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大幅下跌,但沙特并未选择“限产提价”的传统政策,相反却选择执行了坚定的不减产政策,这令国际社会颇感困惑,并且出现充满争议的种种解释.沙特石油不减产政策的战略目标是维护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维持沙特和中东在世界能源生产格局中的中心地位,稳固和拓展其在新兴经济体的市场等.在实行不减产政策的复杂国际博弈中,沙特拥有石油开采成本低、外汇储备充足等优势.沙特这一石油政策对世界石油市场、沙特内政以及中东地缘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它能否延续并取得最终成功则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国际石油供需结构及格局的变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亚非纵横》2004,(3):26-31
当前世界石油市场正处于动荡和变化时期。国际油价呈上涨趋势,并将成为未来较长时期的主流态势。市场供需平衡变化决定国际油价波动的市场机制作用更加突出。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将影响世界石油领域发生一系列变革,世界石油格局将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重组过程。这些特点的出现正在影响和推动一个有序的世界石油市场形成。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能源战略形势发生了重大和深刻变化,全球能源供应持续紧张、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再度调整、新能源技术革命、非常规油气资源生产和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国际油气资源竞争愈演愈烈、世界石油新版图出现、能源地缘政治矛盾与冲突加剧以及资源民族主义重新崛起等,这些都对中国能源安全产生了重大挑战和深远影响,凸显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增速较快、“走出去”战略和对外能源合作面临着诸多困境。中国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进行调整,既要有长远规划,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宗派地缘政治的观点来看,美国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导致当前中东地区宗派地缘政治格局形成的根源。这场战争在推翻萨达姆逊尼派政权的同时,也解除了伊拉克对什叶派神权国家伊朗的遏制。此后,伊朗和沙特所代表的伊斯兰两大教派,在中东伊斯兰地区逐步形成了一种带有教派色彩的宗派地缘政治势力,并爆发了持续不断的冲突。"阿拉伯之春"爆发后,民众反对专制政权的起义在宗派势力的利用下,日益成为宗派地缘政治冲突的工具,从而使得中东地区的宗派地缘政治冲突变得更为复杂,并造成叙利亚等多国的国内冲突长久持续。  相似文献   

5.
进入2020年,特别是3月以来,国际石油市场风云突变,在一系列利空打击下出现断崖式下跌。尤其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全球大流行,国际石油需求急剧收缩,供需出现严重失衡,加之金融投机因素,国际油价一度跌至史无前例的负数。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更显疲弱,产油国深陷财政困境,页岩油行业面临大规模破产潮,严重拖累债券市场和银行业。美国作为头号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在两大角色的摇摆中开始偏向"保价格",积极介入全球石油减产行动,这些都预示着国际能源地缘格局将出现新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新态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能源特别是石油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世界能源中心已成为各种政治力量角逐的焦点。世界能源中心的每一次转移,都导致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相应变化。伊拉克战争之后,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呈现美国力图确立其主导地位、能源供应"三分天下"、东北亚地区能源需求量明显增加的总态势。石油生产、运输、贮存的安全保障,石油供需、油市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成为未来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核心问题。世界石油市场已经拉开结构调整的序幕,呈现利益和矛盾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局面。对此,我国应尽快制定中长期能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7.
能源地位的重要性使海湾地区成为全球有关各方能源争夺的热点乃至能源外交的中心.能源安全与中东特别是海湾地区的稳定有重大关联.近年来,海湾地区政治的变异因素已构成对海湾石油供应和国际能源安全的严重挑战.为应对这一严峻挑战,中国开始强调从国家战略角度看待确保海外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性,关注与能源相关的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动,在双方乃至多边关系中突出以能源合作为特色的能源外交,以争取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安全格局中最大可能地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8.
富景筠 《东北亚论坛》2019,28(2):113-126
页岩革命后,美国在能源市场上角色的转变将引发世界能源市场与地缘政治的"系统效应"。美国不仅借页岩革命成为全球最大油气生产国,而且正在利用能源新权力改变油气市场博弈规则,进而重塑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特朗普政府的能源外交越来越具有浓厚的新现实主义色彩。能源被当作加强美国全球领导力的重要工具。页岩革命既为中美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提供了机遇,也使美国拥有在能源领域对中国施压的可能。如何构建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主要油气行为体的新型合作关系,应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其基本原因在于世界剩余原油生产能力和主要产油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上述两个原因都与中东地区的问题密切相关.为避免长期高油价引发世界经济衰退,国际社会应当积极行动起来,缓和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让该地区巨大的石油资源潜力转化为生产能力,扭转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势头.  相似文献   

