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一个年轻人总是埋怨自已太穷,没有机会获取更多财富的时候,他可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问一位悉眉不展的青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高兴?”小伙子说:“因为我手中没有钱,买不来房子,买不来汽车。看着别人出入高级消费场所,我这心里就越发不平衡。”“我觉得你很富有嘛?”老人笑着说。  相似文献   

2.
合格父亲     
什么样的父亲才是合格的父亲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们,也就是孩*如果你一遍又一遍地问他某一件事情,他会终于忍不住,就把一切都告诉你了。我总是提前3个月就知道我的圣诞礼物是什么了。(迪伦9岁)*我爸爸上街买的东西比妈妈买的好。他会买薯条、巧克力、小甜饼和冰激凌,而妈妈只会买蔬菜和其它没意思的东西。(瑞恩10岁)*如果你们像我一样有两个妹妹、一个妈妈,在去接妹妹们回家时,你可以和爸爸在一起谈一些男人该谈的事。(菲尔10岁)*我踢足球时,爸爸会当啦啦队,他总是对我说:“踢得好,梅根!”而且他经常给全队训话…  相似文献   

3.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6,(1)
敢用不敢用有一顾客到一家商场买烟。买后就抽起来。营业员对他说:“对不起,这是无烟商场,请不要在这儿抽烟!”顾客不高兴了:“我在这儿买烟还不让我在这儿抽?”营业员听罢,冷笑一声说:“哼!我们这儿还卖手纸,那你敢在这儿用吗?”取名趣闻给孩子取名字时要特别注意读音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姓氏,更要注意谐音问题。网友推荐一文,对正在给孩子取名字者可能会有所启示:医务室有个校医名叫“段珍”,我们都不去她那儿打针。音乐老师叫管风琴,健美老师叫陈亚玲,锅炉热处理专业老师叫吴嫣梅。我晓得一个人名叫朱逸群,另一个叫杨宜知。一父母给孩子…  相似文献   

4.
回娘家     
文英 《新青年》2005,(6):59
同事王大姐喜欢唱“回娘家”,对歌词深有感触。20多年前,做姑娘时她考到省城读书,后来又留在城里工作,娘家在一个小山村,回去一趟很不容易,要先坐火车,再坐汽车,最后还得走上五六里路才到家。碰到风雨天,乡间小道泥泞难行,要捎带一些给乡里乡亲买的东西就更累了,辛苦不说,有时还真把带的东西淋湿、弄坏了。随着交通的改善,王大姐回娘家越来越方便了。今年王大姐更不怕了,家里买了辆桑塔纳,自己学会了驾驶,春节可以赶时髦,自己驾车回娘家。丈夫要在单位值班,胖娃娃儿子长大了天天要上网也不肯回外婆家,王大姐决定独自开车回去。给父母乡亲买…  相似文献   

5.
杂家李滨声     
有情有义无悔人生20余载炼狱苦难,未曾磨掉李滨声骨子里的幽默,更没能改变他天性中的善良,反令他愈加的平和、豁达。此次采访,赶上李老小孙女在侧,告诉我,说前二天上网发现爷爷的一张画儿遭人"仿制",还明目张胆地拿到拍卖公司卖了2万多块钱!"那还不告他们?!"我说。滨老道:"他们(拍卖公司)也是因为有人告了那个仿画儿的人,才知道是假的。那个人还仿了其他画家的画儿。唉,算了吧,他也是看得起我才仿我的画儿,其实我的画儿有什么啊?!只是我觉得挺对不住买假画儿的那个人,人家是因为喜欢我的画儿才受骗的。我跟拍卖行说打算送给他一本我签名的漫画书,做一点补偿。"  相似文献   

6.
致富之路     
有则日本童话,描述一个年轻人到寺庙去求神教他致富的方法,神被他的虔诚感动,就教他说:"你要成为富翁并不难,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样东西、每一个人,就可以成为富翁了。"  相似文献   

7.
我在建材市场门前的棕榈树下喝完一瓶雪碧,吃了两个冰淇淋,绕着门口转了5圈之后,一个身材健壮的小伙子突然满头大汗地在我面前停下.一边擦脸上的汗,一边喘着粗气说:"你是于娟吧?我是装修公司的许志强.程先生说他临时有事来不了,让我陪你买东西."程轶凡的电话也及时跟过来:"于娟,公司临时有个会,我去不了了.装修材料让小许盯着就行了……"  相似文献   

8.
团团签名     
正"团团"是我外孙子的乳名。他出生时正赶上我退休,以朋友的说法,我成了专职姥爷。整整三年时间,在看护团团的日子里,他身上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于是我就随手记下。三年下来,没想到竟然成了一本书。这书的名字就叫《团团的故事》。《团团的故事》就要出版了。团团似乎懂得这书的意义,听说印刷厂要来送书,一大早就特高兴,并且几次问我:爷爷(他一直管我叫"爷爷",怎么也纠正不过来),怎么还没送书来呀?  相似文献   

