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本作为东亚地区唯一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 ,在东亚的经济发展与既有东亚国际分工体系中 ,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 ,日本所倡导的东亚“雁行模式”国际分工 ,是一把“双刃剑” ,对日本来说已在长期发展中显露了双重效果 ,90年代以后 ,其负效果日益突出起来 ,这不仅对日本经济发展不利 ,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东亚国际分工的发展 ,因此 ,调整参与东亚国际分工的形式与目标 ,建立双向开放的国际化经济 ,就成为日本参与东亚国际分工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实现经济“起飞”后,开始向亚洲“四小龙”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后者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又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东盟国家,并以此形成了以日本为雁首、“四小龙”为雁翼、东盟为雁尾的所谓“雁阵模式”,成功实现了本国产业升级,同时也使东亚地区形成了以日本为中心的产业分工体系.“雁阵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特殊的国际环境和日本在东亚的产业领先优势,但日本政府所起的助推作用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美国与东亚之间的经济失衡及摩擦由来已久,经历了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美国 与日本经济失衡及摩擦为主的阶段、80 年代至90 年代中期亚洲“四小龙”和日本与美国经济失衡 及摩擦为主的阶段,以及其后中国与美国经济失衡及摩擦为主的阶段。美国与东亚经济失衡是世 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起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二战后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美国经济的相 对衰落。战后加速和维持东亚与美国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原因是:东亚与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 东亚与美国储蓄和投资率差异、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的变化以及美元全球霸权体系的确立。 我们认为这种失衡局面是难以长期维持的  相似文献   

4.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日本充当东亚经济发展领头者的“雁行模式”已经崩溃,因此,“日本在前面拉、中国在后面推”的东亚经济发展的“双头列车”模式也就失灵了。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构建东亚经济的发展模式。未来中国具备了引领东亚经济发展领头者的条件,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等方面是东亚经济强有力的推动者,而且在东亚经济一体化方面离不开中日两国的密切合作。因此,未来东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中国在前面拉、日本在后面推。”这种模式和传统“双头列车”模式相比,中日在东亚经济中作用的角色发生了换位,故称之为“新双头列车”模式。“新双头列车”模式对中国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相似文献   

5.
东亚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东亚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及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产业发展出现新变化,雁行发展模式已式微,新的发展模式正在酝酿之中。在新模式下,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再是地区产业布局的决定性因素。东亚区域内产业水平性分工增加。随着中国在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诸多领域的产业的迅速扩大,中国在东亚产业体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战后,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的亚太经济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从60年代民间组织机构提出的关于太平洋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诸多建议,到70年代官方抛出的“环太平洋联合设想”,再到80年代炮制的“东亚经济圈”和“局部经济圈”构想,日本的亚太经济战略日趋具体化,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阶段性、层次性和现实性。在90年代,日本将侧重与东亚各国和地区开展贸易、投资、金融“三位一体”的经济合作,努力培植以自己为中心的“东亚经济圈”,促进“雁行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日本雁行模式推动下,东亚地区内的贸易总量和投资规模不断增大,经济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由此带动了区域内国际移民劳工的流动。东亚国际移民劳工是指该地区内的劳工为了就业的需要从出生所在国或居住国迁往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从迁移时间看,既包括短期合同性移民劳工,又包括少数事实上的永久性国际移民劳工;  相似文献   

8.
论战后日本东亚区域合作政策及其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从 2 0世纪 6 0年代开始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如“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构想。进入新世纪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快 ,日本东亚区域合作政策也进行了调整 ,面临着几种选择 :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韩组成东亚区域合作体、与东亚各国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但无论哪种选择都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顺利实现区域合作重心的转移、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及改变不合理的分工体制。  相似文献   

