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界海盗活动状况与国际反海盗机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盗活动的兴衰,与特定地区或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东南亚海域和北非海域一向是海盗活动的热点地区,2007年以来索马里海域的海盗活动异常猖獗,成为影响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国际社会虽然已经建立起一系列国际反海盗机制,但未能有效遏制海盗活动的蔓延.为了有效打击海盗活动,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治标与治本并重.  相似文献   

2.
吴韵婷 《东南亚》2010,(4):27-31
在马六甲反海盗安全合作机制构建的过程中,日本为马六甲反海盗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援助和防卫援助,这些援助行动除了维护其"综合安全"外,还体现了其"国际贡献"、"政治大国化"与加强海上力量的诉求。日本主导这一机制除了有经济利益的考虑外还受日本社会总体右倾化的影响,同时也是对美国冷战后的全球战略尤其是"9.11"事件以后的反恐行动以及中国崛起的回应。  相似文献   

3.
马六甲海峡与南海航道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之一,其安全的主要问题是海盗的袭击。在反海盗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海峡沿岸国家的主权问题成为确保马六甲海峡安全的关键。美、日、印度三国以反海盗袭击和打击恐怖主义为名,在南海海域加强军事合作,其真正目的据说是牵制中国,这无疑增加了南海航道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非洲海盗活动猖獗,不断增多的海盗袭击活动不仅干扰了非洲的和平与发展,而且对全球能源安全与国际贸易构成了严重挑战。为了应对非洲海盗威胁,非洲有关国家、次地区组织等做出了艰苦努力,联合国、国际海事机构及主要大国也采取了多种举措,但是成效并不理想。在反海盗问题上,外部举措和援助必须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才是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5.
海上恐怖主义和海盗威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打击马六甲海峡沿岸的海盗中,区域各方力量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960万公里的海岸线上,沿岸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为了海上安全,在首次提出“天空之眼”优先战略3个月后,便于2005年9月13日进行联合海上空中巡逻。事实上,“天空之眼”构想是在3个海岸国家共同制定  相似文献   

6.
李秀石 《国际观察》2014,(2):121-134
本文通过研究日本相关法律、政策文件及其实施状况,论证2001年小泉首相倡议缔结亚洲"反海盗"协定以来,日本立足马六甲新加坡海峡和索马里亚丁湾,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以"反海盗"为契机,构建海上安全合作框架,逐步扩大军事和准军事存在的战略性举措。同时,深入剖析安倍政府宣示"保卫"海上通道的方针政策,解读安倍任首相一年多来极力推进的海上通道战略外交,总结日本加强两洋战略扩张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刘子玮 《亚非纵横》2013,(2):48-53,60,62
近来,西非几内亚湾的海盗活动日渐猖獗,对该海域的航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归纳了几内亚湾海盗活动的现状、特点,分析了几内亚湾海盗现象的成因及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区内国家、国际社会以及中国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海盗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盗问题是对当今世界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东南亚海盗对我国的安全,尤其是海洋和能源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本文力图探讨东南亚海盗的历史与现状、当今东南亚海盗猖獗的主要原因以及东南亚海盗问题的影响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张杰 《东南亚》2009,(3):1-7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道,航运繁忙,战略意义十分重要。冷战结束后至今,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在马六甲海峡安全合作上的模式选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海盗”和海上恐怖主义威胁并未给两国造成严重的影响,但对其进行打击、防范的成本却过高,因此两国选择了消极合作模式加以应对。美国介入马六甲海峡事务的企图最终促成了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索马里海盗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盗与海洋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重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际海洋和能源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索马里海盗活动越来越猖獗,威胁与影响日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联合军事打击.然而,由于索马里国内局势混乱,民不聊生,以及军事打击的效果不佳,要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还需有新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南海地区安全:打击海盗与反恐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海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航道之一,其安全正面临着海盗与恐怖分子的威胁。随着国际海事局有关海盗定义的修订,要维护南海地区的安全仅依靠南海周边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特别是马六甲海峡。因此,海峡沿岸国要求海峡使用国共同分摊维护安全的经费负担,并提供有关培训、设备和信息情报等援助。这种情况说明,维护南海地区安全必须由南海周边国家及南海航道使用国共同合作,只有通过密切的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地打击海盗与恐怖主义活动,真正地维护南海地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亚洲打击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的地区合作协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9月4日,正式生效的《亚洲打击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的地区合作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将对该地区的国际关系和打击海盗与武装抢劫船舶活动造成重要影响。对于同样是该地区有重要影响的中国来说,国内学界未对《协定》进行专门分析与论述。本文就《协定》产生的背景、《协定》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海盗行为”与“武装抢劫船舶”定义之异同、缔约国在《协定》中享受的权利与义务、《协定》的意义与特点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3.
2004年4月,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托马斯·法戈在国会作证时提出,将以反恐和打击海盗为名向马六甲海峡派遣海军陆战队,从而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2005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访问东盟时,又提出美军进驻马六甲海峡的问题,再次引起了与马六甲海峡有着密切利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府的积极努力,马英九政府对海峡两岸政策的调整,促成了台海局势由紧张对峙到逐步缓和。台海局势缓和不仅缓解了台湾岛内及国际反华分裂势力蓄意利用台湾牌造成的东北亚地区紧张形势;而且为海峡两岸与东北亚地区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契机。实践证明:由于台湾地缘具有的重要性,台海局势缓和是直接关系到海峡两岸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毅 《东北亚论坛》2005,14(3):30-34
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制度产生以来,相邻或相向沿海国的海域划界特别是其彼此的专属经济区(或专属渔区)与大陆架应统一还是分别划界问题之重要性日益凸显。独具特色的澳巴海域划界条约采用的划界方法,对中日关于东海海域划界冲突立场之协调富有借鉴意义,在东海中日争议海域,可以通过就大陆架和上覆水域分别划定界线并设立适当联合开发区来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后半期中国东北西部边境地区的中俄贸易,以俄商分赴海拉尔和寿宁寺进行贸易为主。通过贸易,俄国外贝加尔及远东地区得到了极缺的物资,俄商获取了高额利润。同时,这种贸易对中国东北西部边境地区的经济,特别是畜牧业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东北三省与内蒙古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组成的东北经济区,是我国最早形成并在结构上相对完整的大经济区,有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天然条件和深厚基础。加强四省区跨区域合作是东北振兴规划的延伸与具体化,是实施东北振兴规划的重点。东北三省与蒙东省际合作的主要领域:能源领域、原材料领域、加工工业领域、科技文化领域、地区中心城市间合作、跨省际的生态环境与流域治理合作等。  相似文献   

18.
在2011年国会大选中,新加坡工人党在保住后港单选区的基础上,在阿裕尼集选区击败外交部长杨荣文率领的人民行动党团队,共取得了6个议席。这是自新加坡1988年集选区制度实行以来,反对党第一次战胜人民行动党拿下集选区,也是1966年以来反对党取得议席最多的一次大选。这届大选被认为是新加坡的政治分水岭。工人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战绩,是由于它采取了正确的竞选策略:工人党整合人才资源,物色到了可媲美人民行动党的候选人;抓住转战时机,刘程强适时走出后港;提出了“第一世界国会”“副司机”等全国性课题;不为反对而反对,打造理智的建设性反对党形象;挟上届大选余威,综合考量历史、地理因素;准确把握竞选过程中的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