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Wang Shan 《现代国际关系(英文版)》2005,15(12)
Over recent years, the oil dispute in the East China Sea has become a new contradictory focus in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fter the issues of the Yasukuni Shrine and history text book. This article tries to take the oil dispute in the East China Sea as a penetrating point to analyze the basic line of thinking in Japan's China energy policy adjustment so as to better recogn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of Sino-Japanese energy relations. 相似文献
2.
3.
从东海油气田争端看日本对华能源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日在东海油气田问题上的矛盾不断加深。本文以中日东海油气田争端为切入点,阐明日本对华能源政策调整的某种必然性,并通过对日本在东海油气田问题上策略的分析,指出日本对华能源政策的僵化特征和追求绝对国家利益的实质。文章认为,日本对华能源政策正从合作主导型向竞争与合作并存型转变,日本在能源问题上所体现出来的排他主义倾向,不仅无助于中日能源合作,也有悖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Li Jinming 《现代国际关系(英文版)》2012,22(5):63-68
Tensions have been rising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in the last year. The return of the U.S.to the Asia-Pacific region has exacerbate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This shift in U.S.strategy has seen concentrations of its land,sea and air forces in the region,in order to 相似文献
5.
6.
南中国海本是中国的领土,但由于其重要的经济及战略价值,使其成为一些国家觊觎并纷纷插手的对象。近年来,印度积极介入南中国海事务,与东盟、美、日在该地区的政治、军事往来密切,这无疑增加了南中国海争端问题的复杂性,对我国恢复南中国海主权带来新的困难和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Li Jinming 《现代国际关系(英文版)》2014,(6):49-71
In recent months, the Philippines has frequently stirred up trouble on Huangyan Island and the Ren' ai Reef. On March 30, 2014, it submitted a petition to the intemational tribunal. Even on the eve of submitting its complaint, the Philippines sent several so-called "civilian ships" to forcefully enter the waters around the Ren' ai Reef, and arranged for a number of reporters from various television stations and other media to witness the journey and stir up public opinion. The Ren' ai Reef has also been included within the line of the sovereign territory scope to which it lays claim. 相似文献
8.
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国际法依据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对国际公约关于大陆架划界存在适用上分歧。由于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前景看好,双方在此问题上争端日趋激烈。日本主张“中间线”划分法不构成划界的国际法规范,不具备法律效力;中国主张的“自然延伸”原则,不仅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文规定的最基本的客观标准,也是国际司法实践确定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9.
南海问题风波再起的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初,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似乎进入了一个多事之春,中国东南方向的领土领海争端呈现出一种集中爆发之势:3月5日,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登陆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宣示马国对该礁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3月9日,美国白宫发言人指责中方 相似文献
10.
11.
12.
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制度产生以来,相邻或相向沿海国的海域划界特别是其彼此的专属经济区(或专属渔区)与大陆架应统一还是分别划界问题之重要性日益凸显。独具特色的澳巴海域划界条约采用的划界方法,对中日关于东海海域划界冲突立场之协调富有借鉴意义,在东海中日争议海域,可以通过就大陆架和上覆水域分别划定界线并设立适当联合开发区来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13.
南中国海是一片在地图上不起眼的区域,但它却对亚太区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南沙群岛主权归属的争议一直是东南亚地区的热点问题。中国及台湾地区、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国关于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南沙群岛因其丰富的石油和其他天然资源及重要的战略地位受到关注。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对南中国海区域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会在南沙问题上扮演什么角色呢?是引起军事争端还是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和平解决南沙问题呢?这将是本文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同时本文也对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中扮演的角色做出批判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东亚经济一体化和TPP——中日之间的博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关系十分紧密,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了一个初步的尝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这一过程并不顺利.特别是近期热烈讨论的所谓TPP问题,中日就存在博弈关系,从而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一个简单的博弈论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日两国要么都加入TPP,要么都不加入,只有一方加入时对另一方不利.因此,中国应该观望东亚经贸关系,伺机而动,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及中美日南海海权博弈对策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存在重大缺陷,无论从法理还是实践的视角看,都存在不公平性。南海争端的核心是领土主权争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不适用于主权和领土争议,因此也就不适用于南海争端的处理。菲律宾对中国提出南海仲裁案的背后推手是美日等国。基于现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为了解决南海争端,中国采取外交谈判优先的战略,美国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外采取了以军事优势为基础的海洋威慑战略,日本则实行国际干预架构下的海洋同盟战略。采取上述不同战略的根本实质在于中美日三国围绕南海展开的海权博弈。中国应倡导南海海洋治理的两个创新性理念:以法治海、以海治海。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菲律宾、越南等国纷纷援引国际法,对南海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诉求。本文将这些国家的领土主张置于国际法框架下,并指出其在国际法适用上出现的重大误区:未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原则划定领海基线,从而曲解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概念;以个别概念否定中国对南海拥有的历史性权利,违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尊重历史性权利的精神;片面解读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关于领土取得的原则,为自己的非法行为寻找借口。 相似文献
17.
自2010年底以来,俄日关系骤然紧张。今年2月,日本外相前原诚司访问俄罗斯,原本是为促成日俄首脑会谈铺路,但因双方在北方四岛(俄方称南千岛群岛)主权问题上互不相让,会谈不欢而散。此后,俄日围绕北方四岛问题的争端逐步升级,两国关系跌至“最近几十年的最低点”。3月6日前原诚司因违法收受政治献金辞职后,被称为“有强硬手腕的政治家”松本刚明出任日本外相。如何打破日俄关系僵局将考验日本新外相的智慧,俄日关系如何发展更加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8.
The U.S. is the largest country outside of the region to involve itself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U.S. policy on this issue is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containing China's rise and this will continue to be the case in the near future. Meanwhile, the U.S. has proposed a new multi-lateral security mechanism, incorporating itself,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is article will put forward some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above issues.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以来,为解决东海争端,中日两国外交部门进行了11轮东海磋商。两国最高领导人发挥了政治智慧,为东海磋商起到了真正的掌舵作用。2008年6月,中国外交部宣布,中日两国就东海问题达成了原则性共识。本文介绍了中日东海磋商的主要成果及其启示,指出首脑外交及日本东海政策转变等因素推动了东海磋商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中日韩东亚共同体构想指导思想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日韩对建立东亚共同体达成共识后,各界对东亚共同体的前景并不乐观。从各国关于东亚共同体构想的指导思想上看,日本是为了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应对中国崛起,提高本国在东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韩国是为了摆脱夹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三明治地位;而中国更多地从和谐世界理念出发,为本国的发展创造和平的环境。尽管中日韩对东亚共同体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认识,但三国指导思想的相互矛盾影响了三国的切实合作,同时,现存的领土问题、主导权之争、美国因素等都是现实障碍。因此,处理好中日韩与美日韩的关系,加强中日韩合作是推动东亚共同体获得进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