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三年来马来西亚的政治发生很大的变化。构成国家政权基础的马来人,对本民族内部的政治多样化显得比较宽容了。事实上,从1990年大选的结果看,马来人已不再赋予执政党以在多种族体制内保护其利益的专利权。这些发展又影响到全国范围政治联盟的调整。过去33年中国家政治舞台上马来人政府与非马来人反对  相似文献   

2.
在战后特殊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马来西亚华人企业集团是一种深受土著化政策影响的华人企业集团。导致华人企业集团具有土著化特色的主要因素是政治。1957年马来西亚联合邦成立;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以及1969年5月13日马华种族冲突等政治事件说明了马来西亚民族主义和大马来主义的发展情节。5.13事件后制定的、种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新经济政策在1971年付诸实施。该政策的实施除大大影响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外,也影  相似文献   

3.
2017年是马来西亚法定举行第14届全国大选的前一年,其政治、经济、外交发展均对选举产生影响.本文将从这3方面介绍马来西亚的发展情况,综合总结其特点,并对2018年马来西亚经济、外交发展前景和全国大选进行前瞻分析.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独立50多年来,种族政治贯穿马来西亚历史发展始终,并常常在关键时刻左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马来西亚的种族政治表现在马来人的政治特权、经济特权与文化特权。本文试以历史发展为线索,探析马来西亚种族政治及其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5.
2003—2008年是黄家定担任马华公会总会长时期。作为总会长,黄家定提出在维持族群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华裔在马来西亚地位的目标。为此,马华公会施行了教育、经济、党内改革、新村工作等领域的一系列新政,但施政效果不如人意,以致2008年大选失利。虽然远离政治,缺乏对华裔新社会运动的回应性是黄家定政纲的致命缺陷,但马华公会失政最本质的缘由还是在于马来西亚以巫统一党独大为核心的种族霸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1969年5月13日吉隆坡种族冲突以来,什么力量支配着马来西亚的政治?有人认为执政党(即巫统)内部严重争权的矛盾是当前马来西亚政治的支配力量。巫统是执政党马华印联盟中占支配地位的伙伴,而马华印联盟包括马来民族统一机构(2)、马华公会、马来亚印度人大会党和联盟直接党员组织(ADMO)。马华印联盟的力量和统一取决于代表马来西亚两大种族集团,即巫统和马华公会。巫统是占支配地位的伙伴。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和多宗教的国家,代表了伊斯兰国家的一种特殊经历。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为官方宗教,穆斯林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3%。其中绝大多数为马来族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5%。其余人口由许多不同的种族和宗教团体组成,其中最大的少数民族是华族(占35%)和印度族(占10%)。很长时间以来,伊斯兰教与马来族的民族认同和政治地位是相互关联的,反映在公众的信念中即是马来族人,也就是穆斯林。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政治中的作用。国家的三大支柱是伊斯兰教(国教)、马来语(国语)、苏丹(王…  相似文献   

8.
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构成马来西亚人口的主要族群。从西马人口普查来看,1947年马来族占西马人口的49.5%,华族占38.4%,印度族占10.8%,其他种族占1.3%,到1980年,上述种族人口比例发生变化,马来人口比例上升,占56%,华人占33%,印度人占10.1%,其他种族下降到0.7%。(战后马来西亚的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都发生很大变化,华人和印度人从认同母国转向认同当地,他们绝大部分成为马来西亚公民,为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发展,马来西亚各种族就业模式和职业构成都发生一定变化,但由于各种族所处的政治背…  相似文献   

9.
张月 《东南亚》2005,(4):11-16
战后东南亚的政治发展,经历了试行议会民主制、威权政制阶段之后,现在正处在转型期。马来西亚也不例外。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独立到1969年种族骚乱之前,马来亚联邦模仿英国实行温和的多党议会民主制;1969年种族骚乱之后,拉扎克上台,标志着马来西亚转向了“一种威权主义的政治形态”。①1990年“四六精神党”的成立,1991年的“新发展政策”和1993年修宪,意味着马来西亚开始了政治转型,在“以一党为核心的多党联盟主政”的基础上扩大民主。②马来西亚的政治转型属于温和改良型,即把政治改革严格限制在体制内进行,政治改革的进程和范围都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的阶级斗争和种族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简要地考察马来西亚社会的三个基本问题——种族、阶级和权力,以及它们在马来西亚联邦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在这三个可变因素中,种族与权力又是大多数分析马来西亚政治和社会的老框框中的两个经常出现的、引人注目的命题。这些研究的论点大都集中于种族的划分和各民族集团的政治发展过程中各不相同的组织形式,以作为文章论述的原则;这种做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分析1999年大选以来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的变化及其影响。本文指出 ,华人选票对政治的决定性影响是近年来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的重大突破 ,但政治突破并没有给华人带来相应的实质性权利 ,华人执政党在政府中的边缘地位没有改变 ,华人与马来人不同的法律地位也没有改变 ,华人反对党的政治影响则明显减弱。如何使华人地位的实质改变与华人政治发展同步 ,是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发展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4月下旬,马来西亚举行第九次全国大选,同时进行西马11州的州议会选举。马哈蒂尔领导的国民阵线取得压倒性胜利,新内阁于5月8日宣誓就职,马哈蒂尔连续第四次就任首相。 一、经过大选,马来西亚的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议会政治由“两线制”恢复为“一线制”。 国民阵线在这次大选中取得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得票率高达64%,比上次大选提高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是巴达维于2003年10月正式出任马来西亚第五届总理后的第一年。和过去几年马来西亚一直受到各种严峻考验不同 ,2004年的马来西亚 ,虽然也经历大选 ,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但却是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少见的平稳顺利的一年。新政府展现出明显的新风格 ,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一、政治1.第十一届大选变化最大的是政治。由于马哈蒂尔从2002年6月到2003年10月长达一年多的护航 ,以及巴达维的处事低调谦恭 ,巴达维接班伊始 ,人们对他的能力和威望不无疑惑 ,国民阵线成员 ,特别是巫统党员对反对党的威胁无不忧…  相似文献   

