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股市是经济发展的“睛雨表”。按照美国《商业周刊》文章的说法,股市飚升显示了美国“新经济”的出现,而“新经济”则是建立在全球市场和信息革命的基础之上的。关于“新经济”的涵义,国内学术界有不同诠释。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地给“新经济”下定义,关健在于要抓住美...  相似文献   

2.
《现代美国经济问题简论》(以下简称《简论》)和《美国经济讨论会论文集》(以下简称《论文集》)是论述和探讨现代美国经济问题的新著作。两书内容颇为丰富,以大量事实和统计资料揭露了现代美国经济所存在的种种矛盾,并试图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一些问题作理论上的阐释。这对研究美国经济和关心国际问题的人们来讲,具有很大参考价值。但两书编排各异,论点也不尽相同。《简论》是对该研究所1973年出版《战后美国经济》一书的补充,主要论述到1979年为止的战后美国  相似文献   

3.
《现代美国经济问题简论》(以下简称《简论》)和《美国经济讨论会论文集》(以下简称《论文集》)是论述和探讨现代美国经济问题的新著作。两书内容颇为丰富,以大量事实和统计资料揭露了现代美国经济所存在的种种矛盾,并试图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一些问题作理论上的阐释。这对研究美国经济和关心国际问题的人们来讲,具有很大参考价值。但两书编排各异,论点也不尽相同。《简论》是对该研究所1973年出版《战后美国经济》一书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的理论与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经济”概念起源于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发展中有别于传统经济特征的现象的重新解释。1991年3月至今,美国经济处于历史上最长的连续增长期,且经济运行态势形成了“高增长 低通胀 低失业率”的理想组合。经济学家对此的解释是由于经济模式的更新,生产率增速加快,进而使美国经济突破了增长率2.5%和失业率6%的瓶颈限制,拉长了经济增长周期,经济高增长、低失业和低通胀的并存因而成为现实。一、新经济是什么?对新经济如何定义,通常有狭义和广义的看法。狭义的看法认为,新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经济,是整体经济中以新型企业和新产业为主、…  相似文献   

5.
对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回顾表明,处于经济转轨危机中的俄罗斯仍注意加强高新技术、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使新经济在经济转轨中得到了初步发展。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说,目前俄罗斯新经济的发展还不能构成独立的经济发展形态,但是笔者认为,新经济将作为俄罗斯经济增长和经济转轨的内在的必然选择,俄政府已充分认识到进入经济转轨新时期发展新经济的必然性与迫切性,并已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发展举措。对转轨国家新经济的发展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从俄罗斯经济转轨中发展新经济的客观必然性、俄罗斯新经济发展的现状、新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原因、俄罗斯新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的深化的关系及俄罗斯新经济发展的前景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增长的内涵、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称之为“新经济”。令我颇感兴趣的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和科技发达国家不在少数,为什么“新经济”偏偏率先发生在美国?这问题过于浩繁,远非千余字可释解,但仍觉得有必要浅谈一二。 国内许多研究者十分强调政府调控和干预对美国“新经济”的促进作用,如政府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即所谓“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等等。然而这种论点无法解释,为什么政府同样进行了大量科技投入且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性更强的欧洲和日本没有出现“新经…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在众多网络神话破灭的今天,人们对新经济提出了质疑:靠那种天马行空的创业手段能行吗?实际上,这正是人们对新经济的一种误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仍然是新经济。新经济不是单纯的互联网经济,而是技术经济。当我们看到美国人限制出口最新研制的计算机、德国人把汽车制造关键技术抓住不放、日本人不向国外输出高精尖技术、俄罗斯人不允许泄露半点航空新技术时,我们是否能够真正搞明白,推动社会发展的正是技术,是技术经济为他们谋取着暴利。所以,只有技术才能真正创造我们华夏民族的盛世。  相似文献   