10.
中东地处重要的地缘和能源战略要地,一直是世界主要力量博弈的重点地区。2010年年底源起于突尼斯的政治、社会动荡席卷了整个阿拉伯世界,使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发生显著变化,对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对中东未来的地区形势,包括巴以和平进程和伊朗核问题,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14年至今国际油价暴跌既有供给和需求基本面因素,也有亚洲新兴经济体汇市和股市巨幅波动、美元走强及国际金融市场投机、伊朗核问题和解、美联储加息预期等短期原因,其中,美国页岩油产量增加是国际油价下行的首要原因。当前国际油价处于历史平均水平,预期油价回升速度较慢、回升幅度相对有限。国际油价短期下跌空间有限、中期将在页岩油边际成本下限区域达到较为稳定的供需平衡。叙利亚危机将会在美俄互相让步情况下政治解决,国际市场担忧的叙利亚危机"外溢效应"将不会出现。国际油价下跌总体将增加中国在中俄能源合作中的主动性和优势地位、为中俄能源合作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美国在页岩气开发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与此同时,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委内瑞拉、法属圭亚那等国在内的南北美洲又有巨量油气资源新发现。据此,国际上不少人提出世界油气中心将由大中东地区“西移”至西半球的南、北美洲。这一新情况必将引起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要变化,也将对中国的能源环境和地缘战略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应主动适应这一地缘政治新变局,趋利避害,及时调整油气战略,并相应调整地缘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3.
赵宏图 《现代国际关系》2022,(2):29-37+64+63
在碳中和目标推动下,国际能源低碳转型加速推进。世界传统能源消费渐入瓶颈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速,能源电气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趋势增强。与此同时,低碳转型进程中部分减排措施出现激进化和政治化倾向,也加剧了新冠疫情冲击下的国际能源供需短期失衡,导致许多国家出现能源价格飙升和电力短缺。当前全球能源荒进一步凸显了国际能源转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预示着低碳转型过程中将面临诸多新型能源安全问题。能源结构的低碳化也推动着世界能源政治内涵及格局的调整,能源安全理念、战略及国际能源安全框架加速演变。传统能源和新型能源地缘博弈相交织,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格局酝酿着诸多新变化。  相似文献   

14.
《西亚非洲》2015,(2):3
激荡的中东变局已逾4年,震荡不安之波未能在中东大地完全停歇,地区内冲突交织进发,一些主要国家力量在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大变动中此消彼长,中东秩序加速演变。坐拥地区大国的埃及尚无暇顾及纷乱的区内他国,弥合国内社会分裂乃当政者之要务;利比亚徘徊在内战的边缘,陷入两个政府的困境;叙利亚大选虽已落下帷幕,但仍在战争的苦痛中挣扎;也门政局  相似文献   

15.
国际政治与原油期货——真相与规律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国际油价出现史上罕见的大起大落,2009年5月国际油价在此前大幅下滑后又出现10年来单月最大升幅.这显然不是经济因素和世界能源供求关系决定的.在其背后,国际政治因素和石油期货的炒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围绕国际油价变动出现的两类周期--国际政治基本面起主导作用的周期和世界经济基本面起主导作用的周期,揭示国际油价剧烈变动背后美国的金钱与政治的关系,并在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对近期及中长期国际油价变动的前景做出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6.
OPEC与几次石油价格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商品,自1895年大规模商业性开发以来,尤其是二战后,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和独特的地位。美国战后经济的繁荣和日本欧洲战后经济的崛起都得益于当年一美元一桶的中东廉价石油。冷战后的第一场危机——海湾危机的核心也是石油。石油所具有的特殊的政治地缘性使各国政府都对石油的保障供应给予极大的关注。1999年以来的油价暴涨使OPEC和油价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对美国能源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是通过扩大国内油气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燃油经济性标准和控制碳排放量等措施以实现美国能源结构的转型.经过四年调整,美国进口石油的比例持续下降并跻身石油产品净出口国之列、页岩气的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重获清洁能源领域投资世界第一的位置.美国能源政策调整将引起全球能源市场和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8.
俄格冲突发生近一年来,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有五大特点:独联体分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区域合作继续向前推进,但遇到的阻力增大;能源合作受到广泛的关注,但竞争更加激烈;地区形势总体上稳定,但安全领域出现了新的挑战;大国在欧亚地区的博弈仍在继续。总的来说,俄格冲突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9.
安维华 《西亚非洲》2007,(10):10-17
中东再次出现新的"石油繁荣",被称为"新石油时代"。中东油气业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改变了昔日单一出口原油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油价高涨是对在这之前国际石油垄断资本长期强加的超低油价的补偿,存在与外国资本之间的对抗;而这一次"新石油时代"则主要靠石油经济实力的支撑,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外国资本之间的关系也已有所改变。评价高油价需扣除美元贬值的因素。20世纪"高油价—经济滞涨—石油供过于求—油价回跌"局面不会简单重复。政治仍然是影响中东油气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墨西哥能源产业改革已正式实施,但其成效尚未完全显现。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页岩气和深水区开采面临复杂的地质和技术挑战,预计短期内改革对推动墨西哥国内油气产能上升的作用有限,但将带来投资、就业和技术引进等红利。长期来看,墨西哥石油和液体燃料的产能将有所上升,并将对北美和亚洲地区的能源市场和地缘政治产生影响。首先,可以强化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能源贸易,稳定北美能源价格,并进一步巩固北美全球油气交易中心的地位;其次,北美洲和亚洲地区间能源市场的互动将大大增强。中国等亚洲国家对投资墨西哥能源产业有很大兴趣,但要打破美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建立的长期稳定投资合作关系有一定难度。从地区合作角度来讲,亚洲与北美各国之间在稳定合理的能源价格以及维护中东地区稳定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但在投资开发海外石油资源的道路上,亚洲国家和北美存在很大的竞争关系。当前中国可以借鉴墨西哥能源改革和北美能源一体化的经验,加快国内能源产业改革,推动亚洲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