9.
离婚账单     
雨桦 《新青年》2006,(6):54-55
那天,去家乐福买日用品,如往常一样,几乎不提篮,也不推车,这是我的习惯,不论去哪儿,干什么,都喜欢双手空空.如果不是需要绝对背包的场合,我绝对不会背包,干脆利索.拣了一堆东西,自己又不愿意拿,就往"搬运工"--他的怀里塞.这一次,塞不了了.他说,你去推个车子吧.望着遥远的超市出口和摩肩擦踵的人流,晕!眼睛四处搜寻,希望半路有人扔下车子.哈!真是天上掉馅饼,不远处,真有一辆别人刚扔下的车子,于是,我推来.车筐里,有一张皱巴的纸,像是刚刚包过东西又被扔掉.拿来准备扔掉时,却见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字,眼球立时吸了过去,越看越觉得如获至宝.别担心,不是谁的钱,而是一张离婚账单,你怎么都想不到吧.现将原文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纪从周 《海内与海外》2007,(11):56-56,71
很久没有长时间地排过队了,为去"列宁墓"瞻仰水晶棺中的列宁遗容,我们居然排队等候了90分钟!记得上世纪60年代,动辄排队买东西是常有的事,"排队"已融为当时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2007,(4)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张继这两句诗,想来挺经典、挺真理的。星期天早上,我刚打开电脑写点儿东西,不料我那位要好的朋友又来"钓"我——陪他下乡钓鱼,为此还特意开来他的私家越野车。其实我对钓鱼毫无兴趣,总认为那只是闲人的玩意,与我等"忙人"无关,况且野钓还劳神费力,既不如上网钓网友有趣,也不如坐书斋钓诗词高雅。于是,我推托有事去不了。而  相似文献   

12.
正战火炙烤的大地加盟《侣行》团队,源于一条群发微信。那是一则招聘启事,为《侣行》第三季招募策划,要求"有国际新闻背景、海外合作经验,外语好"。叶尔夏特条件完全相符,就这样,成了《侣行》中的一员。离开央视前,原本担心"会不高兴"的水均益,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支持:"年轻人就应该多闯一闯,注意别吃亏就成"。而叶尔夏特的母亲,则送给他一套挪威探险家斯文赫定的探险集。"探险,是人类的美德。"她对儿子说。2015年4月19日,叶尔夏特随队从北京出发,经红其拉甫口  相似文献   

13.
心碎     
郭敏 《新青年》2008,(1):38
我想,我的幸福童年是从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八岁以前,我的家庭还很和睦,父亲在一个工厂里上班,黑天白天的三班倒,虽然很忙很累,但他从不服输,每当给我买零食的时候,他都喜欢说:小子,好好听话,老子有的是钱,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相似文献   

14.
姜米粒 《新青年》2007,(8):46-47
舅舅的小名叫小礼子,我叫他小礼舅。我刚刚会说话的时候他去考沈阳音乐学院。他考试走的时候,背一个白布袋。我问,舅舅买粮去么?大家笑,白布袋里的胡琴也叽里咕噜地笑。一考就考上了,全省只考上他一个人。当然没有被录取,那个年代,家庭出身很重要。有艺术天分也没有用,没人理会他身上那点独有的、特别的、天赐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李敖的一个好友说了一段评价李敖的话,李敖听了正中下怀,很高兴地在不同场合引用:“李敖是全台湾最快乐的人。因为他独来独往,高兴骂谁就骂谁,就能骂谁、就敢骂谁、就毫不顾忌任何人地骂谁。他没有老板、没有上司、没有朋友,又一笔在手六亲不认,多痛快啊!李敖是全台湾最快乐的人!”  相似文献   

16.
请你相信我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读书的人。经过日积月累,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却攒下了很多种类的书籍,原来专门用于放书的小柜子已经装不下了。于是,我很早就有了一个买书柜的愿望。但作为工薪阶层,每个月仅仅几百元的工资,去掉了柴米油盐,能买上一本书看就很不错了,还哪里有余钱买  相似文献   

17.
五花八门     
《新青年》2007,(8)
一句话噎死人啊! 1.和同学走在街上,发现地上不知谁掉了一毛钱硬币,同学把它拾起来,我笑他说:"丢不丢人?一毛钱你也捡。"同学回了一句:"这一毛钱要是买‘毒鼠强’,够毒翻你好几回的!"2.一次跟单位的一个老大哥聊天,谈到歌星,我问他:"周杰伦你应该知道吧?",老大哥摇了摇头说:"不太熟,没跟他喝过酒。"我无语。  相似文献   

18.
《新青年》2004,(3)
细雨:你好!我是一名大二的女生,我想问你的问题是:我的男友看起来很爱我,他送过我许多东西,比方说口红、围巾、袜子……但是,他从没送过我玫瑰花。一到情人节、圣诞节什么的,我们的寝室都快成玫瑰花的海洋了,那都是同寝室姐妹们的男友送的。可是,就惟独他没送我玫瑰花,每次他都送一些很实用的东西。这件事让我觉得心里很别扭。我也跟他委婉地提过,他却说,送花最不实用了。可是  相似文献   

19.
我一说你就知道,那些俗不可耐的人究竟部是些什么人.就是那些口袋里有些闲钱,能给家里买一些又漂亮又可爱的装饰品的家伙们,然而他们的欣赏水平如此低劣,买的那些东西都透着一身的俗气,你知道我这是在说谁呢吗?我说的就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20.
正好学生逼着纪老师"长进"。纪老师又开始大规模"进补"。他说,观众在《百家讲坛》听到的很多东西都是那个时候积淀的。在进补历史的同时,他也在努力跟上时尚,毕竟教的都是十几岁的孩子,观念、语言、交流工具都日新月益,一不留神就完了。于是,纪老师也与时俱进地学电脑、上QQ,发微博……用孩子们最熟悉的方式与他们沟通。纪连海的"成名"得益于他的学生。恰恰是那个曾经当堂指出他错误的学生阎天,把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