14.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分配问题国外学者研究甚多,但多从经济理论角度出发加以探索。马来西亚社会财富分配则别具特色,形成马来人与华人种族之间的财富转移。自1957年独立后,马来西亚经济进入了一个纠正殖民地特性经济,发展民族经济的阶段。但不论在拉赫曼时期,还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控制马来西亚政坛的马来人执政者始终如一地坚持把发展土著马来人经济放在重要的位置,不遗余力地采取各种措施以图改善占人口总数46%的马来人的经济地位。而对当地占人口比重34.5%的华人的经济则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予  相似文献   

15.
第14届全国大选是马来西亚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执政60余年的巫统倒台,使马来西亚的政治生态焕然一新。这从表面上看是"一马公司"腐败案所致,但实际上是安瓦尔领导的"烈火莫熄"运动动摇了巫统的执政根基,而巫统自身又未能满足马来西亚民众日益多元的需求。"希望联盟"上台后,马来西亚政坛新人涌现,并首次出现了弱势总理,内阁和国会的党派竞争加剧,巫统作为反对党仍对政局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些都是马来西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变化。但毋庸置疑的是,马来西亚政坛的两大矛盾——马来人之间、马来人与华人的矛盾——没有变化。马来西亚外交在坚持以东盟为基石的同时,开始强调"马来西亚优先",并积极发展与中、日两个大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经验资料主要得自东马的沙捞越州,但基本上同样适用于东马的另一个州沙马来西亚国家计划的编制在详细考察沙捞越之前,有必要提供有关编制马来西亚国家发展计划的某些背景。正如罗伯逊提纲挈领指出的:“马来西亚政府最引人注意的职能之一是它在这个多元种族国家中所起的中间调节作用。面对着根深蒂固的亚民族特性,集中规划成了反复宣传达到“全国一致的主要手段”(1984年,233页)。在发达的半岛(西马)中心地带,有三个主要种族,即政治上居于支配地位的穆斯林马来人(据1985统计,在西马人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下旬,马来西亚进行第九次全国大选,同时进行西马11州的州议会选举。马哈蒂尔领导的国民阵线取得压倒性胜利,新的内阁于5月8日正式成立,马哈蒂尔本人也连续第四次就任首相。一、马来西亚的政治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议会政治由"两线制"重新恢复为"一线制"。国民阵线在这次大选中取得其有史以来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是马来西亚社会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年。是年马来西亚受到伊拉克战争、“SARS”肆虐等事件的猛烈冲击 ,与邻国和西方国家仍时有纠纷 ,甚至一度掀起轩然大波 ,政局虽然比较稳定 ,但政府依然面对反对党的严峻挑战。而特别令人注目的是 ,随着任职22年之久的前首相马哈蒂尔退休 ,马来西亚正式进入后马哈蒂尔时代。一、2003年政治2003年 ,执政党 ,特别是最大执政党巫统仍然面对同是马来人政党的最大反对党———伊斯兰教党的严峻挑战。伊斯兰教党党员将近百万人 ,目前控制着丁加奴和吉兰丹两个州政权 ,声称下届大选时要夺取吉打、彭亨等马…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马来西亚族群边界的成因及其划分标准。这种以种族和宗教为依据的族群划分标准,让身兼双重身份的马来西亚印度人穆斯林饱受身份重叠之苦。马来西亚印度人穆斯林的认同遭到了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族群和以印度教教徒居多的印度人族群的拒绝。为获取政治、经济等社会资源,印度人穆斯林不得不在马来族群和印度人族群之间寻找皈依。印度人穆斯林社会的案例表明,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的融合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文章回顾了马来西亚政教关系的演变过程,分析了伊斯兰教在其现行政治结构中的影响,指出重视伊斯兰教因素在对抗反对党、维持现有君主立宪制、推行经济政策和处理外交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了2013年5月大选之后即在纳吉布总理第二任期中,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政治中可能出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