9.
日本经济经历了50年代的恢复,60年代的起飞,到80年代初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经济强国。90年代以后,由于“泡沫经济”终结,日本经济开始陷入走走停停的“怪圈”之中。东亚经济发生危机以后,国际社会对亚洲最大的发达国家日本的期待与日俱增,那么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原因是什么,前景又如何引起世人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
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多边联合——东亚经济联合的现实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阻力来自于制度障碍和交易的高成本,如何克服这两大阻力也是东亚国家在经历东亚金融危机和"雁行"分工体系瓦解之后再度复兴的关键.双边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克服两大障碍的现实途径,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扩大和相互联合使东亚经济一体化具有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东亚经济复苏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以来,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东亚国家出现经济复苏迹象,如汇率基本稳定,股票市场活跃,出口大幅度增长,外汇储备增加。东亚经济真的复苏了吗?我们认为;东亚经济复苏的进程将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内部经济调整状况的影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断言东亚经济已经进入全面复苏的阶段为时尚早,同时,东亚国家再次陷入危机的可能性也不大。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调整步伐,是东亚国家走向全面复苏的基础,也是21世纪东亚国家创造新一轮经济发展空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日本既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也是一个科技强国。由于人口众多、国土狭小、资源匮乏,长期以来日本走的是一条面向全球发展经济的道路。加上日本地理上邻近东南亚,相互往来历史悠久,双方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战后日本一直十分重视对东南亚地区的市场开拓。早在1977年,日本首相福田纠夫在首届日本—东盟首脑会议结束后,就提出了要与东盟发展“对等的伙伴关系”和“心心相印的信任关系”。以此为契机,日本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众多领域与东盟进行合作并提供了大量的政府开发援助(ODA)①,并且随着其产业技…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至今,东北亚区域没有战争爆发,经济的发展使这一地区充满活力,然而政治上的互信和文化上的共享却与此形成鲜明的反差。东亚国家——中韩日之间在很多问题上构成"对抗"姿态,国家间关系风波不断,加之外部力量的影响,东亚和平与安全的隐患一直处在集结和酝酿之中。期待中的区域合作进展缓慢,而对抗却衍生出副产品——东亚民族主义思潮重新泛起。围绕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民族主义对东亚国家间关系的不良影响日益凸现,对此区域安全形势时有冲击,在客观上延缓了东亚国家稳定的政治、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限制或削弱了已有机制的作用,加深了东亚各国民众之间固有的隔阂和猜忌,更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深层障碍。  相似文献   

14.
Karel van Wolferen argues that, since Japan's political economy was the main factor in creating the circumstances that led up to the 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studies must focus on it to understand this event. The Japanese economy, which is here described as a war economy operating in peacetime, provided the model for East Asia's 'tiger economies' that imitated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in its targeting of sectors for investment,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the 1980s. These other East Asian economies proved more vulnerable to crisis than the Japanese economy because they were more open to foreign investment and did not have Japan's closely knit economic and financial networks and institutions. After presenting this preface to the crisis, van Wolferen then criticizes the current East Asian economic situation, in which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continue to force the Western ideals of transparency and deregulation on most of the East Asian economies while permitting Japan to remain the least transparent economy of the entire region.  相似文献   

15.
东亚经济复兴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亚模式曾经受到广泛赞扬,成为众多落后国家争相效仿的楷模.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洗礼,东亚模式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更新.这次面临全球金融危机,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在金融风暴中展示出的一些优势,是抵御冲击的有效措施.因此,有必要再辨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特征,探讨东亚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构建以及目前面临的能源和通货膨胀新挑战,为东亚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东亚准新兴工业化国家中,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水平名列前茅。这主要得益于马来西亚成功的工业化模式。尤其是马来西亚的工业化经历了进口替代第二阶段重化工业的发展,其经济实力与商品贸易出口能力大为加强。马来西亚政府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强干预”的角色,并提供了符合工业化发展内在要求的综合性组合政策。马来西亚的经验表明,推行进口替代第二阶段并非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仍然需要被主流学说斥之为“肮脏”的工业化政策。  相似文献   

17.
As the result of historical, political and geographical reasons, Latvias relations with the East Asia are a new field of study. Even though the diplomatic and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Latvia and the East Asian countries have not been significant, the volume of trade and cooperation in other fields has been increasing particularly with China, Japan and Singapore. Latvias joining the EU will impact this cooperation in different ways. Mostly it will giv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Latvia to build fruitful diplomatic and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the East Asian countries. This explorative research will examine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bilateral diplomatic and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Latvia and the East Asian countries (ASEAN, Japa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s well as clarify future trends,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effects of the accession of Latvia to the EU. This is one of the first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and is intended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b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new EUs members and the East Asian countries, as well as for those analyzing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EUs enlargement on these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新现实主义也被运用于地区层面,成为很多国内外学者阐释东亚地区主义的主要理论范式之一。在新现实主义者看来,东亚国家对于均势体系或结构的追逐由来已久,无论是东盟的成立,大国平衡战略的实践,还是由于中国崛起而引发的"中国威胁论"以及中日之间的矛盾和竞争等都彰显了东亚地区结构的不断变动,显示出东亚地区国家间追逐权力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推动下,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并成为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力量。已经并正在形成的东盟与中、印、日、韩、澳、新自由贸易区,对东亚区域经济的整合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应进一步调整参与战略,以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