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世钦是我的老领导和老师。他诗歌和散文写得漂亮,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上中学的时候,便读过他发表在报刊上的诗歌,他在书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我家客厅墙上新挂上了老曹赠我的一幅画儿。画面上是三组花儿,中间是一个长颈玻璃花瓶里插的菊花、梅花;右侧一个花架上摆放的是花盆里盛开的兰花;左侧一个凳子上摆放的是一个水仙盆,里边有一簇盛开的水仙花。他在画的右上角题写了这幅画的题目和作画时间及作者:"天趣盎然甲戌菊月世钦"。"甲戌秋月"即1994年的秋天。  相似文献   

2.
有一张小于"斗方"的小斗方,却是我所收藏的画中最喜欢的画之一,是20多年前一位大画家赠送给我的。如今早已配上了最好的红木镜框,端端正正挂在我的书房里。那是一幅在经  相似文献   

3.
绿珠     
《新青年》2007,(2):49
记得家里有一本薄薄的小书,里面有中国画,像清代改琦画的《红楼梦》插图的那种,其中一幅是一个女子从楼上跳下,仙女下凡的姿态,是绿珠跳楼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岁寒三友"松、竹、梅,恐怕喜欢的人居多。上小学时,有位男同学特别喜欢用碳素铅笔画竹子。有一次期中测验,他在老师发还的试卷背面画了一幅竹子。可他没想到这试卷还要收回去,于是被老师表扬几句又批评一番,大意是说画得不错,可惜画错了地方云云。老师展示给大家看的那幅画,等于给这位同学做了广告。他被班干部举荐  相似文献   

5.
一把小小的扇子,一经名家题诗作画便身价百倍,在艺术品市场竟能拍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以往在人们眼里始终是中国画中"小家碧玉"的扇面画,近年来,以其形制与内容的精巧,及名家精品的日渐稀少,逐渐受到收藏界宠爱,成为颇具增值潜力的藏品门类。一在中国传统书画中,扇面书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载体是具有实用意义的祛暑用具——扇子。在古代,扇子是文人随身必备之物。历代书画家都乐于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示丹青翰墨之妙,并在文人雅集时展示赏玩。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推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热潮中,海外华人同样踊跃,新近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画黑白体系论》,就是旅英中国画家、文艺理论家胡东放为弘扬中国画而精心打磨了20余年的一部理论力作。胡东放是一位出自黑龙江省的文艺理论家,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早在1985年,他就曾在《美术》杂志上发表过《后期印象派析疑》、《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哲学观》等文章。1991年,他第一版25万字的《中国画黑白体系论》由北京的人民美术出  相似文献   

7.
凌胜利 《国际问题研究》2022,(2):20-36+153-154
外交能力是主权国家有效制定和执行对外政策的能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外交理论创新能力、外交谋划能力、外交机制建设能力、外交协调能力和外交执行能力等要素。加强中国外交能力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外交能力提出了新考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中国外交能力提出了新期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外交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外交转型对外交能力提出了新课题。中国外交能力建设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阶段性等特点,对此要在理论创新、战略运筹、机制建设、统筹协调、政策执行等方面不断加强,促进外交能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记得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一幅描写侵华日军投降仪式的油画巨作《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公开展出,吸引了无数观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作者陈坚进行专题访问,中央及北京多京媒体作了及时报道,中国美术家协会为此画了专刊。而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全国第十届美术展览的授奖仪式上,陈坚创作的这幅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荣获本届美展油画金奖。著名油画家陈坚以气势恢宏的整体构架,细腻娴熟的艺术技巧和令人惊叹的真实笔触,将南京日冠投降仪式的历史瞬间展现给世人,引发众多观众对一个逝去时代的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就"笔墨当随时代而言",在任何时候,画家的创作似乎更强烈地反映了这一论断。在当代中国画坛中有一群画家,他们能够从时代审美要求出发,深入生活,努力吸收传统中国画的精华,把传统之法为"我"所用,在艺术面貌上开拓创新、大胆探索,构建出自己的艺术语言,并成为当代画坛的精英,为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这其中的杜云山先生就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他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笔墨情结。在创作中,他大胆突破,锐意进取,建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形象:当地的视野与政策的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上世纪90年代后新加坡人口结构之改变,接着分析本地新加坡人对中国新移民的看法,然后讨论新加坡移民政策的出发点,即从控制新移民涌人到整合团结现有移民。本文认为,同宗同族的民族观和共同文化源流在塑造新加坡人对新移民的看法时作用甚微,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实用主义才是影响公众对新移民的态度和政策抉择的最重要因素。在这一大框架之下,公共外交能够对中国人、华人新移民和中国国家的国际形象改变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千年伊始 ,人类社会正满怀希望地迈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谋求 2 1世纪崛起的中国正进入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让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进入中国”,成为时代的呼声和历史的趋势。增进国际间的了解与交往 ,总结和借鉴外国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 ,是谋求发展的中国所需、是立志现代化的中国所求。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家哲先生撰写的《拉丁美洲 :从印第安文明到现代化》( 1 999年 6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一书 ,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拉丁美洲国家孜孜不倦地谋求发展、致力于现代化的风景图。它对于人…  相似文献   

