉美国家的分化和矛盾不会造成地区关系的紧张和冲突,但可能对拉美国家间的合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拉美国家反腐败斗争的措施焦震衡近年来,随着巴西前总统科洛尔和委内瑞拉前总统佩雷斯贪污案的曝光,人们对拉美国家腐败问题的严重程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腐败是拉美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拦路虎,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腐败每年给拉美地区造成高达210亿美元的损失。因此,...  相似文献   

17.
拉美经济改革失误的教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 ,学术界普遍认为 ,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改变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从过去的进口替代模式发展到外向型的发展模式。既然是一项涉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模式调整的重大变革 ,就需要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分析和评价拉美改革的成效与教训。因此 ,笔者想对拉美改革、重点是巴西的教训作分析。第一 ,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缺乏强有力的政治领导。过分强调维护政党、地方和部门利益 ,严重扭曲了改革的目标 ,成为拉美改革成果有限和不断失误的重要原因。经过将近 2 0年的经济衰退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拉美国家普遍认…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在1931年脱离英国正式独立,比大多数拉美国家独立的时间晚一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同拉美国家开始建立外交关系。加拿大与拉美之间的贸易虽然历史悠久,但大量经济联系也是战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七十年代以来,加拿大与拉美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进入八十年代后,双方的关系进入一个较全面和稳定的发展时期。加拉关系日臻成熟,其主要标志是双方对外政策的独立性日益增强。战后加拿大对拉美政策的变化,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学者谈俄罗斯与拉美的关系俄罗斯科学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员鲍里斯·马蒂诺夫认为,在建立世界政治新秩序的进程中,拉美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不应该忘记这一点:拉美国家首先倡导外交避难中的不干涉原则和主权平等原则,并率先制定海洋法。拉美最早建立世界上的第一个无...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