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布莱尔在新近举行的大选中得以连任, 主要原因就在于突出了“变革” 。正是通过在政治、 经济、社会福利以及外交领域的一系列新政策的实施, 突出了工党政治理念的变化和对现实政策产生 的影响。正是因为工党改变了在民众心中的旧形象, 才得以在布莱尔的领导下获得选举胜利。  相似文献   

2.
5月5日,布莱尔领导的工党赢得了英议会大选,实现了工党百年历史上首次“三连胜”,布莱尔本人也成为英战后连续三届当选首相的第二人。但是,布莱尔也很可能是步撒切尔夫人后尘被迫在第三任期内提前让位的首相,其执政地位在大选后即开始动摇,英政局走向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首先,布莱尔执政地位面临严重挑战。由于伊拉克战争的阴影,工党虽赢得“三连胜”,布莱尔却面临党内“逼宫”,其执政地位处在动摇之中。大选揭晓的5月6日,布莱尔在组织新内阁时,即被迫放弃要减少副首相和内务大臣查尔斯·克拉克部分职责及将露丝·凯利调往财政部的成令。接…  相似文献   

3.
大事综览     
2005年5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布莱尔赢得三连任。6日,英国首相布莱尔领导工党在英国大选中赢得三连任,并开始重组政府。新内阁中内政、外交等主要大臣的职务未作变动。布莱尔早前曾表示,工党的新一届政府将以经济工作为重,努力帮助低收入人群,提高国民医疗和教育水平。17日,布莱尔公布了其第三任期内的政府议程,其中包括45项政府议案和5项草案。英国媒体就此指出,布莱尔能否在议会中通过这些议案将决  相似文献   

4.
经过1997年、2001年、2005年三次大选锤炼的英国新工党,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掌控政府新闻、应对传媒、利用传媒为本党赢得选举,并为顺利执政创造有利条件的策略和机制,尽管并未以文字的形式标明,但这是一种真实存在并积极指导工党的潜规则。成也布莱尔,败也布莱尔,他的传媒战略为其赢得选举、推行政策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把继任者布朗推到了如何处置布莱尔这一政治遗产的艰难境地。  相似文献   

5.
1997年5月1日英国大选揭晓,工党在英下议院的659议席中赢得419席,以压倒多数击败连续执政18年的保守党,取得自1931年以来最大胜利。5月2日,年仅44岁的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正式就任英国新首相,同时,22名新内阁成员也宣布到位,工党终于迎来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1997 年工党执政后顺利实施了权力下放。究其原因,受欧洲新地区主义的影响和推 动,工党参照欧洲国家经验寻求国内改革的动力,坚定了权力下放的决心。权力下放是推动英国民 主发展的方式,也是解决保守党治下权力合法性不足的途径,还是解决民族联合问题的有效手段 。此外,布莱尔不断完善权力下放政策,作为竞选武器在击败保守党时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1997年5月1日,英国举行大选,反对党工党以压倒多数票击败连续执政18年之久的保守党,重新上台执政。5月2日,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出任首相,从而成为本世纪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同日,他组建了由22名成员参加的新内阁,其中有5名女性,创下了英国内阁女大臣最多的纪录,内阁成员中只有4名担任过政府职务,且都未超过副大臣级。  相似文献   

8.
英国工党政府的内外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5月2日,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接替了保守党领袖约翰·梅杰,正式出任英国首相之职。至此,英国工党结束了长达18年的在野党地位,并以在下院659个席位中获得419个席位的压倒多数上台执政。经过如此长时期的反对党地位之后,新上台的工党政府内政沙咬上有何新举措,其内外政策同以往保守党政府的延续性和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围绕上述问题,就英国工党政府的内外政策取向作一分析。一、国内政策1.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长期以来,英国由工党和保守党两大政党轮流执政,两党间最大的差别之一,表现在工党历…  相似文献   