12.
不惊慌的雨     
他是美院的高材生,在公园里,他要完成一个人物写生,他需要一个模特。他问了几个人,却无人应。迷信的人说,把一张美丽的脸画到画布上,画得越惟妙惟肖,那个人被抽走的魂魄就越多。他想,难道这些人都是迷信的吗?直到她的出现。她坐在那里,本身就优雅得如一幅画。他的请求,她大方地同意了。"请保持这个姿势",他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在画布上迅速地画了起来。天公却不作美,有些要下雨的意思。而他还没有画完,一滴雨便落到她的脸上,她却一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座直径42.24米、高28米的密闭堡垒式建筑,坐落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区北侧的全景画馆,被称之为“中国第一馆”。中国第一幅垒景画《攻克锦州》环绕其中。全景画馆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攻克锦州》全景画成为中国博物馆和美术史上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14.
"天人之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把世界作为一个完整的分析单位加以看待,强调对世界的道义责任,对中国人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突出表现是东亚朝贡体系的形成.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国侵略的惨痛历史促使国人转变观念,但"天人之辨"的印迹依然在新中国对外关系中得到明显的体现.在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当今时代,"天人之辨"无疑将为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八国进行的友谊合作之旅再谱中非共赢新章,进一步深化了中非关系“政治互信、经济互利、文化共鉴”的内涵。其重大意义在于:传达和谐理念,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展示时代意义,促进大国对非洲政策调整。《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发表一年多来,中国对非洲采取的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已不再仅仅是中非双边关系中的“利益相关者”。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更在参与非洲冲突地区的维和行动及解决达尔富尔人道主义危机等问题上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中非双方高层会晤的频率之高,双方的重视程度之高,及参与人数之众均是史无前例的。由此可见,对非洲关系在中国的外交政策目标体系中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有效作为。过去10年,广西在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三大奇迹,积累了十大经验,广西客观上成为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新高地。当前,广西已经进入高铁时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时代、沿海沿边沿江"三沿"全面开发开放时代、构建新的战略支点时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加速阶段和经济起飞阶段,广西的开放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10年,广西将紧紧围绕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以及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1,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深化与东盟的全面开放合作,着力打造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门户新枢纽、中国—东盟合作高地,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把广西与东盟的全面开放合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中越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越文学交流中,有时导致越南作者的汉诗混杂着许多中国诗篇,中国作者的诗作中也偶有越南汉诗。由于时代相隔久远,后人在辑录前人诗作时亦常有混乱,将此人之作归属为他人之作。本文探讨一些与中国赴越南使臣有关的诗作者,还原真相,亦是整理中越关系资料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8.
该书画作品集近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由五百余幅优秀作品中,筛选出三百余幅精品汇集而成。为庆祝中国侨联成立五十周年,海内外侨界书画艺术家在短短几个月里就创作了上千幅作品,其中最长者年逾九旬,最幼者为十几岁之小书画家。该书画作品集的出版,是侨界艺术家们多年来努力的结果,也成为侨界书画艺术家的一次整体展示。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为该书画作品集作序。  相似文献   

19.
正今宵樽酒论文,国家画院顾平先生携画来观。独喜此幅,所题太白诗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相得益彰愈增飘逸。魏晋风度乃中国人之极致,已成绝响,后不可肖。然气质不灭,人犹向往,诗文应步,书法尤视,而画更应如此,所谓圣贤寂寞,画可留名也夫?故瞻观之后,敬题一绝:  相似文献   

20.
作为标题的这句话,是凤霞阿姨为我画的一幅红梅图上吴祖光先生题的字。是古人诗句还是他的诗句,至今未考。今年4月10日,是吴祖光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