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了谭索先生的大著<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以下简称<毁灭>),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时隔不到3年,该出版社又推出了谭索的新作<叶利钦的西化改革与俄罗斯的社会灾难>(以下简称<灾难>).两本书,对苏联解体前后两个重要历史人物--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可以称之为姊妹篇.本文拟将两本书放在一起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新版历史教师参考书对苏联历史的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2007年出版的历史书<俄罗斯现代史1917~2006年>是苏联解体后,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第一本历史教师教学参考书.它对于苏联历史和苏联历史人物具有了与戈尔巴乔夫时期不同的评价,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西方认为这是普京重新评价苏联历史和斯大林,是"从民主体制的倒退".该书否定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或日苏联模式已经丧失了发展的潜力.该书充分肯定了斯大林领导卫国战争取得胜利和实现工业化和文化革命的巨大功绩,肯定了斯大林民族政策正确的一面,因而称"斯大林被视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但也没有回避斯大林和斯大林时期的问题,如,轻工业的恢复落后于重工业,农业的落后面貌没有大的改善,巨大的成就是通过极大压制民众所取得的.该书明确指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执政者应当对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认为"苏联解体并没有命中注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权力移交给俄罗斯联邦总统,苏联解体。在那样的条件下盖达尔实施的“休克疗法”改革没有获得成功,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应辩证地看待俄罗斯改革,改革绩效的评判标准也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人对苏联时期外交政策的反思 ,是俄罗斯外交思想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苏联时期外交政策的反思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随着“民主化”、“公开性”的推进即已展开 ,并且成为苏联外交战略调整的重要推动力。这种反思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继续进行着。如果说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对外政策的反思主要是为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提供理论依据的话 ,那么 ,到这一时期 ,这种反思又构成为俄罗斯外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5.
俄侨史研究在苏联受到诸多限制。在斯大林时期,凡与俄侨有关的题目都成了学术研究的禁区。直到赫鲁晓夫改革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消灭历史空白点”等政策的实施,俄侨史研究中的禁区逐渐被打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俄侨史研究出现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察戈尔巴乔夫“人民自治论”北后是苏联国家与社会关系对立对抗的逻辑,揭示出戈尔巴乔夫的民主观实质是自由民主的思想,由于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政治改革的“导演”,他的自由民主观容易转化成政治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戈尔巴乔夫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社会民主化是如何使苏联政治走向终结的。  相似文献   

7.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研究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对于年代尚近的历史时期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非客观因素。戈尔巴乔夫时期以令人欢欣鼓舞的改革新思维开始,以改革的破坏性结果而告终:苏联国家解体,苏联共产党和苏联共产主义体制崩溃。对于戈尔巴乔夫其人、其改革及其整个历史时期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甚至极端对立。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研究,资料方面极为丰富,研究深度稍显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对各类不同观点的概括,尽量客观地叙述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为了改变国家经济僵化、停滞不前的状态,进行了改革,但改革的失败导致了苏联解体。不过,在经济改革中创建的“共青团经济”却对后来俄罗斯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一些从“共青团经济”起家的共青团干部发展成为金融界巨头,演变成了商界寡头。商界寡头操纵着俄罗斯主要的企业和银行,控制着经济命脉。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副院长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对俄罗斯现代化和苏联解体问题的研究造诣颇深 ,2 0 0 4年 1 1月 2 4日他在我院做了探讨苏联解体原因的专题报告。阿列克谢耶夫院士渊博的历史知识及其分析问题的独特视角引起与会学者的广泛兴趣。院士先生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西方学者对于苏联解体问题的几种主流观点 :一些人认为苏联解体是一场民族革命 ,苏联国内各民族之间存在的积怨以及民族冲突是引发其解体的主要原因 ;另一些人认为苏联解体前国内出现的某些具体事件是导致解体的原因 ;还有人认为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和多方面的。本文对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和论述。一,制度性因素:它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二,领导人因素:他们发起的改革瓦解了现存的制度并开启了苏联解体的闸门。三,民族问题因素:毁灭联盟的火药桶。四,阿富汗战争因素:解体的重要外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政府提出的全面改革战略,引发社会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反思,然而当时并没有得到戈尔巴乔夫的足够重视,因此没能在改革初期得到宗教界的支持和认可。罗斯受洗一千年纪念后(1988年),宗教信仰的发展迎来一个有利的发展时机。苏联解体后,宗教组织得到迅猛发展,并在1995年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随着宗教组织的发展壮大,对苏联乃至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民的自由意志,最终成为左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之初并没有注意到苏联的民族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给公民以民主权利,而没有想到改革不合理的联盟体制,错过了改革联盟的良机,使波罗的海三国争权益的运动发展成要求独立的运动,戈尔巴乔夫没有找到好方法阻止这三国的独立。叶利钦在波罗的海三国独立问题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所领导的俄罗斯联邦争主权和最终抛弃联盟的行为,直接导致了苏联彻底解体。  相似文献   