9.
英国新首相托尼·布莱尔王利平5月1日,英国工党在大选中以压倒多数的选票击败连续执政达18年之久的保守党。44岁的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第二天正式出任首相,成为本世纪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年少立志从政布莱尔于1953年5月6日出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一个中产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以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人相继提出第三条道路理论并加以探索实践,以期改变西方奉行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险象。随后欧美国家的许多执政党(社会党、社民党或工党)也开始效尤,一时间新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以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人相继提出第三条道路理论并加以探索实践,以期改变西方奉行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险象。随后欧美国家的许多执政党(社会党、社民党或工党)也开始效尤,一时间新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一、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内涵及其倡导者 (一)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含义。第三条道路理论从出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早期,纳粹曾利用这个词,作为他们替代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法西斯主义招牌。后来又有人寻求“中间路线”。但这里所说的“第三条道路”与它们都不同,指的是以英国首相布莱尔为代表的“超越左右”的新第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0月,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从伊拉克北部频繁越过土伊边境,在土耳其发动恐怖袭击.10月17日,土耳其议会授权政府派军队越境打击库工党.美国一直阻止土耳其采取大规模越境军事行动.11月初,美国开始给土耳其提供关于库工党的情报.布什认为,库工党是美、土、伊三国共同的敌人.2007年12月~2008年2月,土耳其战机多次空袭伊拉克北部库工党目标.美国要求土耳其考虑以非军事方式解决库工党问题.美国试图在维持伊拉克稳定、保护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和帮助土耳其解决库工党问题等方面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13日,在以色列工党代表大会上,74岁的佩雷斯在一片奚落声中退位。6月3日,工党强硬派代表、前外长巴拉克正式当选为新一代工党领袖。工党顺利完成新旧交替。 一、元老佩雷斯退位 这次工党更换领导层主要是由于对佩雷斯不满。佩雷斯是工党“鸽派”的典型代表,被称为“好的外交部长”和“第二把手”。他还是个理想主义者,被称作“空想家”。他提出的与阿拉伯人  相似文献   

14.
挪威新首相托比约恩·亚格兰王利平今年10月25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内阁会议上正式提出辞呈,由挪威工党主席托比约恩·亚格兰出任新首相。据分析,布伦特兰首相的辞职是为了给工党年轻的领导人提供机会,让亚格兰接任并在工党内和人民中建立威信,为工党在明年...  相似文献   

15.
3月2日澳大利亚大选揭晓,霍华德领导的自由的—国家联盟党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在议会148个席位中获得了90席,而工党仅获46席,从而结束了工党连继执政13年的历史。霍华德当选为澳大利亚第25届总理。  相似文献   

16.
“第三条道路”引导下的英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首相布莱尔一上台便提出了被称为“第三条道路”的“布莱尔主义”,并把它作为英制定内外政策的指导原则。经过两年来不断的实践和完善,可以说“第三条道路”在英国得到了比较成功的运用,它不仅推动了英的内政改革,而且也为英从一个衰弱的老牌帝国走向一个重量级的国际强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英国这个雄心勃勃的最年轻首相日益从一个英国首相跻身于“国际首相”的行列。一、“布莱尔主义”的政策思想布莱尔首相是当前风行欧美的“第三条道路”的领头羊,因此,“第三条道路”的思想内涵具有较多的英国色彩。他主张从社会民主主义与…  相似文献   

17.
有几件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一是 2 0 0 2年以色列沙龙联合政府中的国防部长、前工党主席本—埃利泽下令拆除一些在被占领土上非法搭建的定居点 ,此举引起了一些犹太定居者与拆房以军的激烈冲突。二是工党决定退出沙龙的联合政府 ,原因是沙龙要给定居点的开支增加预算 ,此事引发了工党的极大不满。三是沙龙通过提前大选组成了一个更加强硬的政府 ,人们猜测这个政府会在被占的阿拉伯土地上搞出点新名堂。发展由来“被占领土”主要是在 196 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形成的 ,这次战争之后以色列控制土地达8772 1平方公里 ,约为联合国在 194 8年时分…  相似文献   

18.
1997年5月,英国工党领袖、新首相布莱尔提出了被称为“第三条道路”的“布莱尔主义”,在英国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第三条道路”,是一种适应科技、经济、社会、阶级和生存环境等各方面全球性变化的“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主义政治哲学或理论。它既有别于...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工党政府自1983年3月执政以来,以历届政府所没有过的外交姿态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对其外交政策作了某些调整,主要是对外政策的重点有所转移。现就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在印支政策问题上以及在对东盟国家的关系,对美关系和对苏关系上的主张和做法,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0月6—10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对我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他是7年来第一位到中国访问的英国首相,也是香港回归后第一位访华的英国最高领导人。布莱尔上台后把发展英中关系做为其调整外交政策的重点之一,迫切希望加速英中关系的改善步伐。为此今年被定为“中国年”,相继有6位英内阁重要大臣访华,这在中英史上极为罕见。布莱尔的今秋访华更是把英中关系推入一个新的高潮,它标志着英中关系新纪元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