8.
金灿荣  刘宣佑  黄达 《东北亚论坛》2013,(5):3-12,117,127
2010年美国提出了回归亚太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全球战略调整之一,也是对中国外部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政策。虽然美国方面用"战略转向","亚太再平衡战略"等新说法取代了有争议的"回归亚太"一说,但其针对中国的实质不变。迄今为止,关于亚太再平衡战略最早,也是完整的论述是2011年11月,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女士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她正式高调宣称美国重返亚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包含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政治上开展"前沿部署性外交"、"多边外交"、"价值观外交"等;军事上"巩固老朋友,寻找新伙伴";经济上欲主导《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的建设,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与美国的平衡关系产生影响,激化"南海问题",使得东亚地区出现离心化趋向。"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美国对此战略进行了微调。中国拥有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空间,应继续加大中美之间的合作和共识,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9.
2010年美国提出了回归亚太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全球战略调整之一,也是对中国外部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政策。虽然美国方面用"战略转向","亚太再平衡战略"等新说法取代了有争议的"回归亚太"一说,但其针对中国的实质不变。迄今为止,关于亚太再平衡战略最早,也是完整的论述是2011年11月,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女士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她正式高调宣称美国重返亚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包含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政治上开展"前沿部署性外交"、"多边外交"、"价值观外交"等;军事上"巩固老朋友,寻找新伙伴";经济上欲主导《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的建设,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与美国的平衡关系产生影响,激化"南海问题",使得东亚地区出现离心化趋向。"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美国对此战略进行了微调。中国拥有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空间,应继续加大中美之间的合作和共识,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低失业、低通胀同时并存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等新特点,克林顿总统及美各界人士认为美国已进入“新经济”时期。世界各国都对美国出现的“新经济”现象给予高度重视,认为它不仅关系美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变化,而且代表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初,美国基于布什政府对外战略与政策实践的教训与经验,提出“转型外交”,意在加强外交手段在实施美国对外战略中的作用。但由于全球唯一超级大国身份所决定的美国在动用武力方面的内在冲动,军事力量仍是美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手段。“转型外交”实际上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也服务于以军事实力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为避免深陷伊拉克泥潭开始实施"退出战略".2009年6月30日美军从伊拉克城镇撤出,就是其摆脱伊拉克困境的重要步骤,也是美国新一轮战略收缩的标志性事件.但美军撤离给伊拉克留下安全真空,使伊拉克安全形势脆弱性日趋凸显,恐怖暴力活动重新抬头.这使美国的"退出战略"进退两难,无论如何取舍都面临极大困境.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非洲的“人权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美国推行其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的一个有效武器以及实现其全球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非洲作为美国全球战略大棋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也是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从人权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人权与非洲民主化、人权与非洲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联系来剖析美国对非政策中“人权因素”的两面性本质,指出美国对非“人权外交”的出发点和实质是捍卫其价值观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4.
“无赖国家”及美国对其政策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华 《国际资料信息》2004,(9):19-23,26
“无赖国家”的概念由美国提出后,就逐渐在国际社会流行开来。冷战后,美国把“无赖国家”确定为世界及美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对它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诠释,对其政策则随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  相似文献   

15.
Wang: I believe that the above comparisons of the two "wars on Iraq" are excellent. The United States has made it clear that its present military actions are aiming at "toppling Saddam. " It seems that Washington has long made preparations for the actions, and will do more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形成和30多年来中美关系时好时坏、复杂多变的实际进行了回顾,从中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在台湾问题上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对东南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高调"重返",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在东南亚存在的举措。2013年连任后,他将在未来4年继续把东南亚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着力点。同时,奥巴马政府意识到其东南亚政策也需要进行"再平衡",应放缓军事"重返"脚步,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全方位投入,均衡化、长期化地推进东南亚外交。国内财政限制、中东等地区外交挑战和外交人员人事变动等因素会对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东南亚外交有所制约,但其未来政策走向仍将对中国周边外交和中美关系产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25日至26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与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俄美关系”研讨会,三方近40名专家、学者与会。外国专家有美国的李侃如(前克林顿政府白宫亚洲事务高级主任、现密执安大学政治科学系教授)、柯京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欧亚研究项目主任)、俄罗  相似文献   

19.
《美日行政协定》签订之始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951年2月起,美日双方开始酝酿制定<美日行政协定>.而在美方内部国务院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对协定的内容分歧重重.后由于杜鲁门施压,美国加快了谈判步伐.在谈判中,美日间主要围绕美军的基地权、裁判管辖权和联合司令问题进行激烈的谈判,期间美日双方分别作出不同程度的让步,甚至约定口头密约,最终达成协议.这一协定的签订,强化了美日间的主从关系,也加速了参议院对旧金山双约(<旧金山对日和约>及<美日安全条约>)的批准.  相似文献   

20.
In geopolitical terms, despite its broader global significa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rising China and a hegemonic America, had nevertheless all along been confined largely to East Asia, or the "Eastern Front," where issues like the Taiwan question, the nuclear program of the DPRK as well as bilateral trade, economic and military exchange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observers or analy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