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过2006年10月以来中日两国领导人的数度互访,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简称“战略互惠关系”)成为新世纪双边关系的基本框架。环境合作是双方首脑共同确认的“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内涵,更被各界冀望于成为提升和深化双边关系的突破口。从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发展、中日双边关系的转型以及环境合作对于今后中日双边关系的重要性等角度来看,中日环境合作所具备的战略互惠性决定了这一领域必然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两国关系的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2.
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后,表现出重视东亚及对华友好姿态,使进一步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夯实相关内涵,丰富其外延成为各界看好的选择。然而,日本政局突变,并于9月7日发生中国渔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相撞事件,中日关系陷入极端尴尬的境地,该事件凸显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基础的薄弱,使人对未来的双边关系担忧,如何进一步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成为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3.
印度与日本之间的双边关系是影响亚洲地区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以来,印度的“东向战略”与日本的“南下战略”在相动的基础上找到了共同点,印日关系获得迅速发展,尤其两国在经贸、亚洲与印度洋战略安全、联合国改革等一系列重要领域出现引人注目的突破。印日关系将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但由于受制于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印日关系的未来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印日两国同为中国的重要邻邦,其双边关系的走向势必将对中国的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经由两国总理互访,中日关系实现了"破冰"和部分"融冰",中日确立战略互惠关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中日关系进入新的阶段,其深层因素包括:中日关系是世界上最具复合性的双边关系;中日两国同时呈现强势;中日关系进入心理角力阶段。经济相互依赖是中日关系的基础,也是中日关系稳定和发展的动力。建立经济高层对话机制是中日两国构筑战略互惠关系在经济方面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近两年来,中日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使两国关系沿着和平友好条约确定的宗旨,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随着近期日本政局出现的新变化,人们再次关注中日关系所受的影响。中日两国双方需要不断增进政治共识与互信,更加全力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安倍晋三首相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中日两国领导人就共同建设“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达成了协议。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融冰之旅”,就“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达成以下共识:  相似文献   

7.
近来,围绕朝核问题、日韩双边关系等问题,日韩双方首脑互动频繁,合作的共识不断加深,双边关系更趋成熟。两国在加强各自对美同盟的同时,也加深了彼此的合作意愿,经贸、文化往来和民间交流向纵深发展。本文认为,对韩外交在日本东亚外交中具有特定意义,日韩关系的改善既有日本外交战略上的考虑,也与东亚地区国际政治背影有关,尤其得益于两国领导人准确把握改善双边关系的契机,适时调整外交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互惠"关系标志着中日关系进入全新定位的新时期,两国在更加宽阔的领域进行战略层面上的合作。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还存在不少分歧和问题,未来中日关系仍将充满不确定性。为使中日关系朝着构建"战略互惠"的方向发展,今后两国应该不断寻求共同利益,不断增加相互信任,在决定两国关系走向的重大问题上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日本对华环境外交: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外交是日本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翼。近年来日本为了改善同周边邻国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为了在争取"入常"问题上能得到东亚各国的支持,企图抓住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这个国际政治的"第三重要课题",欲从环境外交入手拓展自己的外交空间,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日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也存在需要共同面对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社会课题。环境外交正日益成为中日关系调整的平衡器,对促进相互理解与信赖,调整双边关系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也为构筑更高层次的战略互惠关系奠定了基础。日本政府着意改善中日关系、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外交新起点也正是从环境保护合作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中日两国签署了《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但自2010年开始中日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挫折,战略互惠关系的推进也受到不利影响。以2014年底中日达成改善关系的四点原则共识为起点,中日关系逐渐积累改善势头。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正式访问日本,显示中日关系重回正常发展轨道。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也获得新的推动力。当前,无论是中日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还是国际环境,相较十年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把握中日经济合作的新契机,挖掘两国在双边和多边框架下的合作增长点,深化务实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是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过,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影响,中日务实合作的推进并不会一帆风顺,而需要两国政治家审时度势、悉心引导,也需要两国民间精诚合作、克服阻力、共创未来。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安全关系在两国总体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中美之间的战略稳定关系,对于维护两国安全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核威慑实力弱于美国,中美之间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战略稳定关系的不对称核稳定态势。中国对美国存在一定的核威慑能力,但有效性仍有差距和不足。这一差距容易使美国产生压制和削弱中国核报复能力的机会主义思想。实施限制损伤战略、发展导弹防御能力、进行战略反潜是美国对中国实施战略机会主义的主要行动。美国谋求削弱中国核报复能力、打破中美不对称核稳定的企图,与中国努力维持核威慑能力、维持中美不对称核稳定的行为形成了两股力量相持的态势。中国应重点提升核武器的质量,提高威慑信号的传递效能,以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打消美国战略机会主义心态,维持两国间的战略稳定,特别是危机稳定性,筑牢遏制战争爆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缘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以及国家关系的稳定制约因素 ,是不可忽视的。中日两国作为地缘上非常接近的国家 ,其关系必然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从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状况入手进行分析、探讨两国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和美国这一地缘制衡力量对现实中日关系的影响 ,在两国利益上的共同点和难以解决的矛盾点都存在的情况下 ,两国关系只能是有限合作、有限冲突 ,但合作应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俄中两国首脑在莫斯科会晤并签订了一系列旨在进一步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和睦邻友好关系的协议,决定把两国经贸关系提高到21世纪所要求的水平。落实这些协议将给两国人民带来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14.
恩怨过后正常化——中越关系6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是中越建交60周年,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两国人民曾并肩战斗、相互支援,结下了深厚的传统友谊。尽管中越间也曾有过风风雨雨,但那只是短暂的一段经历。自1991年11月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不断发展,相互信赖逐步增进,友好关系日益巩固和加强。本文主要阐述中越关系的背景、回顾6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两国关系的经验教训,分析影响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前 ,在中俄两国政治关系不断改善与升级的同时 ,两国经贸关系虽有较大发展 ,但仍有着不稳定、水平不高、进出口结构单一和不规范的特点。进入 2 1世纪 ,加强中俄经贸合作对进一步巩固两国的政治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应以新的思路与对策 ,积极推进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印尼经济关系: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东盟国家中国土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与印尼的经济关系几经波折和起伏。自1990年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中国与印尼经济关系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两国的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周边国家地域广阔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这种情况决定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的特殊性。我国同周边国家合作的总体目标模式应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应根据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建立不同规模、内容、形式和范围的合作关系 ,并尽可能发挥小规模区域合作网络。第二层次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协调各国间关系 ,逐渐扩大双方合作领域 ,使我国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扩大到我国同周边各国区域组织间的关系 ,从而将我国同周边国家合作的档次更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的中印关系经历了恢复发展、遭受挫折和进入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中印两国作为邻国、大国、发展中国家和多边外交舞台上的重要成员,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发展两国长期睦邻友好关系意义格外重大。展望中印关系的发展前景,最终解决边界问题和大力推进经贸关系,将是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9.
在中韩两国的竞争关系日趋增强的今天,仍然存在产业合作的巨大空间。中韩两国的产业合作是以实现共赢为目的的,可能的合作领域包括韩国的制造企业与中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企业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建立、企业之间的共同开发以及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减少过剩生产能力、形成世界标准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新主题。巩固并推进我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我国外交全局的基础。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环境和要完成的基本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需要有新思路。包括利用好新的技术成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重视新机制的作用和清醒认识中国新的定位。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应注意不同情况具体分析,也应强调“韬光养晦”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