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刘秀莲 《亚非纵横》2007,(4):8-11,63
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建交以来,韩国对华投资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预计今后五年内,韩国对中国投资的总体趋势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仍处于韩国亚洲投资体系中的核心位置。同时近两年来,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出现了一些变化或调整。韩国对华投资进行战略调整的主要背景是:首先,全球产  相似文献   

2.
韩国对华投资起步虽晚,但已占韩国企业对外投资总额的42%,韩国企业已将中国视为“第二个产业前沿基地”。通过对韩国在我国28个省区直接投资及各地区市场环境等解释变量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地区性工资差异和较低的投资成本已不再是韩国对华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呈现出从传统的成本导向型逐步向市场导向型转移等一系列结论。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以后的韩国对华直接投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金融危机后 ,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投资的项目数和金额均大幅度减少 ,在华韩资企业也开始进行重大的结构调整 ,针对中国国内市场的投资逐渐增多。伴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事业的推进 ,在中国内陆地区投资的韩国企业逐渐增多。可以预料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结构国际化的进展 ,今后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不仅会有量的快速发展 ,而且在质的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投资地区和投资行业将进一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中国连续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这使韩国对华投资企业面临转变经营策略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机会、风险、竞争优势与劣势等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本地化经营、撤出或转移等对应策略,进而建议韩国对华投资企业要积极推进本地化经营战略,很好地理解和实行新的劳动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 ,日本对华投资增长较快 ,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东北地区亦是日本企业重要的投资区域 ,但其金额少 ,占对华投资比例亦较小。由于中国对投资优惠政策的调整、税制的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面临困境等原因 ,致使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在近期内很难有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6.
韩国对山东直接投资的特点、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对山东直接投资特点从区域看 ,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 ,从行业看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投资方式多为独资经营方式。在今后一段时期内 ,韩国对山东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将是独立性更强 ,投资行业与区域更加集中 ,大企业增多。根据韩商这些投资取向 ,山东省采取相应措施 ,正确引导韩商的投资行为 ,重点吸引韩资投向传统农业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和参股国有企业。进一步探索对韩招商引资新方式 ,完善吸引韩国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机制 ,注重发挥经济开发区载体优势 ,更加积极稳妥地发展韩商在山东投资企业 ,最终使投、受资双方取得双赢结果。  相似文献   

7.
借鉴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经验,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创新产业投融资 体制, 改善产业投资结构, 以增量投资扩大和存量投资调整为手段, 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先导, 以 确保经济增长效益、增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和增强综合国力为目标, 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能 源和原材料、支柱产业、第三产业以及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等领域的投资。  相似文献   

8.
王勤 《东南亚》2007,(2):16-20
近年来,新加坡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发展迅速。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第六大来源地。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新加坡企业积极调整投资与经营战略,未来新加坡企业对华投资将呈现出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由于韩国政府保持广泛的资本控制制度,韩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较慢。80年代中后期,韩国政府逐渐放松对外直接投资控制,韩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才迅速发展,加之中韩两国1992年才建立外交关系,所以,韩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在对华直接投资方面属于起步较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韩国经济技术合作在短短的几年里,已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技术合作的过程中,山东省作为中国最早对韩国开放,以及韩国对华投资的重点地区,以其合作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显示出双方以经济技术优势互补与平等互利为基础的发展潜力和合作前景。本文根据中国山东省与韩国经济技术优势互补基础的分析,讨论了双方经济技术的优势互补及产业选择,并提出推动双方经济技术合作与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张宏  丛静 《东北亚论坛》2006,15(2):43-48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包括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与地理区位等。中国与韩国的地缘优势及不断加强的区域经济合作为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开展打下了现实基础;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中韩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规模不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为顺利开展与韩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实施规模经营战略、提高引进韩国FD I的档次、促进中韩间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急剧增加,到1996年底为止日本对华投资累计协议金额达到260.2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141.86亿美元,位居外国对中国投资的第2位,投资项目达148888件。可以预料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日本企业对外战略的调整,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投资额还会增加。  相似文献   

13.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不合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呈现出发展起伏、速度缓慢、产业结构技术构成偏低、地区分布集中、规模中小型化等特点。究其原因 ,一是日本对华投资动机的主流是利用低廉而丰富的劳动力 ;二是中国引资政策的调整及其导向 ,使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不平衡 ;三是日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过于谨慎 ,不积极 ,且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4.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作为中国资本的一部分,必然具有资本的属性,它对中国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能够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并发挥投资乘数效应。同时,欧盟直接投资与国内资本不同,它具有外部性,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能够带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有助于中国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人力资源,促进中国企业提高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华韩资企业的投资经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韩国对华投资在中韩两国经济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韩资企业的特点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集中于制造业的小规模投资。目前 ,韩资企业还存在着对中国的社会文化理解不足、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和本土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今后 ,如果韩资企业选择适当的行业和地区进行投资 ,引进高技术 ,扩大本土化经营战略 ,将会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韩资企业在中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韩国政府为缓解国内资源短缺和市场狭小的矛盾,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对外投资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对外投资政策。我国政府为鼓励企业“走出去”,在金融、税收、外汇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历史较短,在对外投资政策上,我们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我们有必要借鉴韩国的做法,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17.
徐淑华 《东南亚》2003,(3):25-32
国际资本流动是国际经济交流和合作的一种形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其流动速度加快 ,规模日益扩大。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 ,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实行吸引外资、利用外资的政策 ,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为外商来中国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在菲律宾的对华投资中 ,主体则是菲律宾华人。本文就菲律宾华人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一概要的探讨。一、菲律宾对华直接投资的规模与发展1 970年代中期以来 ,中菲两国都调整了各自的发展政策 ,双方经济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 979年 8月 ,菲律宾海外…  相似文献   

18.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国是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比较成功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定量分析显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降低国内第一、第二产业结构的比例,明显提高国内第三产业结构的比例.借鉴韩国的经验,我国应该选择制造业作为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注重发挥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相对优势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方向应与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韩国产业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蔚 《亚非纵横》2007,(6):42-46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新兴工业国,创造了世人瞩目的汉江奇迹。虽然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但经过调整与改革又迅速走上了经济复兴之路。可以说,韩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其成功表明,政府为扶植主导产业发展而采取倾斜性的政策保障,有助于推动整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从而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韩国的造船业订单数量列世界第一,半导体产业也位居世界前列,它们的成长过程,分别处在韩国经…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的中美关系较2009年相比,可谓明显的“暖转冷”,摩擦、冲突不断。主要表现在美国不顾中国的核心利益,挑战中国南海主权、对人民币升值施压、在中国周边制造紧张局势等,这些做法理所当然遭到中国的坚决回击。美国对华示强,除了固有的不适应中国崛起的心理因素作怪外,还有着其亚太政策调整、国内对华强硬派得势、中期选举等原因。美国对华强硬并不意味着其“两面下注”的对华战略政策的调整,只是对华防范领域扩大。未来中美关系仍是合作对话、防范遏制与反遏制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