13.
苏联1932—1933年饥荒问题最早由在西方的乌克兰流亡者提出,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在西方国家进行研究,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这个问题在乌克兰被公开提出。苏联解体至今,乌克兰和俄罗斯学界以及政界就因饥荒死亡人数、饥荒发生的原因、斯大林对饥荒应负的责任等问题展开争论,从形式和内容上看,这既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苏联政治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出现了全面的社会危机,国家处于危急状态。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对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经济改革的战略有失误之处;政治改革失去控制;对民族问题的严重性估计不足。苏联面临一系列难题,其中最关键的是经济危机和联盟解体。戈尔巴乔夫力图用向市场过渡的办法摆脱经济危机,用缔结新联盟条约的办法避免联盟解体。看来,这些办法难以奏效。不排除苏联国内局势在好转之前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制度变迁带有路径依赖性质,俄罗斯体制转型经历了很长的时期,从新经济政策转向计划体制,又试图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但是转型的效果都不好,苏联时期转型的最大特点是把社会主义同商品市场完全对立起来,所以改革只是对原有计划体制的修补,从戈尔巴乔夫后期开始推行激进的转轨,最终导致苏共解散和苏联解体。独立后的俄罗斯全面推行激进的“休克疗法”,但实际上只有“休克”没有“疗效”。俄罗斯转型失败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导致苏联剧变的诸多因素中,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戈尔巴乔夫对东欧政策的核心是不干涉原则,但在其外交实践中,实行的是双重标准。对支持苏联改革的东欧国家,戈尔巴乔夫一般是采取不干涉政策,鼓励这些国家及其共产党的改革;如果有东欧国家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提出异议,或表示自己的国家和共产党不能照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方针,戈尔巴乔夫则直接支持这类国家的反对派。戈尔巴乔夫的这种态度对苏共的反对派无疑是一种鼓励,客观上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苏联对外经济联系是国民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苏联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对外经济联系的调整和改革也正在加快进行。本文试图对这一领域改革的背景、措施和趋势作一初步探讨。对外经济联系中的主要问题苏联新领导给苏联对外经济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重要目标”。戈尔巴乔夫强调对外经济“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加速器”。雷日科夫也明确指出,对  相似文献   

18.
苏拉关系的变化和苏联对拉美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随着苏联国内经济政治改革的深入和“新思维”的提出,苏联制定了对第三世界的新战略,对拉美的政策作了明显的调整,苏拉关系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在对战后苏拉关系的发展作简要概述后,将着重探讨戈尔巴乔夫上台以来,苏联对拉美政策的调整和苏拉关系的新变化。战后苏拉关系的发展变化拉丁美洲历来是美国的后院,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后方。苏联在二次大战前同拉美国家交往很少,影响甚微。当时,同苏联建交  相似文献   

19.
40余年的苏联经济改革历程中,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为引人注目。他的“加速战略”未能改善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而原苏联短缺性生产危机反而愈演愈烈。这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戈尔巴乔夫“同各国人民直接对话”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自1987年11月于苏美同时出版迄今,一直在为世人瞩目,随着近年来全球形势的重大发展变化,戈尔巴乔夫在该书中阐述的对外政策“新思维”,同样也在包括拉丁美洲在内的整个第三世界产生了影响。对于国际关系领域这种新的事态发展,人们无疑还有必要继续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