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评析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和东欧国家三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年代,在对抗中寻求缓和是美苏关系的主题,而控制与合作则是苏联与东欧关系的主要内容.这就决定了美国与东欧的关系是边缘性的,在狭窄的外交空间中寻求各自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美国的政治目标和东欧的经济目标使得双方关系更加不对称,使得美国与东欧国家关系不能获得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美国外交中的文化价值观因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从文化价值观角度分析美国外交战略,以图达成对美国外交思想的清醒认识。作者认为,战略利益与文化价值观的结合是美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特征。作者深入剖析了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渊源、主要内容及其在美国外交中的具体表现,并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角度展望21世纪的国际格局,强调指出21世纪的世界将更加多元化,21世纪不是美国的世纪,而是各国的竞相发展。  相似文献   

3.
欧洲在冷战中的地缘政治地位十分重要,引发苏联与美国在欧洲的激烈博弈。苏联将能源作为政治和经济博弈的砝码,通过对东欧经互会成员国及西欧国家的能源外交,实现和维护着国家利益。冷战时期苏联的能源贸易对其国内经济的拉动起了很大作用,成为国家外汇的主要来源,更为重要的是石油成为苏联与美国争夺欧洲及全球利益的重要战略手段。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伊斯兰世界强化推行公众外交及其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外交又称公众外交,实际上是民间外交,主要着眼于民众,是主要着眼于官方的传统外交的补充和延伸.美国的公众外交也主要由政府主导.  相似文献   

5.
基辛格外交思想中有一个强烈的文化一国家模式理论,基辛格对俄罗斯(苏联)国家的文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西方反俄思想传统的基础之上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其作为德国犹太移民的身份,另一方面也与他所接受的学术训练有关。同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尖锐对峙的冷战格局是形成基辛格对俄战略观的重要外部因素。在基辛格的美国外交战略图景中,俄罗斯(苏联)国家始终是美国外交战略中永恒的对手。  相似文献   

6.
拉丁美洲与美国文化外交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外交在美国对外战略中占据着显著的地位,对美国实现其外交目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美国政府在官方层面上利用文化作为外交的一个武器却比较晚,正式开始于二战期间,而且首先是在拉丁美洲实施的。因此,美国文化外交的起源与拉美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外交在拉美地区的“试验”可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美国政府在战时和战后把文化外交扩大到其他地区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2010年12月21日,第31届国际问题论坛暨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来自全国20多所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对2010年俄罗斯、中亚和东欧地区在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和文化等领域中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现将讨论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扩张主义文化是美国核心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贯于美国立国、发展、崛起直至称霸世界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殖民扩张、宗教扩张和价值观扩张是美国扩张主义文化演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本质属性。扩张主义文化深刻塑造了美国的外交特性,对美国外交政策和外交走向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双轨政策”,即区别对待外国政府与人民,是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冷战中美国对东欧政策就是灵活运用“双轨政策”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对冷战中美国对东欧“双轨政策”的研究,不仅能使我们进一步认清美国外交政策的特征,也有助于我们从东欧的角度出发,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投稿须知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20,(1):F0004-F0004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政治类核心期刊,发表有关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地区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安全、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大家投稿.  相似文献   

11.
东正教是俄罗斯标志性的社会文化符号之一。宗教的复兴与回归是全球治理的趋势。东正教与世俗政治的融合渗透进入俄罗斯的政治文化层面,影响着政治精英对于外交政策的构建。2012年5月7日,普京开始第三届总统任期,在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涉华外交中更加积极地利用东正教。在中俄战略协作的大背景下,在明确双方战略意图的基础上,坚定原则、创新合作,中俄正教事务亦可展开建设性的"宗教共治"。东正教在俄外交中的积极角色也启发我国开展"宗教外交",发挥宗教的"正向"功效。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政府明确界定了美国在非洲的核心利益,即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与发展利益,并力图通过支持民主建设、拓展贸易投资、维护非洲安全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实现上述利益.奥巴马政府对非外交具有鲜明的特点,如改变对非身份认知、强化美国公众对非洲重要性的认识、重视与非洲青年一代的交流、注重发挥非洲人在地区治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外交功能,等等.未来奥巴马政府的对非外交在具体政策实践上将有所变化,但会坚持其既定原则和利益追求.  相似文献   

13.
自70年代卡特政府以来,人权作为美国基本国策之一,在其对外关系中占有相当份量,是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大棒。苏联、东欧巨变之后,美国人权外交矛头直指中国,同时也指向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但是经数年实施,美国对亚洲的人权外交非但没有奏效,反而引起亚洲的"反美大合唱",这是美国所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4.
以奥巴马总统上台大幅度调整美国对俄政策并"重启"俄美关系为契机,俄罗斯也开始积极调整外交战略,改变以往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强硬立场,转而重新把后者作为外交第一优先。俄罗斯这种"西倾"性外交战略调整会走多远,关键要看美国能否把俄罗斯真正看作一个平等伙伴并化解双方的战略分歧与矛盾以及俄罗斯与西方在诸如欧洲安全、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等问题上分歧的弥合程度。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所面临的诸多难以解决的障碍与问题决定了俄战略调整的"幅度与深度",未来俄罗斯外交战略再次"一边倒"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5.
朱航 《亚非纵横》2010,(3):11-16
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通过信息传播、文化交流、大众媒体、民意调查和支持非政府组织等形式影响国外民众,扩大本国政府、公民与国外民众的对话,减少他国公众对本国的错误观念,提高本国在国外公众中的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增进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世博会为我国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一个盛大的平台,也成为中国面向全世界的“公共外交”新舞台。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际组织外交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作为大多数重要国际组织的主要推动者和缔造者,美国对国际组织的认知却模棱两可,在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上犹豫不决。文章以国际刑事法院为例对美国国际组织外交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美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奇特模式是美国外交思想观念中的固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作为传统外交的补充,公共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同国内外非国家行为体合作与国外公众建立联系、交流文化,以促进对本国理解的新型外交形式。广义上的公共外交包括一国政府直接对国内公众进行的活动。目前学界关于公共外交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涉及公共外交的概念、模式、实践、效果等。就国家公共外交的实践而言,学者们多集中于研究美国、中国、日本等大国公共外交的开展,而对于中小国家的公共外交研究明显不足。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第一大国和世界最大穆斯林国家,1998年金融危机和民主化后,印尼国内面临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被认定为弱国家,2001年巴厘岛爆炸案后,国际社会甚至质疑印尼是否已是失败国家,使印尼面临国家认同和国际形象的双重危机。但近年来,印尼经济迅速发展,国内政治安全问题缓和,国际形象极大改善。印尼如何重塑国内认同和国际形象,并将两者统一于公共外交中?印尼公共外交的路径是怎样的,存在什么问题?本文将从印尼公共外交的目的与特点、路径选择和制约因素三个方面对印尼公共外交进行分析,探讨公共外交与国家认同和国际形象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是为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所展开的外交。在世界外交史中,文化外交与经济外交、政治外交、军事外交构成外交活动的四个层面。作为国家重要的软权力资源和外交手段,文化外交对于一国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舞台上国家对外目标的达成,往往发挥着政治、经济手段难以达到的作用,具有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强制外交与威慑一样,主要依靠武力的潜在运用或者说主要通过威胁使用武力,以达成国家的对外政策目标.强制外交是冷战结束后一个引人注目的国际政治现象,该术语也是当前西方国际关系和战略文献中出现频率很高的重要术语之一.本文在剖析西方强制外交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冷战后美国所实施的两个典型的强制外交案例,着力阐释当代美国强制外交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扼要进行一些评析.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大国志向与小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大国志向与位置意识有关,它植根于日本的战略文化,但受到小国心态和小国外交行为的制约.本文分析了日本大国志向的历史缘起和现实表现,解剖了日本与这种大国志向相矛盾的小国外交实践.文章认为,日本的小国外交主要表现为把某一大国"理想化"的小国心态和缺乏独立外交理念的小国外交实践,这种实践突出表现为对美外交的从属性和缺乏勇于负责的道义精神以及国际责任感.文章最后提出日本的大国志向与小国外交的矛盾,认为这种矛盾表面上看是因为日本过分依赖美国、受美国越顶外交的摆弄、特别是缺乏独立的外交理念,其深层原因在于日本战略文化中的"位置意识",由此引申出日本今后要想成为政治大国所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